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备览》003

《南山律在家备览》003

00:00
18:58
《南山律在家备览》003

第二课 示相彰名


前面“总明宗趣”是概略地介绍戒的法、体、行、相这四科,以下就正式地介绍《宗体篇》的内容,也就是对这四门,来分别描述。

我们首先介绍“戒法”──圣人制教,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教法,称之为戒法。

以下分为两段:第一、“通叙戒法”,
第二、“归戒仪轨”。

“通叙戒法”就是通途地说明什么是戒法,包括第二课“示相彰名”,和第三课“略明戒德”。透过这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是戒法,也知道学习戒法,对我们个人的修行,乃至佛法的住世来说,是多么重要。

接着我们再谈,既然持戒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纳受戒法,就是“归戒仪轨”,受三归依、五戒、八戒的受戒仪轨。了解仪轨的内容后,在受戒当中才能如法地跟着发心,而得到上品戒体,以上是“戒法”部分的大纲。

我们先谈“示相彰名”的内容。学习这课的主要目的,除了了解戒法的基本名相之外,更要将这一切概念,汇归到修行上面,使我们懂得持戒的重要性,未来在持戒的过程中,才能生起信心,也才能坚持戒法。

示相彰名分为两段:甲一、正示戒法,
甲二、杂项料简。


首先看第一段“正示戒法”,开显戒法的基本定义与功能。
所谓示相,就是显示戒法的功德相状。首先介绍“法”的基本定义。“语法而谈,不局凡圣”。以法这个字来说,是不拘于凡夫或者圣人的,一切缘起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称之为法,这包含了世间法、出世间法,所以桌子、椅子、山河大地、我们的身心,乃至净土,都可以称之为法。总之,一切的缘起的境界,都可以称之为法。
“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在此,道宣律祖直接开显道,所谓戒法,有它特殊的意义。什么特殊意义呢?戒法能够轨范修行人,成就了生脱死之道。也就是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道路。就像我从房间到佛堂,必须要有道路;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也是需要道路,这就是戒法,它构成了生脱死的道路。
为什么戒能成就了生脱死的道路呢?如前所述,“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趣向解脱的道路,主要是透过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将“惑、业、苦”三障转成三德。但是要承担这样的般若智慧,必须要有戒跟定的基础。透过持戒才能发定,透过发定而生起解脱的智慧,所以戒能够轨成出离之道。
因此“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要令受戒的人,相信戒法有能轨范我们、使我们得到出离的功能,这就是“戒法”的目标。
接着看第二段,彰名,彰显戒法的德名、德号。
“虽复凡圣通有此法”。虽然凡夫有纳受戒法,圣人也证得五分法身中戒法身的功德。但是凡夫所纳受的戒法,“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已经成就的圣人来说,是一种圣法。

这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将戒法纳受到心中,成就了戒体,但这个戒法对我们凡夫来说,尚未成就种种圣道的功德,所以还只是凡夫法的一个部分。但是实际上,我们心中所纳受的戒体,其本质跟佛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中的戒法身,是无二无别的。而五分法身中戒法身的体,是佛的清净法性,是圣法。所以我们因地里所种下来戒法的种子,跟果上佛的戒法身,同样属于圣法。所以说“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
所以我们要知道,虽然现在受了戒,可能还没什么功德,还是凡夫,但是在阿赖耶识所种下的种子,是个圣法种子,它能够引导我们趣向圣道。同时,这个种子跟佛陀的戒法身,本质是无二无别的。就如同圆顿法门所举的例子:
王子刚刚出生时没有任何功德,但他是王种,因此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必须向他礼拜。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功德,但是未来必定要接受王位,所以应当尊重,这意思是一样的。


甲二、杂项料简

料简就是简别、讨论关于戒法的一些常见问题。

通常有人认为,我们心好就好了,不一定要持戒。很多人都是这种观念,甚至有些佛教徒也是这么想的。或者认为我念阿弥陀佛就好了,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念佛就够了,何必还要持戒,会有这些错误的观念。所以这段利用三番问答,来解释这一类的疑问。

乙一、化教与制教差别
乙二、戒法与世善差别
乙三、遮戒与性戒差

乙一、化教与制教差别

我们先简单定义一下,什么是“化教”与“制教”?所谓“化教”是指经论,“制教”就是戒律。
佛法有经、律、论三藏,经、论的部分属于“化教”,律典的部分属于“制教”。
为什么经论称为“化教”呢?因为这是佛陀渐次教化众生的善巧方式,所以可以按照各人契机去修。同时这是佛陀随着不同众生的根机,所安立的不同法门,所以只要契机,一门深入也好,兼修不同法门也好,这是“化教”的态度。

“制教”的“制”就是制定,意思是如果具有特定的身份的话,就一定要持守。例如出家人,一定要守沙弥十戒、比丘戒,这就称为“制教”。受了戒之后,就要按照规定去持守,不像“化教”(例如念佛法门、药师法门),修不修都随个人的因缘。“制教”的态度,是都要去持守的。

▲《业疏》云:“自古详教,咸分两途。化教则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行教则局据出家,唯明修奉之务。”

自古以来,详细地来区分佛陀的一代时教,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一共三百余会,详细地分别佛陀所说的三藏教法,“咸分两途”,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哪两类呢?
第一是“化教”。它“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
第二是“行教”。就是要奉行的教法,也称为“制教”。“局据出家,唯明修奉之务”,行教主要限于出家众,是说明出家后应当持守的戒法条目。

我们看弘一大师所归纳的“表2-1”,就能明白之间的差别。


第一、披机差别。
“化教”所加被的根机是:通道、俗。道是出家众,俗就是在家众,就
是说它在家跟出家两众都摄受。例如《金刚经》,并没有规定一定是出家人或者在家人学。只要有这个慧根,也愿意学,都可以修学,所加被的根机是广泛的。

“制教”主要加被出家众,故称为局道。

第二、目的差别。
“化教”的目的是“开其信解”。“制教”的目的是“制其修奉”。就是说“化教”的目的,是透过经论的开示,来开启众生慧解之门,如《金刚 经》、《法华经》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众生的慧解,显示解脱之道。

“制教”的目的是“制其修奉”。制定出家众必须奉持的轨则,也就是说规定僧众必须要做的,一个很明确的轨范。例如五戒,有它的开、遮、持、犯,只要是受戒者,就必须全部遵守。

第三、方法差别。
“化教”的方法是“令开慧解,非对过立”。就是透过种种经论的开 示,使我们开启慧解。而“非对过立”,不是因为佛弟子犯了某件错事,而针对性地制定教法。
“制教”的方法是“持犯阶定,随过制约”。界定持犯的标准。如何阶定“随过制约”,随着出家众犯了什么过失,佛陀藉此因缘,方才制定相应的戒法。

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刚成道时,是没有这么多戒法的,而且那时的佛弟子们,都非常清净,所以也不需要制定戒法。如果在刚开始,佛弟子都很清净时,就制定种种规约,这岂不是很奇怪?
后来出家的佛教徒越来越多,弟子也就越来越复杂,什么样奇怪、不清净的行为都有。为了使大众能安心办道,不要造作恶法,只要比丘犯了错误,佛陀就制定相应的戒法,来约束僧众的行为,这就称为“随过制约”。

例如有一个比丘杀生,佛就集合大众,然后对这比丘种种诃责,接着制定戒律,规定从今天起,再也不准杀生,这叫做“随过制约”。

实际上根据古德的说法,这些犯过失的比丘,都是十方诸佛的示现。为什么他们要这样示现呢?根据《四分侓》所描述,过去七佛中,毗婆尸佛、式佛、拘留孙佛、迦叶佛因为制定广律,所以佛法久住世间。另外的随叶佛、拘那含牟尼佛,只是留下简单的教诫,而没有制定广律,因此佛法的住世,也就随着佛陀的灭度,很快结束了。可见制定广律是很重要的。
能够生长在佛世,随佛出家的比丘,自然都是大善根,很清净的,佛陀不能无缘无故制定戒法。因此必须透过十方诸佛的示现犯错,佛陀才能制定戒法,有戒法的约束,才能够摄受未来的佛弟子,安心办道,佛法也因此才能长久住世,这就是“随过制约”。
同时,根据律典的描述,佛陀制定每一条戒法,都是观察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无量得度的因缘之后,才制定的。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比丘某种犯错的因缘,佛陀制戒。实际上这犯错的因缘只是媒介,佛陀不会只是针对某种单一的因缘而制戒。

所以现在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某些戒法已经不需要了。例如为什么佛陀会制定“过午不食”这条戒?有几个因缘,其中一个因缘就是:
有一天晚上,迦留陀夷到居士家托钵乞食。因为他脸比较黑,那天刚好又是暴风雨,一个怀孕的妇人,挺着大肚子出来开门时,刚好雷电一闪,照在尊者的黑脸上,她以为是鬼,吓了一大跳,因为惊吓过度而流产。因此恶口咒骂道:“你们比丘,宁可肚子破掉,也不应该这时候来乞食!”因为这个原 由,所以佛陀就集合大众,规定从今天开始,过了中午之后,不可再出去托钵化缘,故制定了过午不食戒。
有人因此说,这只是一个偶发事件,现在我们吃晚餐,也不会吓到任何人,所以这条戒已经不符合时代性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前所述,佛陀制定戒法,都是观察无量众生得度的因缘而制定的,比丘犯错只是为了使佛能制戒而示现。依着佛戒而行,修行就能得大利益。
“化教”就比较广泛,它不是“随过制约”,而是开示总的原则,如开示法性不生不灭的道理,这样的总原则,然后我们依此修行。

第四、内容差别。

“化教”的内容是十善、五停等。十善业、五停心观,乃至一切的般若波罗蜜的法门,都属于化教。
“制教”的内容是开、遮、轻、重等。这是戒学的专有名词。
“开”就 是开缘。比如过午不食戒,本来过了中午之后,就什么都不能吃了,但若是有病的因缘,例如需要吃点中药,这就可以开缘。开许不犯戒,称之为开。
“遮”就是遮止不能做,就像过午不食戒,过了中午十二点之后,就不能再吃任何固体食物,这就是遮止。
“轻、重”是说,同样的犯戒,有轻罪,有重罪。这些都是戒法的内容。

第五、违反差别。
“化教”是用舍任缘,“制教”是违反有过。

“用舍任缘”就是说化教的经论,你愿意依着它来修,很好;暂时不修也没关系,就随顺你个人的因缘。例如愿意学《金刚经》的道理,并依此法门修行也行;愿意学《解深密经》的道理,并依此法门修行也行,只要法门契机、能调伏烦恼,从哪一门契入都可以的。“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这就是用舍任缘。

但“制教”戒律的态度不同,它是违反有过,违反佛陀所制定的戒法,就要结罪,是有过失的。就像军队的军令一样,不能不遵守。
以上就是“化教”与“制教”的差别。

▲《资持》云:“问:五、八二戒既是戒制,应是行摄。答:化教所摄。”


这里讨论五戒跟八关斋戒,是属于化教还是制教。所以问五戒和八戒, 既然是戒制,都是“持犯阶定”、“随过制约”,也是有“开遮轻重”等等 的,看起来就像是戒的内涵,所以它应该是行摄。行就是指行教,也就是制教。
底下回答,是化教所收摄。所以五戒和八关斋戒是属于化教,不属于制教。
制教主要是指出家众的戒法,包括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
其他的像五戒、八关斋戒乃至菩萨戒,这些跟经论一样,都是属于化教所收摄。
为什么它们是属于化教呢?因为重点在“用舍任缘”,说五戒、八戒乃 至菩萨戒都是一样,要持守或者不持守,对一个在家佛弟子来说,并没有硬性规定。甚至五戒只守其中的一条戒、两条戒,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呢?就像佛寺对于偶尔来参访的居士,会当他是客人,所以会比较客气。只要他不要违反共住规约,他愿意在寮房多休息,只要五堂功课都能出来,可以不用太管。
但如果他是要来发心出家的,那就不一样了,就要严格规定了。时间还没到,就不能在寮房休息,其他规矩也要遵守。
为什么呢?因为标准不同。一位在家居士,能够暂时离开城市的喧嚣、不清净的环境,来到山上短期用功,我们都是随喜的,所以尽量给他方便,不要一下子给他太大压力。他愿意精进,跟着精进当然好;若是不能,慢慢调整也没关系。所以五戒、八关斋戒就是这样的态度。
佛陀说,在家白衣就像客人,出家众就像家人一样,是有差别的。对客人自然就比较客气,所以五戒、八戒乃至菩萨戒,并不勉强要马上受,甚至愿意先受其中的几条戒,佛陀也是随喜的,这就是用舍任缘,所以它是属于化教所收摄。
虽说是化教所收摄,但是每条戒的开、遮、轻、重,跟制教是一样的。例如杀生的标准,具足“是人、人想、有杀心、起方便、前人命断”这五缘,就构成杀生的重罪,这点,出家戒跟在家五戒是一样的。其他如杀畜生是轻罪,杀人是重罪等判罪方法,也都是一样的。但是你可以决定受与不受,像客人一样,佛陀尽量开方便,让初学者慢慢地跟上,不会要求一下子全受,所以五、八戒都是属于化教所收摄的。


乙二、戒法与世善差别

这段讨论五戒、八关斋戒等戒法,与世间善法的差别。
很多人都会说,我学化教的经论就好了,因为经论能开慧解,我透过经论得到解脱,或者修世间的善业就好了,何必一定要持戒!
戒告诉我们不要做杀盗淫妄的事情,世间善业也是同样的禁止,那不都是一样的,何必非要麻烦去受戒呢?以下就讨论这个问题。
▲《业疏》云:“问:一切善作尽是戒否?”

一切世间善法的造作都属于戒吗?如果它们是戒,那确实受不受戒,都没有差别。如果它们不是戒,那差别在哪里呢?
其实,世间的善业不是戒,但反过来,戒却涵盖了世间善法。世间的善法就像楼的下层,戒就像楼的上层,有阶级的差别。而这阶级差别,并非否定下层的世间善业;而是说同样是善业,但戒的强度,远远超过世间的善业,果报也是完全不同的。

“答:律仪所摄善作名戒。自余十业,但单称善,不名为戒。”

“律仪所摄善作”,是说受了五戒或者八关斋戒后的善行,如不杀生等,称之为律仪所摄的善法造作,这就不只是世间的善业了。
比如受五戒的人,为什么不杀生?不是因为今天的心情不想杀生,也不只是世间道德的约束,而是忆念:我受了五戒,有五戒律仪的约束,所以我才去造作不杀生这个善作,这样善作称之为戒。

“自余十业”,此外的十善业,都只能称为世间的善业,不能称之为戒法。关于这之间的差别,我们可以用“表2-2”,来详细说明。


戒跟世间善法的差别在于:
第一、“有本期誓”,
第二、“遍该生境”。

“有本期誓”,是说有原本的要期、誓愿,如第一课“返妄归真”中, 关于纳受戒体的方法所明,受戒时必须“要期誓愿”。
“本期誓”有二,第一就时间来说,我们造作持戒的善业,是尽形寿造作。
例如不杀生,不是随着今天的心情好不好而不杀生;而是因为我当初受戒时,在佛前殷重地发了愿:“我弟子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这愿力是尽形寿的,这就是本期誓之一,就时间上来说。

第二个本期誓是,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我要断恶、修善、度众生。那么这种断恶修善等誓愿就是本期誓。也就是说我不杀生的动机,不只是因为世间的道德要求,而且是随顺于当初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本愿,因此不杀生,这是“有本期誓”之二。以上两点,世间善法显然是不具足 的。

“遍该生境”是说受戒时,心量是含摄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境界, 称为遍该生境。例如不杀生的境界,是面对十法界的境界,都不杀生。
不像世间的善人,或许也护生,例如有的人专门保护那些濒临绝种的动物,但他只是不杀濒危动物,他还是每天吃鸡鸭鱼肉,并没有想去保护它们。所以众生的善业,通常是有局限的。
又如慈悲,众生慈悲的范围,往往以家人为主,对外人就看当时的心情,以及他跟我缘的远近、亲疏等等。而戒法慈悲的对象是十法界一切的有情无情,所以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余善反之,故不名戒”。世间的善法没有这两个特点,有局限性,因此跟戒是不一样的。
世间人在造善业时,往往也不会发心想要遍十法界修如是善业。

例如看到蚊子,不杀它,可能只是一种单纯的慈悲心而已。但受戒的人不杀蚊子,是因为当初我在佛前登坛受戒时侯,发心面对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境界,我都不伤害。动机不一样,果报也就不同。
果报怎样不同呢?首先是因为心量广大,所以成就的福报更大。
第二就解脱来说,如果纯粹只是慈悲心,未来的果报,可能就只在人天而已。但是如果动机是为了当初受戒的本愿,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都要断恶而不杀生,因为这誓愿遍十法界,所以跟佛遍法界的法身是相应的。依着这个动机来持戒,未来的果报就是成佛,因果相随顺嘛!所以同样的行为,动机不同,成就的功德,也完全不同,这是就果上的不同而论。
接着就因地修行的差别来看,世间的善业往往只是一时的念头,并没有太大的防护功能;而戒体能生起任运防非止恶的功能,所以对修行人的防护力量,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有人发起善心说,这辈子再也不抽烟了,或者这辈子一定要对众生起慈悲心等等,看起来似乎也是有要期誓愿,那这跟戒的力量有何差别呢?由于这种世间的誓愿,没有透过受戒仪轨、三宝境界的加持,所以在阿赖耶识里面的熏种,远远不及戒体种子的力量,所以未来也就构成不了任运防护的功能,这是就因地修行上的差别而论。
综上所述,为什么我们不只修世间的善法就好了,还要持戒呢——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因上说,受戒之后有戒体的力量在,可以生起任运防非止恶的功能。
从果上说,同样的善行,所成就的果报,无论是福报,还是解脱成佛的
果报,都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戒法与世间善法的差别,所以必须要受戒。
所以在经典里,佛陀以圣言量告诉我们,同样是拜佛,受五戒的人,跟受三皈的人,其功德是千倍万倍的差别;受八关斋戒跟受五戒的人,功德也是千万倍的差别,就是因为戒体不同,因此所发挥的力量也就不同。



乙三、遮戒与性戒差别

既然持戒很重要,那么持杀盗淫妄的性戒就好了,何必还要持不饮酒等遮戒呢?

▲《戒疏》云: “明遮性者,由恶缘境,不可随说。以义收之,大分为二。”

首先定义,什么是遮戒、性戒、遮罪跟性罪。相对于遮罪、性罪,就是遮戒跟性戒,戒是为了防范罪而施设的。
“由恶缘境”。以恶心、烦恼心来缘境界,它的相貌是无量无边的, 所以“不可随说”,无法一一说之。从早到晚我们起的恶念很多,多到无法一一列举,往往刹那刹那间,都是跟贪瞋痴相应,所以不可随说。
但是“以义收之”,从性质上来分类的话,“大分为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恶业,也就是“性恶”和“遮恶”。
我们必须先把基本定义了解清楚,再往下谈才不会混乱。

“言性恶者。如十不善,体是违理,无论大圣制与不制,若作违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恶。”

什么是性恶?就像十不善业(身三、口四、意三),实际上相当于五戒中的杀盗淫妄四个重戒。“体是违理”,就它的本质来说,是违背世间因果的。“理”,指的是世间的因果。
所以无论大圣佛陀制戒与否,“若作违行,感得苦果”。只要造作这种违背世间因果的行为,必定要感召相应的苦果。
因此有人认为,我持戒后,不能杀生、不能偷盗、不能邪淫、不能妄语,太麻烦了;我要是不受戒,反而比较轻松、自在。
但是实际上,我们即使不受戒,造作这些恶行,未来一样要受恶报。所以并不是佛陀刻意要约束我们,反而是因为佛陀慈悲,不忍我们受苦而制戒。
举例来说,例如一个人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到,地上有一盆沸水,结果他一脚踩下去,被烫伤了。他能抱怨说这不公平啊,不应该啊,因为我没有点灯,所以我没看到,我不应该被烫伤吗?
这么说显然是没道理的,因为不管有没有看到,被热水烫到会受伤,是一定的。
世间的因果就像这样,杀盗淫妄或者十不善法,其本质皆是违背世间的因果,不管有没有受戒都一样,造作了,未来必定受苦果。因此佛陀制定戒法的目的,实在是出于慈悲,让我们不往火坑里跳,并不是像有人认为的,这只是对佛教徒的一种约束而已。
这就是“性恶”,它的本质就是恶业,不会因为不受戒,就能侥幸无过。所以世间人往往只是一种驼鸟心态,不愿意去面对事实。就像驼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到沙堆里,以为看不到就没事一样。
所以性罪,不管佛陀制与不制,乃至不管信不信佛,造作这样的事情, 一样都是要结三恶道果报的。

“是故如来制戒防约。若不制者,业结三涂,不在人道,何能修善。故因过制,从本恶以标名,禁性恶故名为性戒。”

之前谈性恶,底下接着说明性戒,戒的部分。
所以佛陀就制戒来防范、约束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因为若不制戒,业结三涂,也就是说造作性罪的结果,就是三恶道的果报。那自然不在人道,又怎能修善呢?因为三恶道太苦了,不能修善,更不用说修解脱道了。
“故因过制”。因为性恶的过失,而来制定戒法,所以“从本恶以标名”,本恶就是指性恶,约性恶之名,来标立戒法的名称。为了禁止性恶,而立定的戒法,故称之为性戒,也就是杀盗淫妄这四条戒。

“言遮恶者。圣未制前,造作无罪。由非正业,无妨福善。自制已后, 尘染更深,妨乱修道,招世讥谤,故名遮也。”
所谓“遮”是说,它是佛陀特别遮止,跟世间的善法是不相通的,称为遮。
遮恶的相状是什么呢?“圣未制前”。大圣佛陀在还没有制戒之前,如果造作这些恶法,本身是无罪的。


如 “表2-3”,八关斋戒当中的遮戒,包括不饮酒、不着香花鬘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这些行为如果对没有受戒的世间善人来说,只要不太过分,是没有关系的。
例如有时喝一点酒、涂抹胭脂等等,对世间善业来说没什么过失,所以称为“造作无罪”。所谓“无罪”是说它不是“性罪”,因此造作这些业, 不会引导我们到三恶道,跟杀盗淫妄不同,因此“无罪”,就世间法来说是无罪的。
“由非正业”。非正业是说,它不是牵引入三恶道的正业,而且“无妨福善”,并不妨碍世间人修福修善。就像世间善人,他也喝酒;有些女众到佛寺,也会打扮,这对她来佛寺培福,并不妨碍,这称为“遮恶”。
“自制已后,尘染更深”。但是对于一个修行出世解脱道的佛弟子,如果受了“遮戒”之后;或者说佛陀制定这个“遮戒”之后,如果违犯的话,则尘染更深,对他的影响,比对世俗人还大。

如八关斋戒,如果是一个内心很粗重的俗人,那这过午不食的戒对他来说,其实差别不大。但是对一个真正想深入实修的人来说,过午不食的影响就很大了。
在此举《小止观》里面的一个公案来说明。
有一个比丘在荷花池旁经行时,闻到荷花的香气,就忍不住多闻了两口。这时荷花池的池神就出来诃责他说:“你是个比丘,怎么可以偷我荷花的香气呢?”这比丘不服气地说:“我看到之前那个人,到你的荷花池里到处践踏,摘采荷花,把这池子弄得一片狼藉,你怎么一句话都不说?我不过多吸两口荷花的香气,你就诃责我?”
池神说:“那是个俗人,他的业本来就很粗重了,所以他采荷花,将池子弄得一片狼藉,对他的业来说,没有什么大影响。就像一张黑纸上,再滴几滴墨汁,就算晕开了也没太大差别,反正本来就是黑纸。但是你就像白纸一样,只要一点小小的污点,就非常地清楚、刺眼,所以我必须要诃责你。


这就是“尘染更深”的道理,因为程度不同,所以影响也不一样。遮戒对世俗人来说,差别不大;但是对修解脱道的人来说,影响就非常大了。
以前我师父说:“你要去品味品味,为什么佛陀制定八关斋戒?很简单,例如着香花鬘、歌舞倡伎,对一般的世俗人来说,可能感觉不出它的差别,那我们怎么去感受它的不同呢?

你就想印光大师、弘一大师,如果印光大师跟弘一大师见面之后,印光大师问弘一大师,现在几点了?弘一大师拿出手上的金表来看,哦,现在早上九点多,表还闪闪发光……那你想啊,弘一大师这样就不庄严了。”
又比如印光大师的照片,看起来清净庄严,如果他胸口戴个胸花,或者脖子上戴个花鬘,感觉就很不恰当了。

所以世俗人像黑纸一样,他造这些业,反正也不是三恶道的业,所以差别不大,只要不太过分就好。但是对于修行人,如果要出三界,就必须恒常地看好自己的念头,去对治贪烦恼。而这些遮戒的业,喝酒乃至坐卧高广大床等等,都会增加我们的贪婪心,所以必须禁止。
爱不重不生娑婆,我们会来娑婆世界的主因,就源于贪烦恼。这些遮恶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它更可怕,为什么呢?因为它的 “合理性”,使一般人没有戒心,而将贪烦恼深深地种植到内心中,所以往往更难对治。
如杀盗淫妄,世间的善人都知道不可以做,因为它很粗显,很容易看到它的过失,也就容易遮止、对治。而喜欢唱歌跳舞,喜欢化化妆,或者喜欢喝点小酒之类的,一般人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因为不断地熏习,所以不断地加强我们对三界的贪爱,乃至深入骨髓,真要对治时,往往反而比对治杀盗淫妄更难。

经典里面记载,有一个优婆塞非常贪爱他的妻子,结果死了之后,变成他妻子身上的虫子。当然,如果只是贪爱,也不见得就一定会牵引他去三恶道,但是他贪爱过度了,才变成小虫子。
所以贪爱的熏习,虽然不见得直接是三恶道的业,但是对来世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受持遮戒?就是为了修出世道,栽培出世的善根。如果今天只想修人天福报,或许还没那么急迫;但如果想脱离三界、破除这种深入内心的贪爱,就必须慢慢地练习持守这些遮戒了。
因此受菩萨戒的人,在六斋日或者三长斋月,要受持八关斋戒,就是因为菩萨是要求解脱的。所以要一点点地动摇、拔除这种深入骨髓的贪爱心。
“招世讥谤”。以上妨碍修道,是就自利来说的影响。“招世讥谤”是对利他的影响。
如果一个出家人唱歌跳舞,肯定会引起世间人的讥嫌。即使在家居士也一样,如果一个在家居士,特别喜欢打扮、化妆、喝酒等等,世间人也会讥嫌:你一个学佛的,怎么这样子呢?因此“招世讥谤”的过失,对在家、出家人都是一样的。
因此“性戒”是遮止三恶道的业;
而“遮戒”是遮止轮回的力量。以上是第二课:示相彰名,大致介绍至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