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商务部发布声明表示:有不法分子伪造发布“商务部办公厅文件《关于以旧换新惠民款补贴发放的公证通知》”,还以商务部及其下属机构名义组织直播宣讲并收取公证费用,商务部已向警方报案。
敢冒充国家部委,胆子真不小!
事实上,打着大单位名义招摇撞骗的人不少。去年,就有20余家“国字头”单位发布反诈声明,包括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中核集团等。
怎么识破这些“李鬼”?一起来看些案例。
这些招摇撞骗的“李鬼”,擅长“拉大旗作虎皮”。他们自称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给自己叠上“公信力buff”。对一些不明真相的企业和基层干部群众来说,哪怕心里犯嘀咕,可真要去打听“领导”背景,毕竟也是个难办的差事,这就让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
“李鬼”往往紧跟政策热点。为让骗局看上去更真,他们经常从最新政策文件入手,以热点由头编织话术。如有骗子就自称什么“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统一大市场规划司特派专员”,还开展发放“统一大市场建设卡”,招聘“全国统一大市场优秀宣传员”。
面对地方政府,这些人投其所好,说能“申报补贴”。比如,有个“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假借县城建设名义,组织线上会议,说能帮市县政府获得10亿-100亿元的政府补贴资金。这么大的“好事”,一些想走捷径、想快速出政绩的地方官员真就上了当,发现真相后还只能哑巴吃黄连,不敢公开举报。
面对企业,骗子也有说辞。比如2019年,一个叫黄明清的人冒充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工作人员,编造“新时代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文,成立所谓“陕西省健康产业发展投资运营厅”,还声称已从国家申请到26万亿元用于大健康产业,他本人直接“向高层汇报”。被黄明清租赁办公楼的企业信以为真,即便被拖欠了200余万元租赁费也不敢去报案。
面对个人呢?某位在贵州驻村的第一书记,发现自己的身份被冒用了——在所谓“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办公室”开具的工作证上,另一张面孔顶着他的名字、公职身份成了“特派专员”,对着老百姓招摇撞骗。你要去查,还真有这名字和公职,不容易分辨。
做戏还得做全套。2023年,中国稀土集团发布声明,称有不法分子以“东方稀土”之名假冒中国稀土集团所属企业,违法开展资金盘投资等活动。这个假的“东方稀土”,不仅伪造红头文件和公司印章,还主动发布辟谣声明,提醒用户提高警惕:“任何涉及稀土业务相关信息,以东方稀土官方APP和官方群为准。”
直到有投资人发邮件咨询,中国稀土集团才发现了这家“李鬼”公司。
还有一个案子不得不提。
2018年8月,犯罪嫌疑人杜国雨、滕德夫化名“罗益文”“陈立军”,自称国务院领导秘书;犯罪嫌疑人甘纪林化名“陈健文”,自称财政部项目审核办公室主任;犯罪嫌疑人李朝交化名“李宗铭”,自称财政部扶贫小组副组长。
这些人号称,“中央决定通过互联网发展一对一精准扶贫”,向69岁的范某阳发放所谓“委任状”,任命其为“国务院领导秘书”,指令其具体负责实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项扶贫民生福利基金”的所谓精准扶贫项目,收取会员费等各种费用。
此后,范某阳声称受国务院、财政部扶贫办委托,建立大量“精准扶贫”微信群,讲授“扶贫课程”,散布所谓“国务院精准扶贫文件”,声称“国家有很多扶贫项目,中央决定不采取传统做法发放扶贫款”,参与人员需缴纳报名费、保险费、资金使用费等费用,之后领取“国家扶贫款”。
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有大量受骗者上当。短短4个月,被骗者层层发展下线,建立大量微信群,受骗人数多达18万。
民警说,一些犯罪嫌疑人擅长伪造公文,且伪造得十分逼真,要是没有专业部门的鉴定,很难被识破。犯罪分子还借助社交软件迅速传播欺诈消息,公安机关就曾在一名行骗者手机内发现100个微信群,里面大多数都是受骗者。
案发后,一些行骗者还不断发消息给受害人洗脑。他们声称,公安机关的调查是国家考验受害人的“忠诚度”,目的是检查其保密意识强不强,教唆受害人拒绝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该如何防范狙击这些骗子?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水平和查询便利度,下属机构有哪些,机关职能是什么,相关人员构成、政策措施如何,得让老百姓一查就知。一些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跟政府部门是什么关系,也需及时公示,若是已与部委解除隶属关系,得抓紧说明。
有基层干部建议,部委和央企的辟谣多是分散行动,不妨探索建立部委、央企等“国字头”单位统一的机构名称权威查询平台,打破信息差。
公安机关的提醒,大伙儿应该牢记心间:凡是自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所谓的“委托”“授权”“任命”的,都是诈骗。凡是声称缴纳数十元、上百元会费就能获利数万元、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各类基金会、项目、APP,更是诈骗!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