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典礼,“导弹雕刻师”开讲大学第一课

新生入学典礼,“导弹雕刻师”开讲大学第一课

00:00
06:00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曾是一名高职学生,成长为北航的博士,成为一名大国工匠,导弹雕刻师。”9月10日,南充科技职业学院新生入学典礼上,3名“大国工匠”成为重要嘉宾,有“导弹雕刻师”美誉的曹彦生博士,开讲大学第一课,向3500余名新生讲述自己“追梦”的故事。

“追梦”的故事:高职生成为“导弹雕刻师”

对数控加工专业的挚爱,成就了他多项奇迹般的记录:24岁,成为航天科工最年轻的高级技师;25岁,获得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组亚军;26岁,成为最年轻的北京市“金牌教练”。他就是曹彦生,一名“导弹雕刻师”。

曹彦生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爷爷是抗战老兵,父亲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党员,他从小就很喜欢听老一辈人讲述前辈先烈的种种动人事迹。或许因为耳濡目染,在孩童时期心中就埋下了以身报国的种子。经过了一番筛选,曹彦生选择了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那时候对于专业认识并不多,就是想希望学一门手艺,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给家庭减轻负担。“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对于我来说还很陌生,只是隐约感觉能够操作各式各样机床这样的庞然大物造出生产生活需要的工具,甚至能改进设计,是件非常厉害的事情。”

高职校毕业在即,回想起学校老师的职业生涯指导、父辈的家国情怀,曹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时代洪流中,下定决心做一名产业工人,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成为一名光荣的航天技术工人。

为让自己最快沉淀下来提高技术,曹彦生选择了对于精度要求极高的鲁班锁来练手,这种鲁班锁由12个零散的零件组成,拥有一百多个面的立方体。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3年后,曹彦生接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加工任务,需要加工的零部件是导弹的重要构件。春节期间,一个人在车间里不眠不休地干了整整四天四夜,终于生产出了符合标准的新产品,这次的加工也为他赢得了“导弹雕刻师”的美誉。

24岁时,曹彦生成为航天科工集团最为年轻的高级技师,25岁时,获得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组的亚军,26岁斩获北京市的金牌教练称号,取得了3个职业工种的高级技师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首都劳动奖章”“中国航天基金奖”“大国工匠”“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

“工匠”的摇篮:张澜家乡第一所高校

和曹彦生一同亮相的还有两位“大国工匠”,一位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为高铁构筑供电“大运河”的林云志;一位是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江苏路航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辉。

开学典礼上,3位“大国工匠”受聘于学院客座教授。3名业界鼎鼎有名的“大国工匠”为何同时受聘于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与这所高校的“初心使命”密切相关。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2019年5月,在川东北,这是第一所以“科技”命名的高等学府,也是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张澜先生的家乡——西充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技能报国、技能强校、技能成才,5年来,全体南科人,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

千亩校园,依山而建,靓丽大气,绿色、生态,环境优美。满眼望去,翠绿欲滴,静、净、素、雅,相映成趣,清新雅致,人在校园走,影在绿中行。学校建立8个二级学院,开设27个专业,建有12个校内实训中心,82个实训室,实训工位4073个,图书馆馆藏图书50余万册。学校建立了7个产业学院,成立了南充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临江新区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开办“源维”工匠班,与200余家幼儿园,30余家综合医院,120余家企业合作,大力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持续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办学格局。建立“张澜研究院”“张澜书院”传承张澜文化;建设景观石刻文化、工匠故事壁画;建设二级学院文化长廊、学院干道文化走廊,传承大学文化、融入区域文化、融汇企业文化,不断培养同学们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提升综合素养。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3500余名新生邂逅在美丽的空顶山下,浅浅的阳溪河畔,在“大国工匠”的带领下,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