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中,真正有完整主权的,唯中美俄三国而已。
当今的国际格局,源于1991年的苏联解体。在经历了红旗落地的历史性转折后,苏联不复存在,其领导的是社会主义阵营更是烟消云散,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也彻底成为历史,“一超多强”成为新的国际形态。
应该说,“一超多强”的总结相当精辟,毕竟苏联已经成为历史,俄罗斯作为苏联继承者撑不起苏联的大国雄心,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在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面前,只能算是尴尬的二流角色,所以“一超多强”本就是形象总结。
但问题是,强国虽然多,但能够拿得上台面的从来凤毛麟角,除了外强中干的印度,日本和韩国直到今天依然是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欧盟虽然是抱团取暖的典范,整合度也一骑绝尘,但终归是一盘散沙。德国作为欧盟的领头羊,至今仍然是美国大兵的重点“保护对象”,法国虽然位居五常,拥核且实力强悍,但没有殖民地支撑终归力不从心。
而同为拥核国家加五常的英国虽然和欧盟分道扬镳,但转身投入了美国的怀抱。事实上从1945年二战结束后,从日不落帝国神坛跌落的英国就失去了自我,不得不沦为二流角色。
诸强国如此,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就更是不值一提。二战后第三世界规模空前的民族独立浪潮,固然有自身的努力,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美苏两大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为了压制英法,防止其死灰复燃甚至东山再起发动了釜底抽薪的打击。而当英法失去广大殖民地,尤其是英国失去印度这个女王王冠上的明珠,昔日的辉煌就再也遥不可及。
不过,虽然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上和宗主国撇清了关系,但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却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比如英语和法语依然是很多国家的官方用语,殖民时代就构建的以宗主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并未随着政治上的独立而彻底颠覆,这些好不容易独立的国家依然是英法等发达国家的附庸,承受着剪刀差的疯狂掠夺。
所以,能够真正拥有主权的,唯中美俄三国而已。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断代的文明,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屈辱后,终于在1949年浴火重生。
新中国成立前,美国和苏联就开始了争相的拉拢,毕竟新中国本身体量太大,加入任何一方都会让另一方压力山大。
不过彼时的新中国不曾在抗日战争中惊艳世界,更不曾在第三次国民革命中震撼它国。所以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将新中国看成印度一般的伪大国,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在新中国于1949年6月确定“一边倒”向苏联之后,美国多次试图拉拢新中国,比如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1951年1月提出从阿留申群岛到菲律宾群岛的防御线中,特意将南朝鲜和宝岛排除在外,想要以宝岛为筹码赢得新中国好感。
但很快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在远东的谋划受到严重挑战,随即开始操纵联合国武力干涉朝鲜内战。
美国的参战,严重损害了苏联在远东的利益。但斯大林更惧怕美苏将帅见面,于是新中国被推到台前,开始经历立国以来第一次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而新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的讨论后,终于在毛主席的力排众议下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然后,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其劣势的武器装备,将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合国军打翻在地,并将战线死死地稳定在三八线,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令世界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这是1954年新中国能够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影响会议进程的最大底气。
而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也开启了中苏的蜜月期,从此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迅速建立。而美国则将新中国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对手,并进行了长达20年的围追堵截。
新中国的工业化,苏联居功至伟,但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升,再加上“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中苏关系急转直下;1958年金门炮战爆发后,中苏矛盾更是公开化;1959年,苏联撤走全部援华专家,中苏关系彻底交恶。
中苏关系的破裂,使新中国的国际环境空前险恶,但也给了新中国摆脱斯大林模式,并独立于美苏之外的条件和资本。
在1962年之前,高喊“不结盟”的印度是名副其实的第三世界领袖,但经历了那场“热刀切黄油”的战争后,印度外强中干的本质暴露无遗,不仅失去了第三世界领袖的地位,更成为美国和苏联的共享小弟,这给了中国异军突起的机会。等到1974年毛主席提出“三个世界”理论,虽然将新中国划入第三世界,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早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在此之前的1969年,新中国与苏联在珍宝岛爆发了激烈的边境冲突,被当头棒喝的苏联恼羞成怒,威胁要对新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随即中苏对抗演变成一触即发的核战争。
在核大战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情况下,美国认识到了新中国在抗击苏联时的巨大作用,于是放弃中立并威胁苏联并迫使苏联知难而退。
虽然当时的中美尚在对抗,但中苏对抗却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提供了条件。于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对于当时的美国而言,新中国不仅是抗击苏联的有力力量,更是影响东亚乃至东南亚的强大力量,所以急于从越南战争泥潭中抽身的美国,最终选择和新中国携手并肩。
等到苏联穷兵黩武,比如支持越南称霸中南半岛,甚至直接出兵阿富汗,苏联的结局更加难堪。
1991年,苏联解体,超级大国光环彻底黯淡,美苏争霸的格局也最终成为过眼云烟。作为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继承了俄罗斯近70%的遗产,包括庞大的国土面积和大量人口,以及恐怖的核武库和五常等国际地位。当然作为交换,俄罗斯也继承了苏联在国际社会的债务。
但站在俄罗斯视角,其损失则不可估量。从斯大林时代开始,“大俄罗斯”主义死灰复燃,苏联在本质上越来越成为大号的俄罗斯,所以当苏联解体,则意味着俄罗斯至少失去30%的苏联遗产,因为失去了5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超过7000万的人口,俄罗斯的工业体系彻底残废。虽然继承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但超级大国却永远可望而不可即,俄罗斯彻底沦为二流强国。
因为惧怕俄罗斯东山再起,西方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进行了一系列围追堵截,除了勾结自勃列日涅夫时期崛起的特权阶层疯狂变卖苏联资产,在养肥了一大批寡头的同时加剧了俄罗斯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西方国家还在东欧、高加索、中亚、蒙古乃至远东上下其手,让一心想要融入西方的俄罗斯疲于奔命。
更可怕的是,叶利钦盲目推行曾在玻利维亚大获成功的“休克疗法”,结果因水土不服加剧了俄罗斯的危机。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对外被西方国家绞杀,对内被社会危机困扰,俄罗斯滑到了二次解体的边缘。
为了挽救危机,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东方邻国关系,同时为了挽救统治和七大寡头结成政治同盟,将俄罗斯带入寡头政治的泥潭,加剧了俄罗斯的堕落。为避免自己家族被清算,叶利钦在20世纪的最后一天急流勇退,将机会留给了年轻人普京。
可以说,叶利钦十年,是俄罗斯真正的灾难,虽然靠着苏联留下的家底,俄罗斯依旧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强国,但尴尬的经济状态,却让俄罗斯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普京上台后,继续叶利钦的一路向西,甚至倡导建立一个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欧洲,但欧盟依旧对此嗤之以鼻,并加紧了对俄罗斯的打击,迫使普京不得不重新拾起武器。
而后得益于2003年伊拉克战争导致石油价格飘涨的红利,俄罗斯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了恢复元气的底气。但问题是,普京打击了寡头,却无法消灭寡头制度,毕竟危及自己的统治根基。而掌握大量财富的寡头又不愿意将资本投入收益期较长的工业体系重建中,所以再富的俄罗斯,也是个出卖油气资源和军火的大国,难以转化成厚积薄发和再创造的正循环。
等到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剧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的十年黄金期也瞬间戛然而止。
关于俄罗斯的工业体系残缺问题,美国其实更加严重,但问题是美国一直主导着国际市场,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分工,更有强大的国力保驾护航,这是美国敢于“去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而俄罗斯毫无疑问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从1776年独立建国以来,美国为大国崛起进行了一系列谋篇布局,先是以“门罗主义”逐渐攫取了拉丁美洲的主导权,并继承英国的搅屎棍精神,以美洲大陆为岛,将霸权延伸到亚非欧三洲的各个角落。
对于美国而言,美洲大陆为基本盘,西欧、中东乃至日韩为外延,共同构成了美国的霸权体系。而在苏联解体后力不从心的俄罗斯,依然没有这样的能力。
关于苏联的善后问题,俄罗斯等国家曾在苏联解体后发起独联体,但问题是这个邦联不仅约束性差,更在西方国家无孔不入的渗透中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更重要的是,除了波罗的海三国,其他国家不仅对俄罗斯颇有不满,更没有经济上的互补性,毕竟大家都是脱胎于苏联,谁又比谁强一点?
在独联体不堪一用的情况下,俄罗斯想到了“俄白哈关税同盟”,进而倡导建立了“欧亚经济联盟”,但缺乏互补的缺陷依然明显。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一直感人,GDP总量更是只相当于我国的广东省,这样的体量,如何撑得起俄罗斯东山再起的复兴重任?
而且对于当前的俄罗斯而言,比西方制裁和本国寡头政治积重难返更可怕的是,俄罗斯的远东在腐烂,人口在衰减。寒冷的气候环境,酗酒成性的饮酒传统再加上经济凋敝导致的人口外流,俄罗斯人口正在不断下降,即便是降低结婚年龄、加大经济补贴也无济于事,而没有人口的支撑,一切复兴计划都是纸上空谈。
相比之下,美国移民立国的传统,让美国的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所以,经过了30年的努力,俄罗斯非但没有复兴,反而在不断倒退,更可怕的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俄罗斯根本看不到东山再起的可能,俄罗斯国内甚至已经有了让俄罗斯接受自己不再是一流强国的事实。
这样的国家,真的能够继续做世界的一极吗?静夜史认为不置可否。
时至今日,垂垂老矣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似乎已经成为俄罗斯尴尬境况的最好说明,苏联留下的丰厚家底能够让俄罗斯坚持30年,以后还有更长时间,但却不足以让俄罗斯东山再起,重新成为世界一极。普京虽然对外依然强硬,甚至强调俄罗斯的领土没有边界,但掩盖不住俄罗斯捉襟见肘的窘迫环境。
相比之下,新中国的发展则始终欣欣向荣,建国30年工业积累,改革开放后厚积薄发,每一步都走得相当稳健。更重要的是,因为苏联的存在,我们在80年代的国际环境还相对宽松。苏联解体后,虽然俄罗斯相比于苏联大不如前,但因为长期以来的针锋相对,西方国家依然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对手。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俄罗斯,我们就只能承受西方国家的直街大街,所以俄罗斯是挡箭牌,我们则必须成为俄罗斯的后盾。事实上这是典型的逻辑错误,因为俄罗斯和西方矛盾由来已久,没有我们俄罗斯也必须寸土必争。而我们同样作为大国,即便有俄罗斯所谓的吸引火力,最终也必须要承受西方的凶猛火力。
一句话,对于西方而言,实力比意识形态更有杀伤力,所以我们和俄罗斯没有人情关系。2001年,美国展开了反恐战争,对于我们而言又是一个历史契机,等到美国蓦然回首,中国已经一鸣惊人。
而中国的强大,对俄罗斯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GDP不断赶超,尤其是2010年超越日本后,我们终于有了走出去的实力,就在俄罗斯在远东严防死守,越来越害怕远东的得而复失时,“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横空出世,而后亚投行在2015年成立。
相比于自娱自乐都嗨不起的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路自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迅速爆发出了蓬勃的活力,尤其是被俄罗斯视为后花园的中亚,也纷纷成为沿途的重要风景。虽然俄罗斯在经过了深思熟虑,最终接纳并融入了一带一路的体系,但尴尬的经济地位意味着俄罗斯必定难以成为主力。
所以,俄罗斯注定撑不起世界一极。很多人习惯将中美俄比作我国古代的三国演义,事实上三国鼎立的几十年时间里,吴蜀两国联盟才能勉强与魏国相当。而这也说明,即便是三国时期,总体也是两大阵营对抗的情况。
而这种对抗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表现的就是大陆国家和海洋国家的对抗,美国作为英国的Plus版本,是当之无愧的海洋霸主,而俄罗斯则不足以支撑大陆霸权,所以未来中美的对抗会越来越频繁。
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保证了我们在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时也能应对自如。而且在面对西方国家上蹿下跳的疯狂挑衅时,我们保持了前所未有的定力,这使我们能够不断充实自己,并最终有了近日的经济奇迹。
当前我们的最大问题,是祖国的完全统一,而一旦实现统一,彻底改写亚太秩序,美国的优势也将逐渐褪去。
从大航海时代以来,葡萄牙、西班牙和尼德兰陆续崛起,他们作为早期的殖民帝国,需要的成本较低,目标也仅仅是控制交通要冲垄断贸易,所以即便是几百万人口和几万平方公里的体量,他们也能称霸世界。
而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工业革命的横空出世,殖民的足迹也越来越深入内陆,所以只有英法这样数千万人口以及数十万平方公里的体量才能游刃有余。
等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催生帝国主义,整个世界开始成为霸权的目标,于是上亿人口以及数百万平方公里的体量才能胜任,于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异军突起。
而经过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更高的整合程度,竞争领域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十亿级别的人口数量才有资格参与角逐,当然这其中不包括印度。
也许,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人口总和也超过10亿,但毕竟不是一个国家,相互之间也有貌合神离。而且就像今日的日本在东亚大陆复兴后基本失去复兴的可能一样,面对大陆强国的兴起,无法离岸平衡手的美国,其辉煌也终将成为过眼云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