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4.45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

【视频课】4.45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

00:00
18:23

相关原文 

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已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同感化得他?”是友感悔。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当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传习录·黄修易录》

课程文稿

我们还在课程的第四部分,我们再来看第四十条。这第四十条养心功夫,我借用了惠能的话来表达,《坛经》里有,“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若读过《坛经》,便知道这段话是跟谁说的,是惠能跟神会讲。神会那时候年轻呢,才13岁,从北面到南面来参见惠能,参见惠能就问惠能了。和尚坐禅,见还是不见,就见性了没有,坐禅不就是为了见性嘛,见性嘛就成佛了,你见了自性没有,见了自己本有的佛性没有?就问这个问题了。惠能知道,这小沙弥,13岁不就小沙弥嘛,有意思,来考我,问我见还是不见。那么惠能也不说别的,举起手杖打他了,一棒打下去之后问他,你痛还是不痛?那个神会是聪明人,亦痛亦不痛。这话回答的妙,他也不敢说不痛,不痛,就血肉之躯不痛不可能的,假话了嘛,如果说痛呢境界太低,所以干脆来个亦痛亦不痛。好,你这么说呢,惠能也有意思了,就用你的句型吧,我也亦见亦不见,你问我见了性没有呢?亦见亦不见。这下神会(口误)有点急,因为他是真心来问的嘛,因为他在神秀那里没悟出来嘛,特地到南面来找惠能的,要知道见性的方法嘛,是吧。结果他说亦见亦不见,这算什么?急了,又问么。




好,惠能就说了,我这个亦见亦不见是指什么?我见到什么?见到自己的过错。常见自心过愆,愆就是过错,不见他人之是非好恶,他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是还是非,我不管。我要见的就是我自己的心,他是不是有过错,这就是亦见亦不见。这是禅宗修行的基本境界,别人的是非好恶,你不要去分辨。分辨出来以后,这是好人,一个标签上去;那是个坏人,也一个标签上去,不可以的。他人所做的事情有是非,人没有是非,因为人都有佛性,做坏事是他迷了,佛性还在,禅宗修行的原则。那些犯了过错乃至罪恶的人,都不能轻视他,这是原则。那么我们见什么呢?见自己的过错。自心过愆,你神会刚才说亦痛亦不痛是吧,其实真正的亦痛亦不痛是什么呢?就我打你,你肯定痛,你血肉之躯,这叫痛了。什么叫亦不痛?心中没恨我,心中不起恚恨,那叫不痛。




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生活,总难免会有被人伤害的时候吧?被人伤害了,你痛了,正常。但心中别去恨那个人,那叫亦不痛,否则你叫双重损失。你买了一辆高级轿车,才开了三天被人偷走了。这车子钱是你积攒起来的,你痛了吗?一定痛嘛。然后呢你恨的要死,非要把那个窃车贼抓住不可,抓住之后要严厉的惩罚他,这恨在你心中吧?痛了吧?叫精神上的痛。前者是物质上的痛,后来是精神上的痛,于是叫双重的痛,双重的损失,没有必要。我们被人伤害了,但我们别去恨那个伤害我们的人,我们还得帮助他,帮助他去了这个病,那叫度他了。你在度他的时候,也就在度自己,如果你不是去度他,你便恨了是吧?恨了以后就是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你不也病了吗?就这个道理。这佛家的精神。




我们一般做不到,我们要以恶制恶,这样人类社会就不得停息的,叫恶恶相报。以恶对恶,一个链条就断不了了,总要有人断嘛,只有有宗教精神的人能断,有佛家精神的人能断,有心学精神的人能把这链条断了。我们能否来断是吧,就这件事。所以我借用了《坛经》这段话来说这里第九节的意思。在黄修易录第九节,一开始说,“一友”一个朋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阳明提醒他了,“学须反己,反求诸己,若徒责人”若只是责备他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得自己的非”,“若能反己”呢?“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我都没功夫去责备别人、谴责别人,自己的问题正多着呢。




举了历史上的掌故,说舜能化象的傲,是吧?尽管舜的父亲对舜很不好是吧,母亲呢还偏心另外一个,这个母亲就是舜的父亲娶的后妻,那么,应该说是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舜怎么对待这个象的傲慢?又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父瞽叟盲”就舜的父亲是盲人,而舜的母亲死了,瞽叟更娶妻而生了一个象,象呢傲,瞽叟爱后妻子,偏爱后妻所生的象,常欲杀舜。就面对这样恶劣的家庭环境,但是舜能做到什么?把他弟弟的傲给化了。这其中奥妙在哪里?机括就是奥妙吧?“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这一点难不难?太难了。你看这个弟弟多牛,是吧?老是挑战他了,他没看到他的错,没什么不是,若老是见他的不是,那还了得。见他的不是一定要什么?舜就要纠正他了,要正他的奸恶了吧?你如何感化他呢?你就没见到。所以阳明说的好,象确实傲人是吧?“必不肯相下”如果舜也这样的话,我怎么好被你傲慢的来欺呢?如何感化得他?这个历史上的掌故,真假不论,总而言之,舜的境界,阳明拿来举例子了。




我们每个人与他人的打交道,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人,他身上有许多的不是,你不要只见到他不是,还耿耿于怀,不断的责备他,这不对。当然这时候还没有佛教的境界来说,舜也不是佛教徒,但是暗合我们刚才讲禅宗的境界,叫惠能的境界,是吧。不见他人之是非好恶。他这番话说了之后,那一位友人感悔,这个友人有个毛病,动不动责备别人,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人,身边也可能遇到这样的人。他就喜欢责备他人,自己好像没错,错全是别人的。在阳明看来,这是一件大事情,一个大毛病,要克服的。理由很简单,我们想想自己吧,正有多少过错还没有改呢?多少没有达到的境界,对吧?还有空责人吗?奚就是疑问词,奚暇,哪有闲暇去责备他人。这位朋友听了之后,自然感化,也悔悟了。


然后阳明跟他说,“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你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对吧?这不是大己私吗?常责备他人的人,一定有一个他不知道的前提,把自己太当回事,把自己看成是完美的人,眼中看到别人都有过错,是吧?那就责人了嘛。人多想自己的过错,在佛教这叫“修行”,在儒家这叫“学问”,也就是精神修养。所以我们如何对待他人,我们所发现他人的过错,我们该怎么看?我们想的是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过错,自己有没达到的境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夫。




现在有的人到比较大的年龄才明白这个道理,明白什么道理?不要去改造别人。是不是这个体会有了,人别想改变别人,别人也有他自己的路途,他也许可能自己逐渐进步,你不要悬设一个标准要求他,然后改变他,不行。常检查自己,这是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自觉,每克服自己的一种过错,精神上就有一份愉悦,就渐渐的充实起来。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回归我们心之本体,我们自然是乐的,快乐的乐,乐的。




所以这就是心学讲,我们作为主体的存在,是性灵主体,性格的性,灵魂的灵,性灵主体。我们在我们的心之本体的欢乐中,我们想象、直觉、感悟,所以这个学问,精神修养就是学问了,这个学问不是件苦事。我们切勿以为,阳明心学要下养心的功夫,我们觉得这要求也很高。已经讲到第四十条了你看,太多的要求,苦的要死。别搞错了,每一条着实的去用功,都是欢乐,就是我们精神愈愈饱满,愈愈充实,愈愈自信,是吧。这种欢乐不依赖于外界,不以外界的变化而转移,它是内心的充实。用斯多葛学派的话叫什么?“灵魂的内在完满”。有许多人恐怕会得到一点外部的成功,但内心仍然是空虚的。人生真切的幸福感来自内心,而不是偶然降临到我们身上的那种,让我们舒适的处境,我们恰好顺利,我们恰好有聪明的头脑,我们恰好有各种各样比较好的条件,这一切都不足以增进我们灵魂的价值。我们从阳明心学说到禅宗,又从禅宗说到了斯多葛学派,古希腊晚期的一种哲学学派,集中讨论人生问题的,这些伟大的思想是相通的,只是表达不一样。所以我们若能做到,不见他人之是非,我们便能更关注自己的精神成长,更关注自己心灵的圆满。




这养心的功夫,本是乐的,快乐的。一个好问题,这当然,但是你帮助的时候,因为你没有说这个人的非,心里没想着这个人的非,你一定是尊重他的,这点素难做到。就这件事本不该这么做,你跟他讲,你不要不声不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这不对的。因为事情的是非善恶是要说明的,大乘佛教也主张说明,这叫度人,否则就小乘佛教,自了汉。所以关键是一个态度,这个态度是掩饰不了的,你没有贬低,没有轻视这个人,这是个态度,没办法描述,就是说你如果是这样的,真心的尊重他,其实你跟他相遇是种缘分,这叫佛与佛相遇了,我们都是佛嘛。所以你呢,心底里一点都没有鄙视他的意思,那你跟他提醒,这是很好的事。这里必须提醒,有时候还必须纠正,有时候还是必要的阻止,不阻止也不行。马路上两个人在打,打的凶的要死,圣人遇到了也去阻止的,而且因为他们打的这么凶,圣人也愤怒的你知道吧。事情结束了,圣人的怒就消了,为什么消了?他没记住。那一个动手打人的人是坏人,他没记住这件事,他只是阻止了这件事。如果老把那个人盯住不放,那就错了,这就不好了嘛。好就到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