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中亚?面对中美土印伊的觊觎,俄罗斯如何守护自己的后花园?

谁动了我的中亚?面对中美土印伊的觊觎,俄罗斯如何守护自己的后花园?

00:00
13:46

中亚,一个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理单元。

就像东三省总是以一个整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一样,中亚五国一直以来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虽然时至今日国的发展轨迹南辕北辙,某些国家之间还有着势同水火的矛盾,为了领土问题大打出手。更有土库曼斯坦正式跨入永久中立国的序列,但中亚五国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的局面始终不曾改变。

而中亚五国的剪不断理还乱,和俄罗斯紧密相关。从19世纪上半叶沙俄帝国陆续征服中亚开始,经历了苏俄到苏联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经营,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时至今日,中亚的俄罗斯元素依然随处可见,尤其是俄语仍然是中亚五国之间畅行无阻的通用语言,尤其是老一辈人更是深受俄国文化的洗礼,有着深深的俄罗斯情结。虽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中亚五国在政治上早已在政治上不是同在一片屋檐下,但中亚五国始终是俄罗斯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但令俄罗斯尴尬的是,俄罗斯在中亚“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潜移默化地改变,斯拉夫文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退潮。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1991年的苏联解体,毕竟不再属于一个政治实体,不可能同甘共苦、同进共退。而根本原因则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的一蹶不振。

作为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阿尔福德·麦金德眼中“世界岛”的核心,中亚自古以来就是各方势力东去西走、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公元前138年张骞凿空后,囊括中亚的西域逐渐与中原联系在一起,中亚也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前60年,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将广大西域地区纳入版图,中原王朝开始影响中亚。

不过,受制于地形的限制,更因为中亚始终远离中原王朝统治中心,因此随着历朝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不断伸缩,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影响也时断时续。

755年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盛极而衰,其对有中亚的影响力也迅速消退。

相比于中原王朝和中亚之间高耸入云的山脉阻隔,中亚整体自东南向西北倾斜的特点造就了中亚“南耕北牧”的特点,也为草原游牧民族的影响提供了可能。

从蒙古高原翻过阿尔泰山一路向西直到东欧平原,分布着广袤的温带草原地带,以匈奴为代表的游牧民族,在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败后,陆续踏上了西遁的历程,并深刻影响了中亚的尤其是北部的历史进程。

彼时的中亚南部,由于和伊朗高原山水相连,极易受到波斯文明的影响,栗特人、花剌子模人、斯泰基人、马萨革泰人以及阿兰人都是名副其实的波斯语族。

从公元5世纪开始,突厥人开始陆续从北部草原南下,中亚开始了突厥化的进程。

大唐帝国势力退出中亚后,同期与唐朝激烈争夺中亚的阿拉伯帝国也分崩离析,囊括中亚大部的波斯萨曼王朝趁机在中亚建立,中亚开始了伊斯兰化的进程。

而随着波斯萨曼王朝之后的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以及塞尔柱王朝的的陆续建立,中亚的突厥化最终在12世纪完成。

此后上千年时间,伊斯兰化与突厥化成为中亚历史发展的主基调。其后无论是西辽还是蒙古等政权,都在征服中亚后“入乡随俗”,中亚也基本保持了突厥化和伊斯兰化的状态。

17世纪开始,随着火器的发展,游牧民族进入回光返照的时代,清朝、沙俄和波斯纷纷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游牧民族在中亚等地的势力范围被大规模压缩。

尽管清朝在1755年消灭准噶尔汗国,时隔千年再度将统治延伸到中亚东部,但彼时的中亚大部分区域则处于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

但披着西方国家外衣的沙俄,成为殖民扩张时代中亚的最后胜利者。

从1582年第1批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开始,沙俄在远东的扩张就一发不可收拾,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等陆续成为沙俄的刀下亡魂。

在1639年到达太平洋沿岸后,沙俄随即开始向南进发,并在1643年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

只不过,沙俄的侵略遭到了清朝的猛烈反击,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迫使沙俄不得不与清朝展开边界谈判,并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清朝领土。

随后,不得不退出黑龙江流域的沙俄转变侵略方向,一方面向北侵略堪察加和楚科奇,进而到美洲开拓殖民地,另一方面则折返向西,勾结准噶尔汗国入侵蒙古。

不过因准噶尔汗国也遭到清朝猛烈打击并最终灭火,沙俄不得不继续西退,开始加大对中亚的侵略。

彼时的中亚,北部是大中小三个玉兹,南部则分别是希瓦、布哈拉和浩罕,虽然这些政权在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威震中亚后大部分向清朝纳贡,但随着清朝的盛极而衰,沙俄在19世纪末最终将中亚收入囊中,波斯帝国因和清朝一样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彻底在沙俄面前败下阵来。

而彼时的英国在完全殖民南亚次大陆后,也有通过阿富汗北上中亚的野心,但最终不敌一心想要通过中亚南下印度洋的沙俄,不得不止步于阿富汗。

沙俄征服中亚后,为巩固统治,一方面大量抽调青壮年充当炮灰,另一方面向中亚大量移民换血,这激起了中亚人民的强烈反抗,此后起义暴动层出不穷。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沙俄政权崩溃,中亚精英贵族陆续建立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土耳其斯坦自治共和国、布哈拉人民共和国和花剌子模人民共和国。

为抑制突厥化和伊斯兰化,苏俄在1920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工作,并在短期内划分出了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和塔吉克五个民族,随后五个加盟国陆续建立并加入苏联,最终形成今日中亚五国的基本格局。

苏联时代,经济最为薄弱的中亚五国受到了大规模的经济支持,为了帮助中亚消灭事实上的不平等,推动各国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从30年代开始,苏联对中亚实施了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独特开发战略。

在大范围的政策倾斜、大规模的人才资源以及大面积的垦荒运动后,中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对苏联的依赖也越来越深,这是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不愿意离开俄罗斯的重要因素。

但问题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急于改旗易帜一路向西,对中亚这个靠救济的包袱实在嗤之以鼻,所以尽管中亚各国一再表示要不离不弃,但俄罗斯却早已去意已决。

而叶利钦也许意识不到,有些土地,一旦错过就不再。

因为中亚作为区位和战略价值都极其重要的地区,是名副其实的香饽饽,俄罗斯不要有人要,俄罗斯不稀罕有人稀罕。

而这些稀罕的国家,至少有5个。

在二战结束大英帝国盛极而衰后,美国后来居上一跃成为超级大国,作为日不落帝国的PLUS版本,美国也继承了英国的雄心壮志,包括对中亚的野心。

冷战格局拉开序幕后,美苏两国也展开了全方面对抗,不过因为此时的中亚早已成为苏联的一部分,美苏对抗的前沿转移到阿富汗,高潮是1979年苏联大举入侵的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作为苏联国力巅峰的缩影,也开启了苏联分崩离析的倒计时,塔利班作为美国的徒弟,也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新一轮阿富汗战争的主要对手。

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名为反恐,实为以阿富汗为跳板觊觎中亚。

为了达到向中亚渗透的目的,美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陆续掀起有色革命,随后分别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汉纳巴德空军基地,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马纳斯军事基地。

美国军事力量的介入,令俄罗斯如鲠在喉。因为长期以来,虽然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一脚踹开中亚五国,在想要重返中亚时力不从心,当然从本心来说也不愿意重新接纳中亚五国,毕竟中亚五国和俄罗斯在人种和宗教等方面大相径庭。但俄罗斯始终将中亚五国视为后花园而不是简单的缓冲,是必须要对俄罗斯保持向心力的存在,所以即便俄罗斯综合国力长期一蹶不振,但绝不允许中亚各国阳奉阴违。

所以在美国的颜色革命陆续成功,尤其是推翻了吉尔吉斯斯坦的亲俄政权后,俄罗斯如法炮制也推翻了美国傀儡,并要求美国军队卷铺盖滚蛋,随后乌兹别克斯坦也如法炮制,被迫撤出中亚的美国遭到巨大挫折。

虽然今天的美国以各种理由死赖在阿富汗不走,但俄罗斯志在必得的决心,让美国短期内没有了染指中亚的可能。

加上土耳其和印度也不行。

作为美国的北约盟友,土耳其一直以来因为把守黑海大门因此备受美国器重,土耳其也紧抓机遇不断要求加入欧盟。

但欧盟对穆斯林为主的土耳其并不感冒,所以土耳其几十年如一日地碰钉子。而在苏联解体后,土耳其在北约的地位一落千丈,加入欧盟的希望就更是渺茫。

在这样的情况下,怒不可遏的土耳其逐渐燃起了重现奥斯曼帝国荣光的雄心,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指引下,土耳其不仅开始谋求伊斯兰世界大哥大的地位,更认突厥为先人,开始谋求建立一个以安卡拉为中心,囊括小亚细亚、高加索、中亚、南西伯利亚以及新疆的泛突厥联盟。

而面对土耳其的雄心,中亚五国一致表示我去年买了个大手表,要知道,中亚地区恐怖主义等动乱势力的沉渣泛起,土耳其可谓功不可没。所以中亚各国对土耳其的经济支援照单全收,但对土耳其的要求则嗤之以鼻。

如果说土耳其作为二流角色对中亚是不自量力,那么印度作为准二流角色对中亚就更是痴心妄想。

也许是寻根问祖的原动力,亦或是继承当年英国野心的心有灵犀,更或是冲出南亚的雄心壮志,印度也有在中亚大展宏图的大梦想。

只不过,没有自力更生能力的印度不仅武器靠买,更没有工业产品参与竞争,更有巴控克什米尔的地理阻隔,印度的野心终归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梦。

相比之下,想要重拾中亚影响力进而增加抗美战略纵深的伊朗则显得更为尴尬,毕竟某种程度上说,俄罗斯也从来不是值得信赖的靠山,且在关乎生死存亡的中亚问题上,俄罗斯将更是寸步不让。

事实证明,只有一流的棋手才有资格在中亚谋篇布局,而除了美俄,中国也是重要角色。

相比于俄罗斯在中亚超过一个半世纪的经营,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并不那么举足轻重。

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我国提升中亚影响力的根本支撑。对经济尚且不够富裕的中亚各国而言,搭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快车,比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更有吸引力。

而且相比于俄罗斯,我们的军事介入程度远不如美国,安全基本靠中亚各国共同富裕的自制力,这让俄罗斯相对放心。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疯狂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俄罗斯和中国是真正的“背对背拥抱”,因为美国的共同敌人,茕茕孑立的俄罗斯大概率不会选择主动在后院起火,所以尽管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情愿,但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只能听之任之。

所以,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中亚的希望必定是紫气东来。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