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备览》004
第三课 略明戒德
《宗体篇》中“第一、戒法”的第一段“通叙戒法”,前面已经介绍完了。接着要介绍的是第三课的“略明戒德”,大略说明戒法的功德。
甲一、圣道本基
甲二、戒有大用今初
第一、“圣道本基”是告诉初发心修学的人,戒是根本,所以初下手就需要持戒。
第二、“戒有大用”,是说不仅初学者需要,乃至到成佛为止,都需 要持守戒法。这两段有这样的差别。
甲一、“圣道本基”
戒是成就圣道的基础。就像要有大地,才能生长万物,如果在虚空中,是无法耕种的,所以戒是一切修行功德生长的大地。
▲《戒疏》云:“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斯乃大圣降临”。戒法是大圣佛陀来到这世间,“创开化本”,开始教化众生的根本。也就是说,佛陀来到娑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度众生,因此他创制戒法来作为教导众生的根本,因此称为创开化本。
所以通过戒法,将欲拯拔一切有情,“同登彼岸”,同登涅槃的彼岸。
以下是个重点:“为道制戒,本非世福”,佛陀制戒最终极的目的,是为解脱道。“道”就是道路,通过道路,可以通达到涅槃。因此“修道”,就是 修这个法门,可以通达到涅槃。
最主要的道,就是般若智慧,有般若才能到达涅槃。所以是为了成就般若之道而制戒。所以虽然在经典中,佛陀说持戒能得大福报,但这并不是佛陀说戒的真实目的。
那么得到世间福报,有什么不好呢?
世间福报看似可爱,但它本质是苦:
世间福报本身是苦,如《别译杂阿含经》所说:“无常故苦,苦即无我。”世间的福报本身是无常的,因为无常,所以会感召种种的苦恼。因为无常,所以在追求的时候,即使很努力,也未必能得到,这是求不得苦。因为无常,在追求,或者得到之后,保护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计较、争执,这就是怨憎会苦。因为无常,所以得到之后早晚会失去,就是爱别离苦。乃至从始至终,内心搅扰不安的五阴炽盛苦……所以不管在追求时也好,得到也好,乃至失去也好,它的本质都是苦的。
我们看世间福报大的人,往往要比一般人,承受更多的压力,为什么?因为要守护他的财富,他必须比别人更努力。即使现在的心情可能不想再冲刺了,但他必须强迫自己要不断地努力,直到退休,或者无能为力为止。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守护这无常、却为众人共同追逐的财富。
所以如果我们持戒的目的,就只是为了世间的福报,那就没什么价值了, 因为追求的境界,表面上看起来很快乐,但本质却是痛苦的根源。
就像《佛说四十二章经》所说:“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刀刃上的蜜糖啊,无知的小儿不懂,用舌头去舔,不可能吃饱,但被刀刃割伤的痛苦,却会持续好几天。
所以我们在持戒的时候,要先认准目标,如道宣律祖所说:“为道制戒, 本非世福”,要确认这个目标。
其实,当把目标确定成:为了解脱而持戒,我们所得到的福报,反而远远超过只为世间福报而持戒。为什么?因为发上品心持戒,所引生的福报反而更大,且是不求而得的。以上先确认持戒的果,是为了成就解脱。
接着从修因上,来看持戒的重要性:
“然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须摄济。”
就因地的修行来说,为什么要持戒呢?重点就是“烦惑难清”。众生的烦恼,是很难彻底清除的,是深入骨髓的。在经典中譬喻贪烦恼就像布沾了油一样。我们知道,抹布沾了油,是很难去掉的。我们贪烦恼的心,就像沾了油的布一样,跟境界深深地黏着在一起,牢不可拔,而且这种贪烦恼还不只是今生的熏习,而且是无量劫的熏习,因此实在是“烦惑难清”。要是真的用功修 行,去对治自己的烦恼,就能感受到我们内心烦恼的力量,确实如此。
所以“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
“治元”,就是对治烦恼的根本力量。因此要以戒定慧三学的善巧方便,作为对治烦恼的根本力量。
怎么样对治呢?接着举譬喻来说明:“戒如捉贼,定缚慧杀”。如果有贼进家了,那首先要看到他,不要把贼当好朋友,让他随意走动,否则东西会被偷光的。所以首先要认识这是贼,这就是戒的力量。接着“定缚慧杀”,用禅定的力量把它绑住,再用智慧来杀贼。譬如世间的人,都会觉得用偷盗,或者打妄语的方法,可以迅速得到财富。事实上,他今天得到财富,是由于过去生有这福报,所以感召到财富。然而今生却用偷盗、打妄语等种种方法来获取,纵然暂时得到了,但这过去生所修来的财富,却会因为他偷盗、打妄语等不正当的手段,而变得不牢固,很容易被夺走、被破坏,而且因为偷盗等恶行,又给他结下未来三恶道的种子。
但是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把妄语、偷盗等恶行,都当作好朋友,紧紧地抱住不放,认为这些可以帮助我成功。或者有的人觉得,我的生命当中,就是需要这些——杀盗淫妄酒,生命才能快乐,更加的滋润。
因此,众生就不断地受这个贼的伤害,盗取他的功德法财。过去生所修的福报、智慧、善根,就在杀盗淫妄酒当中,不断不断地被消磨掉。从很多的历史公案中都可以看到,欢喜造恶的人,最后都因此破坏了他原有的福报、功名。就是因为他们把这个贼当成了好朋友。
相反,如果能够持戒的话,“戒如捉贼”,面对这些烦恼境界,就会知道他们是贼,不是好朋友,也就不会任由这个贼在家里到处乱窜,所以也就不再受他的伤害了。透过戒来抓贼,这就是我们要学戒的原因。
有些人受了五戒甚至菩萨戒,却想不通,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但是为什么学佛这么久,还是没有福报,还是有很多障碍?若知道“戒如捉贼”的道理, 就会明白,问题可能就出在,虽然受了戒,但是没有认真地持守,所以心中的贼,都还在不断活动,当然就不断地盗走自己的功德法财了。
透过戒抓住贼后,再用禅定的力量制服住,让烦恼不动,最后用般若无生的智慧去照破它,就能够彻底地断烦恼,而得到解脱,这就是“戒如捉贼,定缚慧杀”的必然程序。
因此结论:“三行相因”。“三行”,就是戒、定、慧三行,互相为因。戒可以帮助定,定可以帮助慧。反过来说,慧也可以帮助戒和定。
为什么呢?因为持戒也要有智慧啊,如果有智慧,就能透过智慧的抉择,很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要持戒,就不会觉得持戒好像很呆板了。例如蕅益大师开示过午不食的十大利益,当我们用智慧去抉择明了后,未来在持午戒时,即使刚开始肚子饿,但是会有坚持的动力,乃至渐渐习惯,而欢喜持此戒了。
或者在持戒过程中,因为环境的染污,而产生种种障碍。你有智慧,就能用种种善巧方便,去避开障碍。
经论中举个例子:有个修道人在山上打坐用功,看到一只鹿从他的前面跑过,后面猎人追过来,就问他说:“你有没有看到那头鹿?”
他如果说看到了,猎人就会问他往哪里去,他要是告诉猎人,就会犯杀戒。相反的他如果说没看到,又犯了妄语戒,真是两难的境界。这个修行人很有智慧,他就说:“你自己看足迹啊!”就这样很善巧地把这个问题化解了。
所以持戒要清净,尤其在这种五浊恶世,真的需要智慧的善巧方便。当然,在一般世俗的环境,要百分百持得清净,确实不容易;但如果有智慧的话,纵然没有百分之百,也能持个七八十分,总好过不及格。
所以智慧可以帮助持戒,也可以帮助修定。当然透过修定,也可以帮助持戒与发慧,这称为“三行相因”。
“期须摄济”。三学是彼此收摄、互相帮助的,所以不可偏废。 “故初行者务先学戒,检策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所以初发心的修行人,务必要先学戒。用戒律来“检策非违”,遇到境界就要检查,身口意三业,是不是有违背戒律的过失?
这样的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正慧”就是真正与 解脱相应的智慧,而不是离开戒律的狂慧。狂慧的人往往执理废事,不重视戒律,所以无法真正见到解脱的空慧;而具足正慧之人,因为有戒律的基础,因此能够生起正定、正慧,故能从缘起中见到空性,所以反而更深信缘起不虚,这个才是与解脱相应的智慧。
▲《资持》云:“五分功德以戒为初。无上菩提以戒为本。安有弃戒别求圣道?《智论》所谓无翅欲飞,无船欲渡。圣言深勉,可不信乎?”
这段是劝修,“五分功德以戒为初”。五分就是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是佛所亲证的功德。
所谓戒法身:戒,就是调伏的意思,佛能调伏一切的烦恼,永远不再造业,恶业永远停止下来,因此称为佛的戒法身。果上能够调伏,一定有它相随顺的因——也就是我们初下手的戒。
所以戒有很多名字:又名律、清凉、调伏、禁止……很多的别名,因此, 戒不是强压,而是透过这种善巧,来安定、调伏我们的心。因上透过戒来调伏自心,自然能够感召果上,佛陀五分法身中戒法身的功德。所以五分功德以戒为初。
佛的无上菩提也是以戒为根本,这就是前面所述:“因戒生定,因定发 慧”的道理。
“安有弃戒别求圣道?”想要放弃戒法而别求圣道,是不可能的。就像《大智度论》里所说的“无翅欲飞”,没有翅膀,却想要飞翔;“无船欲渡”,想过河,却没有船,这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总结:“圣言深勉”。佛菩萨殷重深切地劝勉我们,怎么可以不相信呢?
以上是“甲一、圣道本基”,说明初学者必须持戒的道理。
接着“甲二、戒有大用”,是说不止初学者需要持戒,乃至老修行,甚至大菩萨也是一样, 都要持戒的!
甲二、戒有大用
▲《事钞》云:“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凭,贤圣之依止者,必宗于戒。”
这段文字从各方面来说明持戒的重要性,
第一从利他来说,“三宝之所以隆安”,兴隆昌盛,来自于戒的力量。
为什么呢?如《行事钞》所述:“ (佛说)我灭度后有五种法令久住…… 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世……”《善见律》亦说:“以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岁。”因为佛法赖僧弘传,所以只要乃至有五比丘,能清净持戒,就可以做一切僧团的羯磨法。僧团能维持,僧众便得以安心办道,而能亲证佛法,乃至弘扬圣道,因此佛法也就能住世。
可能有人会想,我们又不是出家人,五比丘住世,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还是很有关系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在家居士都认真学戒、持戒,出家众也会受影响,也会警惕自己,感到忏愧:哎,在家居士都这么精进地持戒、学戒,我们出家众被居士称“师父”的,多不好意思啊。因此也会努力地学戒、持戒。
出家众能够努力地学戒、持戒,自然也会影响在家居士更加增上,上下都能相互良性地影响。
相反,在家居士如果对戒法不看重,有些出家众可能因此也无所谓,在家居士就更是无所谓……三宝就越来越衰败了。纵然经、律、论三藏的典籍还在,但事实上佛法已经在衰了——因为没有人亲证。
要知道,所谓的“教法住世”,不是讲经的光盘住世、网络上随时可以下 载的资料住世,称为佛法住世,不是的。“教法住世”是要有人亲证,真正能 够将教法的功德,在心中显现出来,才可称为教法住世。而三宝之所以兴隆,不是因为信佛的人很多,而是因为教法住世,也就是有人亲证这教法,才是真正的住世。所以不管在家众还是出家众,真正能够持守戒律,教法才能住世。
以下是就自利来说:
“九道所以师训”。九法界除了佛法界之外,乃至等觉菩萨,都是以戒为
师。
“诸行之归凭”。一切定慧法门都是以戒为归凭。不管修念佛法门也好,
参禅修止观也好,戒是一切法门共同的依托,就像大地是万事万物的依止一样,有了戒法,从凡至圣才得到依止。
“贤圣之依止”。此处“贤”指的是大乘的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或者小乘的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圣”指的是大乘初地,小乘 初果以上。不论贤位或者圣位的尊者,都必须依止戒法。
以前佛学院的上达下理老和尚,曾经讲过一个例子,他说
佛学院以前曾经一方面开讲《六祖坛经》,谈“心平何劳持戒”,一方面又同时开讲《比丘戒》,告诉我们“宁可舍弃生命,也不可犯戒、破戒……”这时有比丘同学很疑惑,就问参禅的上达下理老法师说:“那到底要不要持戒?”达公长老就问他说:“你心平了没有?”同学说:“我心没有平!”达公喝道:“那你还不好好持戒!”
我们初学者,未证到空性,心没有平,所以要努力地持戒。而贤圣们的心平了之后,是不是就不需要持戒呢?不是的,因为他们已经多少分证了五分法身的戒法身,因此对他们而言,戒的调伏力量,已经是任运地现前了,所以他是任运地持戒。
所以《六祖坛经》说:“心平何劳持戒”,重点在这个“劳”字。当心已 经像大地一样,安住在法性当中时,五分法身的戒法身或者随顺、或者亲证, 就不用像初学的时候,那么费力地持戒,常常犹豫到底要持还是不持?不持又过意不去,持了又想犯戒,老是人天交战。
当心任运地跟法性相应时,自然能生起调伏烦恼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道共戒”,自然地诸恶不造。那时就不用劳顿、辛苦地去保护戒体了,这才 是“心平何劳持戒”的真义。
因此,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有禅者曰:定共戒,道共戒是务。兹(持戒)在所缓矣。予不屑荅也。呜呼!儱侗瞒盰,病通斯世,解文识义,能复几人。若在所缓,应云定夺戒,道夺戒。共之一字云何通。”所以贤圣的依止,自然也是戒,乃至最后成佛,彻证五分法身,全体是戒矣!
所以从因到果,从自利到利他,都必须要持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