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很喜欢月亮

中国人为什么很喜欢月亮

00:00
09:51

文 | 汪超

本文由作者参加九派新闻“九派圆桌”直播《中秋谈月》讨论时的发言整理而成,发布前经作者审阅。

古人尚圆,月圆即团圆、希望

月亮作为一个物象,没有直接情感,在文学家赋予其情感之后,才有了情感意涵,成为一个意象。文学的意象通常通过物象来反映。作为意象的月亮,意涵非常丰富,常见的比如思念亲友,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他在安史之乱时怀念自己在外地的妻子,用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思念。朋友之间也可以用月亮作为意象来表达思念的,比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再有思乡怀归的,比如卢照邻有“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这样的句子。杜甫也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像表达文人的寂寞孤独的,李白《月下独酌》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当作自己的朋友。

作为农耕民族,月亮对于农事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依据月亮的变化掌握物候。在我国月亮的神话原型里,我们的先民们认为月亮生生不息,从满到亏,从亏复原,周而复始。当中可以看到圆满、希望,尚圆的意识也由此而生。月圆让人想到家人的团圆,月缺,想到了家人的离别。月亮最贴近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给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留下非常丰厚的文化意蕴。

我们看肉眼观测月亮,把月球表面的一些明暗看成了蟾蜍和兔子,这两个物象本身是象征生育的,有文化原型的意义。为什么蟾蜍会象征这个生育呢?因为蟾蜍的形象本身与生育联系在一起,中医现在仍然把女性的特殊部位叫蛙口。另外,兔子也是生育能力非常强的物种。这两个原因可能导致古人把月亮和女性产生连接,加上月亮本身又非常柔美,和太阳相比,更有女性特征。

《说文解字》说:“月,阙也。大阴之精。象形。”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用月亮来描写、比喻女性,明清小说有一些非常格式化描写女性容貌的,就说面似银盘,银盘就是指的满月。月亮也给爱情诗词做了背景,比如欧阳修就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苏轼。图/cfp

古人认为所有人共赏一轮明月,能够产生情感连接

如果把古人对月亮的雅称和别称全部整理出来,将会是一部非常可观的小词典。人们根据月亮的形状来命名的别称,比如“玉轮”。还有引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称月亮为桂宫,因为看到月表似乎有吴刚在伐桂。还有“蟾宫”,就是看到月亮上象有蟾蜍。

还有一种是政治化的表达,汉代人认为说皇帝是“父天母帝,兄日姊月”。把天当父亲,月当姐姐,月亮也叫“月姊”。还有几种情况合称的,像“月兔”就是月与兔子合称。

中国人对月亮非常熟悉,特别乐于去观察它的变化,发挥了非常多的想象,有时候会把月亮称作“眉月”,像女子眉毛一样。有时候看到它像扇子,就叫“月扇”,根据月亮客体本身形状变化命名。

为什么中国人从心理上觉得中秋月是特殊的?中秋是秋天的中间时段,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年当中有 12 个满月,正月十五的满月是大家团聚了之后要四散到各方去工作。传统农业社会,就是春耕夏种,秋天有了收获的喜悦,大家可以重新在月圆时候团聚。中国人尚圆,喜欢团圆,对于八月十五肯定有心理偏好。月亮是周而复始的盈亏,又重新圆,到八月十五,人们看到了希望,在中间歇息一下,可以走更长更远的路。

从文学史上说,最先看到月亮就想到故乡的,肯定不是李白。但如果说现代的人一想到故乡和月亮的联系,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李白的《静夜思》。这体现了月亮本身在中国古人文化心理中的地位。古人认为月亮是永恒不变的,月亮可以月映千江,一轮明月照到李白,也就照到他的故乡,照到他思念的人。人在不同地方和同一轮月亮发生了关联,由此就连通到一起。这种写法到苏轼,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流传下来的所有诗篇中,关于月亮的诗歌是很多的。也符合读者的阅读感受,余光中说李白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数量非常大,当然有一些夸张的成分。李白为什么愿意写月亮?我想他不光是因为思念家乡,还有用月亮比喻人的高洁,用月亮去写哲理,写自己的孤独,比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个就和《春江花月夜》里,直接来问月亮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宇宙问题、人生问题,一脉相承。

至于说李白爱写月亮是不是和他的人生际遇相关,我没有特别地考虑过,但如果你知道李白的儿子小名叫做“明月奴”的话,大概也就知道他对月亮究竟有多喜欢了。

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描写表现了超脱人间与对苏辙的怀念。他作为忠君爱民的官员,是反对王安石推行变法措施中,对老百姓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他上书给当宋神宗,因此得罪了新党,在外任密州的背景下,苏轼远离了亲人,已经 7 年没有见苏辙。我们也知道苏轼、苏辙兄弟关系非常亲密。他说想要乘风归去,并不一定是说离开人间,他这样一个特别充满激情、特别爱民的人士,应该是不会愿意离开人间世的,即便他的整个情感受到了那么大的冲击、波动,仍然会愿意留在人间,并且安慰自己,即便看不到子由,但也能够“千里共婵娟”,能够通过月亮的连接来互相沟通。

苏轼的这首词也启发我们,即便人生不如人意,也不应该自暴自弃,或者说去做一些过激的行为,有时想一想自己的亲人,或许能找到心安归处。

清明上河图。图/cfp

唐人不过中秋,宋人写中秋不见月的人很多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古人写月亮的成熟度是逐渐加深的。从先秦时代,古人简单描述月相,然后对月亮和人的关系做简单连接。发展到了唐代,诗人对月亮有那么多的情感意涵体现。宋代人在继承唐人的基础上,还是有自己的发展。

唐代文学更加奔放、自由、浪漫。宋代文学更加内敛、深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唐末的罗隐应该是比较早关注到中秋看不见月亮这件事情的诗人。在他之前,唐人很少去写这个现象,到了宋代你就会发现,写中秋不见月的文人非常非常多,宋人体味到人生是有不圆满的可能的。

相比于月亮,国人写太阳确实较少。一个原因可能是农耕文化所致,人们白天要劳作,太阳底下非常辛劳。对太阳没有太多好感,但晚上的月亮带给我们清凉、柔美,看着就是养眼。第二就是传统神话的影响。神话中,我们的先民对太阳都是抗争、同归于尽的。比如后羿射日、夸父追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讲到月亮,就如嫦娥奔月,虽然偷了不死药,后人也有一些非议,但总体来说月亮和嫦娥是共存的。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孟元老写北宋东京城的节俗和日常生活。苏轼的《水调歌头》,写中秋节俗之一是通宵饮酒,《东京梦华录》也提到北宋人的中秋是中午之前要把酒店或家里的醇酒全部喝光。月饼似乎在宋代还没有成为特定节日必须要吃的东西。唐人也是不过中秋节的,到了元明清以后,人们开始有拜月习俗,因为想象月亮与女性连接非常紧密,人们有求子习俗,拜月求子。

我记得小时候月饼总是吃不完,一直过完中秋节,好长的时间都是把月饼当早饭。这种习俗不光是我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的童年所经历的。在清代,皇宫倒是物资不匮乏,中秋节会把三斤一个的大月饼剩一部分,一直收到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吃。因为月饼油性比较重,水分比较少,又挂在通风的高处,估计也不容易腐烂,到了过年吃,就是取团圆的意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