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公开招募“野猪猎人”,专家:猎杀野猪是应急性举措

宁夏西吉公开招募“野猪猎人”,专家:猎杀野猪是应急性举措

00:00
13:17

一则公开招募“野猪猎人”的公告引发关注。

9月23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在公告中称,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当地需猎捕西吉县域内成年野猪300头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因此对项目的捕猎队伍和无害化处理队伍进行公开报名遴选。

9月25日,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猎捕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长还没确定,目前只有人员报名截止的期限,后续还会有初步筛选、专家评审等环节。队伍需要线下报名,报名人员需要有猎捕经验,要求以公告为准。

新京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此前,陕西渭南也曾招募过“野猪猎人”,另有多地存在捕猎队伍猎捕野猪。

野猪与人类生活的冲突由来已久,2023年,野猪被调出了“三有”名录,但专家认为,这并不代表可以随意捕杀和食用野猪,野猪依旧是野生动物,受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猎杀野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性举措。

人员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

关于捕猎队伍的工作,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在公告中提到,具体猎捕区域为全县19个乡镇集体林区和9个国有林场林区,猎捕对象为成年野猪300头,项目计划每头补偿2400元,经费预算为72万元,不得对猎捕区域其他野生动物进行猎捕。

公告要求捕猎队伍和无害化处理队伍人员有相关工作经验,年龄在20-60岁之间,身体健康,未受过刑事处罚。

公告还要求,捕猎队伍必须配备无人机、红外相机、猎犬10只以上、猎夹、军工刀数把、铁网、防护服等工具,根据猎捕野猪工作的安全性,将采取投食诱捕、围网、笼捕、猎犬猎捕等方法,要求猎捕的每头野猪必须要有现场视频和拍照资料,同时填写猎捕工作日志。

公告发出后,多支捕猎队伍有意愿参与。

一位来自银川的男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和另外6位朋友临时组成了一支捕猎队伍,队伍中有人曾经参与过猎捕。“我们会通过热成像来确定野猪的活动范围,以投食的方式诱惑野猪。野猪力气大,猎犬队伍中头犬很重要,现在我们还在筹备相关物资,队伍也还在招标阶段。”他表示,自己还没考虑成本,只是想尽己所能帮助社会。

另一位计划报名的队伍负责人介绍,报名的队伍有的来自当地,有的来自外地,成员的保险都是自行购买,物资装备也都是自行准备。

“现在都是高科技——用无人机找到野猪,然后放狗控制住野猪,捕猎人员上前补刀,把野猪交给无害化处理的队伍。”这位负责人表示,猎捕一头野猪的时间并不固定。有媒体报道,曾有队伍在一晚上抓住过13头野猪。

当地已有多支捕猎队伍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一位当地居民告诉新京报记者,此前确实野猪成灾。

2019年1月26日召开的宁夏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就有委员提交了提案,建议采取切实措施,尽快解决六盘山地区猪害成灾的问题。

提案指出,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苗木产业的发展,六盘山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和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显著改善,部分动物种群繁衍快,数量激增,导致人与野生动物争生存空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尤以野猪危害最大。

委员提到,野猪的繁殖率很高,一年生两胎,一胎十几个。繁殖率高,天敌金钱豹、狼、豺等动物的数量大幅减少,那时野猪又属保护动物,不能随便捕杀。每当农作物成熟季节,野猪成群结队拱食践踏庄稼和树苗,农民辛勤种植的各种作物惨遭破坏,有些地块的玉米、洋芋、蚕豆等农作物几近绝收。村民想了许多办法,如用农药拌种、放置农药熏、点柴火、放炮仗等,但野猪对此习以为常,防不胜防。猪害呈现出春拱种、夏毁苗、秋啃果的规律,离家稍远的田地只能弃耕。

野猪造成危害引起有关部门重视,2021年,国家林草局在包括宁夏等14个省启动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但野猪的问题依然存在。

2022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数据提到,包括西吉县在内的7县区均有野猪分布,野猪种群数量为16000-24000头,平均1.42-3.14头/平方公里,主要在六盘山、南华山、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类活动区域分布。近年来,野猪活动范围不断增大,部分野猪流窜到周边村庄、农田、林区等,通过啃食、践踏等方式损坏林区周边种植的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

今年8月,西吉县什字乡杨庄村村民种植的6亩玉米被野猪踩踏并啃食。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工作动态提到,该局会在今年猎捕野猪时,将什字乡列为重点猎捕区域进行猎捕,减轻野猪对该区域农作物的危害。

一位西吉县居民告诉新京报记者,从2020年起,当地就开始有队伍驱赶危害农田的野猪,每年大约10月份开始,持续到年底,现在,仅是西吉县当地就有二三十支队伍。最初几年,一支队伍差不多就能捕获上百头野猪,但近几年他能明显感到肆虐的野猪少了。

除了宁夏西吉县,2022年,陕西渭南也曾招募过“野猪猎人”。

渭南市林业局官网发布的通告显示,为减少野猪损害农作物以及威胁群众安全的现象发生,切实维护渭南市山区林农利益,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渭南市野生动物资源实际情况,奖励群众依法依规猎获野猪。在渭南市辖区内群众自发组织5人以上的狩猎团队,依法依规猎获野猪的予以奖励,每头野猪奖励猎获团队2500元。

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人民政府发布《金寨关于开展控制性猎捕野猪工作的通知》,提到全县控制性猎捕野猪工作由金寨县惠民狩猎队具体实施。狩猎队猎获的野猪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按照10元/斤标准进行收购,作为支付狩猎人员的劳务补贴费用,然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今年4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成立首支野猪狩猎队。

据媒体报道,类似的队伍也散布在湖南、江西、河南等地。

专家:野猪依旧是野生动物,猎捕是不得已而为之

2023年6月,国家林草局公布了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共收录野生动物1924种,其中野猪被调出了“三有”名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专家组成员、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张明海告诉新京报记者,野猪被从“三有”动物名录中删除,意味着野猪保护等级可能因此降低,但并不代表可以随意捕杀和食用野猪。野猪依旧是野生动物,受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

张明海强调,2000年野猪被列入“三有”名录,说明了野猪的价值。野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员,有自身的生态位,对于控制森林群落或者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地区招募“野猪猎人”,也不代表任何野猪都可以猎捕,而是野猪致害区域内的野猪才可以猎捕。各地区是根据野猪致害的面积、单位面积内野猪的数量出台的猎捕方案,不是盲目的。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野猪种群恢复速度较快,但野猪也扩大了自己的分布区,进入农林混交地带,破坏农作物,甚至影响了一些村民的人身安全,张明海表示这是偶发现象,所以要对野猪进行种群调控。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针对野猪危害农作物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都提出了相应举措。

今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5个部门印发《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通知》提到,对野猪等致害较为频繁、损失较为严重的野生动物,要制定监测预警工作方案,促进高新技术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提高预防预警效果;科学确定野生动物致害防控重点区域、重点种类和防控措施;依法开展野生动物种群调控,将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防止出现野猪等个别物种过快增长状况。《通知》还提到,各省林草、财政部门负责建立健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启动野生动物致害公众责任险工作。

今年5月,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省政法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等15个部门联合下发了《辽宁省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提出以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分类施策为原则,依法、科学调控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积极稳妥解决野生动物种群扩散和致害问题,依法给予野生动物致害补偿。

今年8月,湖北黄梅县召开北部山区乡镇野猪危害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主要采取在野猪危害严重且频繁的森林和农田交错区域安装喇叭、放置驱赶药剂等措施防范。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农业农村局和浙江丽水龙泉林业部门都建议,采用声音、气味、安装防护网等方式驱赶野猪。

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政协则建议,由农业农村局负责与保险公司沟通,增设“野猪肇事险”类农业保险,尽可能减少群众损失;由镇政府牵头,组织各村成立护秋队伍,定时、定区域轮流巡逻,县财政拨付看护资金,对保险以外损毁较大的面积进行适当补贴,为护秋队员购买驱赶工具、防护用具等;由公安部门牵头,组织专业队伍在野猪活动的密集区域,依法开展护农狩猎试点活动,在办法可行、措施成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现科学调控野猪的种群数量和结构,减少野猪对农林业的危害;设置缓冲区,依据地形和位置种植一些荆棘、矮灌木丛等,或种植一些野猪不喜欢的辣椒、大葱、大蒜等辛辣食物。

张明海认为,防控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针对野猪种群进行直接调控,也就是进行猎捕或猎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性举措,对种群的控制效果是最快速的,适用于野猪对农作物的毁害程度很大的重灾区;第二个方面,开展主动预防,对野猪危害进行综合防治,比如建电围栏,用声音驱赶,用天敌的气味驱赶等;第三方面是进行损害补偿。补偿的标准和方式由当地政府根据经济状况而定。

“进行野猪防害,就是想把野猪的种群数量调控在它的环境容纳量之下,最小种群之上,保证野猪在自然生态系统发挥正常的作用。”张明海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