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一段说:
【是故汝今见我及汝】,这个汝,就是指阿难尊者,先从眼前最亲切处说起。【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那么见我这一个见字,是上文见明见暗见空见色之见,就是指能见的见分,也就是前面以目眚做比喻的。见汝啊,这是指阿难自身。世间,就是讲的山和国土啊。十类众生,这是略举,本经里面细说是十二类生。那么通常呢,我们最简单的说,讲四生,胎、卵、湿、化,这个四大类。那么讲十种或者讲十二种,把这个四种展开来说而已。所以它的意思是相通的,说有多少啊,那是开合不同。前面说过十种异生,此地说十类众生的意思是相同的。
说【皆即见眚】,都是属于见眚。那么这个意思是讲呢,我们学佛的人还是在有能有所之中,虽然是有能有所,但是他是觉而不迷,这就好比是眼目当中带着有病,就是带着眚之见。就是好像我们这个眼睛害了病了,我们还是一样能看到外面的境界,但是眼睛还是带着病,也同前面比喻里面见到这个灯上的圆影相似的。
那么由此可知,迷妄要未除,虽然是见到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者我们说华严经呢,叫毗卢遮那佛,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啊,给诸位说,还是第二月,还是眚见,非见眚者啊。到什么时候才见眚呢?金刚经上说得好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啊。见如不见,见与不见,不二啊,这才叫见眚。实在说起来,这个见相两分呢,就是能所的根源。为什么呢?阿赖耶的见分是能见,相分是所见,所以这个能所的根本是从阿赖耶识里头生的。可见得,不容易断呢。若不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诸位想想,这个能所这一个念头,这一个妄念呢,就断不了。
可是佛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明了,使我们通达这个道理,见相两分都是见体,就是能见的真性、性体上的病啊,而并不是见到眚的自体。那么从比喻上来说呢,这个病眼不是一个清净眼,不是一个健康的眼,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底下一段就说了,【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彼见,是指的妄见。真精呢,才是说的真见。那么现在,真精是妄见真实之理体,刚才说了,妄见是从真精里面生出来的。经上这样说的,通是说我们现前的境界,这个是十番显见这一大科文的延长啊,佛说这些的目的是要我们觉悟啊。那么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形呢?正是佛祖所说的,终日在妄,终日恒真,眚不能及啊。就是好比眼睛虽然有眚,有这个毛病,我们的眼睛并没有丧失掉,它还是起作用。所以佛在此地说,【性非眚者】啊,这个性,就是见性啦。见性的本体,它没有毛病,它永远都没有毛病,所谓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啊。成佛了,它也是这个样子,并没有增加一点点;纵然堕到阿鼻地狱了,它也没有损坏一点点。这才叫做真。所以真如啊,如,怎么说法呢?就是这个样子,永远是这个样子,这叫如。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节因缘里面,它永远不会变更。这个叫真,这个叫如。这就是禅家常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啊。
佛在此地这一句话说得很要紧,我们要记住啊,【性非眚者】啊。这个眚就是迷惑颠倒啊。我们六根的根性,不颠倒,不迷惑。佛在般若经里面教给我们的修行纲领,是叫我们在境界里面要提得起观照的功夫,所谓是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目标呢,是在证实相般若。文字般若衍生呢,就是一切境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这个时候要能提得起观照。什么叫观照?观照就是觉,不迷在境界里。那么这就是此地所说的,我们用真见照见妄见的时候,了知妄本无心,真体如如。真正觉悟了,真是本来真,真里面并不掺杂妄。
经上种种比喻,只能比喻一个仿佛,没有法子比喻得一模一样的。你比如说,我们讲眼睛长了病了,那个病确实是长在眼睛上啊,眼睛没有治好的时候,那真是有病啊。那么,拿这个来比喻我们真性迷了就像眼睛长这个病一样,真性里面带的那个迷,实际上那个迷并不在真性上,是不相干的。好比阴天的时候,云彩把太阳遮住了,诸位晓得,这个云彩距离太阳远得很,哪里能够遮到呢?不能遮到啊。实在讲是遮了我们的眼睛,并没有遮到太阳啊,那么经上比喻也是这个意思。无明,它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体的,完全是虚妄的,它并不杂染于真性。那么这个是真实的情形,我们一定要懂得。
可见得,妄,要不要紧呢?不要紧!只要你知道这个是妄,妄就不起作用了,就不碍事了。怕的是你不明了这是妄啊,妄就碍了事啊。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地给我们说出这些道理,我们听了以后悟不悟呢?不悟,他也说,那就是他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啊。悟了之后,是我们自己得受用,于他何干呢?!是自己证得了解脱自在啊。
所以说,悟了以后,还是终日见。虽见,怎么样呢?不见世间相啊。所谓是见而无见,无所不见。为什么说见而无见呢?见,是真性在见,所谓是见性在见;无见,不是八识在见,更不是五十一心所在见。
编号069-b/133–进退合明
什么叫世间相呢?十法界是世间相。你用真见去见,法界是一真;你带着妄见去见,法界是无量无边呢。不要说每一个人是一个法界,就一个人自己,都有分不清的法界啦。真,给诸位说,非常单纯;妄,就非常复杂。单纯就自在呢,复杂这就苦恼啊。那么我们从这个见性上来说,那就是【故不名见】,这不得名之为妄见。这个不名见这个见,是妄见。那是真见,那不是妄见呢。
《仁王经》里头有说,金刚定前,所有知见,皆不名见。那个见叫真见。那么金刚定以前,换句话说,等觉菩萨以前啦,都不叫真见。这话说得过分不过分呢?给诸位说,不过分。为什么呢?因为等觉菩萨还带一分生相无明没破,那么换句话说,他的见性上还带一分虚妄。金刚定呢,是如来果地上的名称,所以到如来位啊,这最后一分生相无明也破了,这个时候是纯真无妄啊。那么我们想想,这个标准,提得多高啊。
虽然是高,而实在说啊,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十法界是平等的,因为性是平等的,所以相也是平等的。性相既然是平等的,给诸位说,迷悟还是平等的。那我们在教下里面说,天台的藏通别圆,不平等呢。贤首所建立的小始终顿圆,也不平等呢。诸位要晓得,不平等,是我们用妄心去看。如果离了妄啊,你看那个藏通别圆、小始终顿圆,原来还是平等的,是一不是二啊。四教里面,四就是一,一就是四;五教里头,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一多不二啊。这个是真见所见到的境界,也正是六祖所说的,法,本来没有顿渐。
因此,我们修学也没有顿渐。那么顿渐这个相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自己肯不肯放下而来的。你要确确实实把身心世界,现在就放下了,那就成佛了。在我们看,哦,顿超啊。你要是放不下,就今天放一点,明天再放一点,慢慢地放,那么这就叫渐呢。可见得这个顿与渐,是自己的事情啊,本来没有这个事情的。龙女八岁可以成佛,给诸位说,人人八岁都能成佛,并不是只有她一个能啊。六祖大师一闻千悟,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能一闻千悟,就看你愿不愿意嘛。楞严说得好啊,歇即菩提,那就看你肯不肯歇啊?这个菩提是指的无上菩提。所以,顿与渐呢,实在是迷悟上建立的,它不是真的。真实法里面,确确实实没有顿渐。成佛,也没有一个早晚。
所以古德给我们讲啊,妄知有知啊,我们现在最难突破的这一关,就是认为自己有知有见。“我懂得佛法,我一肚子佛法!”呵呵,糟了糕了,这一肚子佛法,就完啦!一肚子学问,这就坏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嘛,本来无一物嘛。本来无一物,你怎么能装一肚子学问,装一肚子佛法呢?!这就确确实实有所不知了。有所不知是什么?就是不悟啊。不但在一切境界里面不悟,展开佛经也不悟,古人的注解,你也不悟。为什么不悟呢?正是因为你肚子里面有佛法、有学问,所以你就不悟了。你要能够像六祖一样,本来无一物,空空如也,你见色闻声,都开悟啊。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