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公园法(草案)》近期将一审

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公园法(草案)》近期将一审

00:00
03:24

去年,中国科学院等单位50余位专家对国家公园建设进行了评估。9月5日,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司长张利明表示,国家公园从试点探索到正式设立、全面发展,已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和重要进展。

张利明说,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其中,藏羚羊增长至7万多头,雪豹恢复到1200多只,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7群42只。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也稳步提升。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实现整体保护,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

在改善民生方面,近5万社区居民被聘为生态管护员,年均获得工资性收入1万元至2万元。并实施了野生动物损害全域保险、生态搬迁、入口社区和示范村屯建设、黄牛集中养殖等一批民生项目。

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国家公园。三年来,这些国家公园取得了明显的保护成效,生态成果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公众。

国家公园中心副主任安丽丹表示,我国国家公园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严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区适宜的区域,可以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游客可以进入相关区域体验感受。

据了解,目前5个国家公园都根据自身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禀赋,向公众开放了丰富的线路和区域,公众可以通过个人预约等方式进入。

比如,武夷山国家公园有碧水丹山等自然景观,也有朱熹故里、闽越文化等人文资源。海南热带雨林公园设置了10条生态游憩精品线路和科普廊道,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都是知名目的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规划了广元唐家河园区、雅安喇叭河园区、眉山瓦屋山园区3条游憩线路以及11处成熟的游憩区域,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羚牛等野生动物的遇见率也很高。

“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安丽丹说,希望把国家公园的保护价值和理念传递给每位社会公众,形成共识,这样推动国家公园工作才能成功。

另据张利明透露,7月31日,国务院第38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公园法》,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近期将进行一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