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怎样把祸转化为福?

071:怎样把祸转化为福?

00:00
15:39

71、怎样把祸转化为福?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我讲一个前几年发生的真实的事件,一个老婆婆突然中奖得了五百万,从此以后她再也快乐不起来了,为什么?因为买彩票时她是和另外两个老婆婆三个人一起去的。她这么一中奖,其他两个老婆婆就不干了,说你中奖的时候我们跟你一起选的号码,这个老婆婆一想也是的,于是她说:“那我就一个人分你们二十万吧。”这两个人仍不满,二十万哪够?不仅如此,她的亲戚朋友一知道她中奖了,立即编出各种理由问她借,她不借也不行。从此以后她再也快乐不起来了。你说中大奖是福还是祸呢?体现了祸福相依、好坏转化的道理。这一思想的明确提出是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开头两句:“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意思是为政混沌宽容,人民就淳朴;为政明察严苛,人民就狡诈。“其政闷闷”和“其政察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执政风格,“闷闷”指混混沌沌、昏昏昧昧,意思是不严厉、粗疏、宽容、宽厚,这正是无为而治的体现。“察察”是清晰、明察、严厉、苛刻的意思,这是有为而治的体现。不同的执政风格、不同的政治手段,带来的结果当然也是不同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是说政治、为政时宽厚清明,老百姓便淳朴忠诚。若是“察察”,就是非常的明察、严苛,这样人民就会“缺缺”,缺缺就是狡诈、无情的意思。所以老子讲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为政者、统治者。统治者喜欢要什么,老百姓就会呈现什么状态。如果统治者好静,那么天下就相安无事;如果统治者好动,就会天下大乱。为政宽厚,则人民也淳厚;为政严苛,则人民也严苛。这就是因果报应规律。
这两种执政风格带来的两者结果,可以用福与祸来概括。老子接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充满哲理的千古名句。“祸”是灾祸;“福”是幸福、福气。“兮”是语气助词。“倚”是依靠。“伏”是隐藏。这两句的意思是灾祸啊,幸福正依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就潜藏在它里面。也就是灾祸里面潜藏着幸福,幸福里面潜伏着灾祸。福与祸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不是孤立的。坏事可以引出好事,好事也可以引出坏事。这叫“祸福相依”。河上公解释:“夫福因祸而生,人能遭祸而悔过责己,修善行道,则祸去福来。祸伏匿于福中,人得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大富大贵的时候可能就有灾祸了。古往今来,由于富贵尤其是沉湎于富贵带来的灾祸,真是举不胜举。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真是发人深省啊。
你可能会说:“‘福兮,祸之所伏’,幸福里面潜伏着灾祸,这一点我可以理解;但‘祸兮,福之所倚’,灾祸里面潜伏着幸福,这个不好理解。这是不是机械循环论呢?”其实不然。灾祸里面潜藏着幸福,失败里面蕴含着成功,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美国某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就是调查那些成功人士有没有失败过,失败的时候是什么心态。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失败过,他们在遭受失败的时候,都是一种平和的、积极的心态。有的人失过业,当时他就想说明这个职业不适合我,我再换一个工作。有的人投资失败了,他就想这是我交了学费了,我学到了很多经验,这是金钱都买不来的啊。有的人失恋了,他想的是我从这一段恋爱中尝到了这么多酸甜苦辣的滋味,多值得啊,感谢他(她)陪我走了人生美好的一段路。
再调研一下那些失败者,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在抱怨,都在怪罪别人。所以在面临灾祸时的心态太重要了,你只要想着灾祸中潜伏着福气,前面就是胜利,就有幸福,你还会走绝路吗?《韩非子·解老》中对祸福变换有一段解释:“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明事理。”又说:“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这很好地分析了祸变福、福变祸的因果关系。这就告诉我们,一旦有了“祸”就要想到“福”,要从“祸”中看到“福”的希望;一旦有了“福”要想到“祸”,要从“福”中看到“祸”的存在。就这么去思考问题,你就一定不会走极端,就会走中道。
那么这种祸福的转化会不会停止呢?有没有什么标准呢?老子说:“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极”是最终结果;“正”是确定的标准。“其”代表祸福转化。谁知道祸福转化的最终结果呢?祸福转化是没有确定标准的。我们都听说过塞翁失马‌的故事,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一位边塞老翁失去了一匹马,几个月后,这匹马竟然带着一匹好马回来了。这本是好事,可是老翁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腿,这本是坏事,可是老翁的儿子因此避免了被征召上战场,最终保全了性命,这又变成好事。所以后人说:“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这告诉我们祸和福是没有标准的,也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果。这个道理可以用太极图来说明,太极图白的里面有黑的,黑的里面有白的。表明万事万物都是福中含有祸,祸中含有福。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可以再变为奇(反),善可以再变为妖(恶)。正和奇、善和妖好比是阳和阴,阳的东西可以变成阴的,阴的东西可以变成阳的。太极图中阴和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正和奇、善和恶、祸和福始终在相互转化,永远不会中止。可是,“人之迷,其日固久。”人们迷惑的时间已经很久啦!迷惑什么?就是迷惑于正反、善恶、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从表面上这种转化是没有办法把握的,其实这种转化是可以把握的。第一个就是守中道,福来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要谨慎小心、内敛低调;祸来的时候,不要紧张害怕,要积极乐观、爬起重来。第二就是懂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福在的时候要种下善因,最后还是福。祸在的时候,要反思改过,终会转祸为福。
最后老子说:“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此圣人要方正而不伤人,锐利而不刺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这是对统治者的要求。做人要“方、廉、直、光”——方正、锐利(“廉”本义是棱角,形容锐利)、直率、光亮,但应该“不割、不刿、不肆、不耀”——不伤人(“割”,用刀伤人)、不刺人(“刿”,用刀刺人)、不放肆、不耀眼。说明“方、廉、直、光”这些好的品质和行为,如果不加收敛随时可以转化成“割、刿、肆、耀”这些伤害人的坏的品质和行为,所以要内敛、自省。以“光而不耀”为例,老子并不反对“光”,而是反对“耀”。不仅心中要有光,而且要用光照亮别人、成就别人,但不要炫耀,不要太耀眼,不要让别人不舒服。总而言之这四句是要我们守“中道”,要正确把握为人处事的火候。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内敛呢?请听下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