智人之上 第七章 永不停歇:网络永远持续运行7.3隐私的末日

智人之上 第七章 永不停歇:网络永远持续运行7.3隐私的末日

00:00
08:13

智人之上 第七章 永不停歇:网络永远持续运行

7.3隐私的末日

这一节探讨一个我们正面临的严峻问题——隐私的终结。在当今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中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我们的隐私正逐渐消失殆尽。

人类监视时代的隐私状况

曾经,在人类相互监视的时代,隐私是一种默认的状态。比如在过去,我们的生活虽然也会受到他人的关注,但总体来说,我们还是有相对的自由和隐私空间。家人、朋友和邻居对我们的了解是有限的,我们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一些私人行为上,还是能够保持一定的隐秘性。

就像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在社区里生活,虽然彼此之间会有交流和互动,但我们在自己的家中、在一些私人的时刻,还是可以享受不被完全窥探的自由。比如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人们白天会一起劳作、交流,但到了晚上,在自己的屋子里,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休息,而不用担心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被时刻监视着。

计算机监视时代的到来及影响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开始监视人类,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迎来了一个可能会完全消灭隐私的时代,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大规模的监视部署

现在,基于 AI 的监视工具正在大规模地被部署,不仅仅是在一些特殊的时期或地区,如新冠疫情期间或者像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度克什米尔地区、俄罗斯占领的克里米亚、美墨边境以及阿富汗 - 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等这些被视为特殊的地方,而是在世界各地的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

政府为了打击犯罪、压制异见或者应对内部威胁(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在整个领土上建立了无处不在的线上和线下监视网络。这些网络配备了间谍软件、CCTV 摄像头、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软件以及庞大的可搜索数据库。如果政府愿意,它的监视网络可以触及到任何地方,从市场到礼拜场所,从学校到私人住宅。

比如说,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当我们走在街头,每平方公里平均就有超过一百个监视摄像头。在 2023 年,全球有超过十亿个 CCTV 摄像头在运行,大约每八个人就对应一个摄像头。当我们申请护照时,超过 140 个国家要求公民提供指纹、面部扫描或虹膜扫描,当我们使用护照进入外国时,也经常会被要求提供这些生物识别数据。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无论是购物、在线活动还是在现实中的行为,都会留下数据痕迹,而这些数据都可以被 AI 工具分析。

具体案例展示


美国国会大厦骚乱追踪:2021 年 1 月 6 日美国国会大厦发生骚乱后,FBI 和其他执法机构利用先进的监视工具来追踪和逮捕骚乱者。他们不仅依靠国会大厦的 CCTV 摄像头 footage,还利用社交媒体帖子、全国的车牌识别器、手机信号塔位置记录和预先存在的数据库。


有一个俄亥俄州的男子在 Facebook 上写他当天在华盛顿“见证历史”,FBI 通过传票获取了他的 Facebook 帖子、信用卡信息和电话号码,并将其驾照照片与国会大厦的 CCTV 镜头匹配。


对谷歌发出的另一个 warrant 确定了一名纽约男子在 1 月 6 日从进入国会大厦到离开的行动轨迹,通过车牌 footage 追踪他的行程,甚至通过他车内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和 Facebook 自拍以及他在 Snapchat 上发布的视频确定他的身份。


还有一名试图躲避检测的骚乱者,尽管他戴着口罩、避免直播并使用母亲名字注册的手机,但 FBI 的算法还是通过将他 2021 年 1 月 6 日的视频 footage 与他 2017 年护照申请照片匹配,以及他在不同场合穿着的独特夹克在 YouTube 视频中的出现,还有他母亲名下手机在国会大厦内的定位以及车牌识别器记录,最终确定了他的身份。


中国儿童拐卖案件侦破:2009 年,中国四川的三岁男孩 Gui Hao 在父母店铺外玩耍时被拐卖到 1500 公里外的广东。2014 年,人贩子头目被捕,但寻找孩子困难重重,因为孩子外貌变化大。然而在 2019 年,面部识别算法通过一张他小时候的照片,模拟出他 13 岁时的可能模样,考虑到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成功识别出已经 13 岁的 Gui Hao,让他与家人团聚。2023 年,类似的技术还帮助找到了在 2001 年被拐的 Yuechuan Lei 和 1998 年失踪的 Hao Chen,他们被拐时也都是三岁,如今已成年。


丹麦足球场管理:2019 年 7 月,丹麦的 Brøndby IF 足球俱乐部在主场体育场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来识别和禁止足球流氓。当多达 3 万名球迷涌入体育场观看比赛时,他们被要求摘掉口罩、帽子和眼镜,以便计算机扫描他们的面部并与被禁止的闹事者名单进行比较。这一程序符合欧盟严格的 GDPR 规则,丹麦数据保护局认为该技术能更有效地执行禁令列表,减少体育场入口的排队时间,降低球迷因排队不耐烦而引发公共骚乱的风险。

隐私担忧与滥用风险

这些技术的应用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也引发了明显的隐私担忧和政府权力过度扩张的问题。在错误的手中,这些能够定位骚乱者、拯救失踪儿童和禁止足球流氓的技术,也可以被用来迫害和平示威者或强制推行严格的一致性。

例如伊朗的头巾法事件,1979 年伊朗成为伊斯兰神权国家后,要求女性戴头巾,但道德警察难以执行。2022 年,伊朗利用面部识别算法全国系统来执行头巾法,监控物理空间和网络环境。2022 年 9 月 16 日,22 岁的 Mahsa Amini 因未正确佩戴头巾被捕后在道德警察拘留中死亡,引发“妇女、生命、自由”运动。为镇压抗议,伊朗当局再次依靠 AI 监视系统,逮捕了超过 19000 人,500 多人死亡。

2023 年 4 月 8 日,伊朗警方宣布加强面部识别技术使用,算法会识别在车内不戴头巾的女性并自动发送 SMS 警告,违规女性可能面临车辆被扣押等处罚。6 月 14 日,警方发言人吹嘘该系统已向未戴头巾女性发送近百万条 SMS 警告,还采取了一系列处罚措施,包括车辆扣押、没收以及将“屡犯者”移交司法。

一位名叫 Maryam 的 52 岁妇女分享了她的经历,她在开车时因未戴头巾收到警告,第二次购物时头巾掉落也收到处罚通知。除了车辆相关处罚,还有很多其他惩罚,如无数女性被大学停学或开除、禁止参加期末考试、无法使用银行服务和公共交通,企业也因员工或顾客未遵守头巾法而受到处罚,如德黑兰东部的“幸福之地”游乐园就因一名女员工未戴头巾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而被关闭,当局还关闭了数百个旅游景点、酒店、餐厅、药店和购物中心。2023 年 9 月,伊朗议会通过了更严格的头巾法案,对未戴头巾的女性和穿着“暴露”的男性进行严厉惩罚,包括高额罚款、监禁、没收车辆和通信设备、禁止驾驶、扣除工资和福利、解雇以及禁止使用银行服务等,企业主也面临罚款和其他限制,法律还要求警方加强 AI 系统建设以识别违法行为者。

这一节的结论是

我们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对我们的隐私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利用科技的同时,保护我们的隐私和自由,避免陷入一个全面监视的社会,让未来的世界不会成为一个让我们失去所有隐私的噩梦之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确保我们的生活既有科技带来的进步,又有隐私和自由的保障。

我是港中大吴鹏,全网唯一持续16年专注于逐章解读书籍的名校硕士博主,已有4670多人关注我,请您也赶紧关注一下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