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湾心理咨询室》:通过小说呈现真实的心理咨询现场

《河湾心理咨询室》:通过小说呈现真实的心理咨询现场

00:00
03:51

近日,以“一场治愈的心灵奇旅”为主题的《河湾心理咨询室》新书分享会在位于北京DT51的RENDEZ-VOUS举行。该书的作者、心理咨询师于玲娜,与作家文珍等一同围绕《河湾心理咨询室》展开对谈,现场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

《河湾心理咨询室》是于玲娜在原创科普和翻译之外的首部小说作品,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五个心理咨询案例,展现了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心理咨询师自身的成长历程。书中,咨询师王梦许搬到河湾社区,开始在这里执业。几位来访者陆续到来,踏上各自的心灵求索之旅。随着咨询的展开,几位来访者一一找到去路,王梦许也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长。

活动现场,谈及创作初衷,于玲娜表示,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和想象存在很大差异,许多人把咨询师想象成没有感情、高高在上的专家,忽略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复杂的情感互动和内心世界。而对于咨询师来说,也极少能把咨询做到教科书那样精准,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是在艰难、无趣中寻找出路;又或者有时候咨询师并不能清晰地用逻辑去总结来访者的好转。因此,她希望通过小说的形式,呈现真实的心理咨询现场,呈现心理咨询中感性的、难以言说的部分,让大家对这件还略显神秘的事情能有更生动真切的认识。

文珍以作家的视角分享了自己身边的故事,一位成长过程屡遭不顺的“问题少女”,后来长期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最后也成长为一名心理辅导师,即所谓“受伤的医者”。在几位嘉宾看来,心理咨询与文学创作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都是对人性深度的探索,都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只是学了很多知识、技术,然后拿来套来访者的事件,做出一定的分析和回应,这种头脑层面的工作也许很快就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深切地体验过痛苦并从痛苦中走出来的心理咨询师,才能真正理解来访者的感受并陪伴他们走出困境。作家其实也像心理咨询师一样,要面对一般人不愿意去体会的痛苦,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那么,心理咨询在中国的现状如何呢?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心理咨询、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但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数量有限、工作容量有限,再加上昂贵的价格以及中西文化壁垒等障碍,都造成了很多人难以接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服务的现实。因此,于玲娜等嘉宾认为,有理想的从业者也应去探索在传统的一对一心理咨询之外的方式。

在这部作品次日举办于上海的另一场对谈中,心理咨询师李瑜亮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书中写到的不同案例。对此,于玲娜表示,无论是文学还是心理学,本质都在于如何感受、观察和表达生命体验本身;地球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也就可能就有多少内心世界和丰富的体验,这些生命体验的宏大与丰富不是任何一种理论可以概括的,而只能一遍遍去书写他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