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改革,全面创新

一体改革,全面创新

00:00
07:24

一体改革,全面创新


半月谈评论员 姜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一体化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个领域改革,并统一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注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倍增效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14多亿人口中有2.5亿人受过高等教育,理工科毕业生规模全球最大,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有力促进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


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传统跟随式发展、计划式管理、模仿型科研已不能有效激发从“0到1”的原始创新产生,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实践要求。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必须充分认识科技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而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创新型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造就创新型国家,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对照这一目标,当前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还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情况。当下亟待破解的“卡脖子”问题和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不足问题,乃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很多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化水平不高、协同度不强相关。


比如,在教育领域中,存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师资与产业发展相隔离、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在科技领域中,存在基础研究能力较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战略科学家缺乏等问题;在人才工作领域中,存在人才“四唯”评价较重、创新能力不足、高校科研院所人事管理过多过死等问题。三个领域的问题并非孤立存在、互不相干,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通盘考虑教育科技人才三个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多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一些可喜的亮点已经呈现。以教育创新夯实科技、人才之基为例,成都近郊的龙井小学把育人目标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从有效解决生活问题出发,把创新教育课列为固定课程,系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产学研育”一体化,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与校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发“量子计算原理与实验”课程,并配置整套课程资源,为学生体悟量子世界的神奇开启一扇大门,把创新人才培养前置到基础教育中;重庆市巴南区教委构建“普及培训-创客联盟-名师工作室”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大力培育科学教育“引路人”,推动科学教育从有到优,提质升级。


面向现代化,迫切需要从广度和深度推进一体改革,全面创新。此次《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进行专章部署,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从支持全面创新的各领域、各方面、全链条谋划推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教育领域改革要突出教育先导性功能。围绕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推动教育理念、体系、制度、评价、治理等变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更加突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科技变革的目标导向,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推动建立全国技术转移网络;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教育之强成就人才之强,赋能科技之强。


科技领域改革要突出科技战略性地位。围绕制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问题改革攻坚,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激励机制,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以创新创造为导向,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实现布局重大科研任务和发展高质量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有机结合。


人才领域改革要突出人才根本性作用。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科研人员待遇保障,推动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让人才潜心做研究、搞创新;疏通人才引育用留的机制性梗阻,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更好支撑教育发展、创新突破。


来源:《半月谈》2024年第16期

支部学习、时政教育,就用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更多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详情,尽在主页橱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