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黄牛搅动暑期旅游市场,文旅“配票”逻辑亟待升级

封面评论 | 黄牛搅动暑期旅游市场,文旅“配票”逻辑亟待升级

00:00
03:39

□蒋璟璟

刚刚过去的暑期是旅游旺季,许多游客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文化和历史脉络,或预约进入知名高校感受学术气息,“互联网黄牛”却成“拦路虎”。有网友反映:提前半个月蹲守官方预约平台,天天抢票点到手抽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牛”公然在网上吆喝兜售相关门票。“互联网黄牛”究竟有多猖獗?有博物馆数据显示,高峰时超99%抢票的都是“黄牛”,导致官方放票“秒没”。

暑期文旅热潮中,“黄牛之祸”显露无疑。从某种意义上,哪里是文化消费的热点,哪里就是黄牛泛滥的重灾区,诸如博物馆、演唱会、高校游等,概莫能外。相较于传统的黄牛,新崛起的“互联网黄牛”,掠票销量更高、涉及范围更广、交易体量更大。其对于上游票源以及流通渠道的垄断,已然到了骇人的程度。其最直观的后果,就是普通游客“一票难求”,被迫无奈之下,只能转而花重金购买黄牛票。

网络黄牛的做大,其最基本的大背景有两个,也即“放票的线上化”“预约的普及化”。规则的显著变化,使得黄牛们找到了可乘之机,其毫不费力地,就找到了其中的生财之道。如果说,以往的“号贩子”“票贩子”,还有一丝“手眼通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气息,那么新生代的“网络黄牛”,则是简单粗暴的——其操作手法、运作方式,简直就是明牌。知道他们是怎么搞到票的,但就是防不住。这种无力感,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大众的愤愤难平。

网络黄牛“搞票”,要么是基于人海战术、要么是利用技术优势,在放票的一瞬间,就秒抢、狂囤。客观来说,很多博物馆、高校、演唱会的票务系统,在底层逻辑、架构结构层面都失之粗陋,其对于单一用户“预约”“抢票”权限的宽纵,对于排除“异常用户”“可疑行为”的无所作为,令人印象深刻。在警方公布的个案中,有部分手机号存在一个月内多次预约、多次退票的情况;而另一案例里,甚至出现了“1个账号1个月参观 7000 次同一博物馆”的怪现象。

在互联网黄牛泛滥成势、普通游客“一票难求”的语境下,文旅场景的配票规则以及其放票平台的,亟待查漏补缺。为此求解,“强实名”或许是个可行的思路,也即“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同时严格限定每个身份证件能购买的门票数量……一个必须厘清的大前提是,博物馆热、高校游热等,就其游客构成和行为模式来看,都具有典型的“首次性”“一次性”特征。以此作为基点来重构“放票”模型,或许才能真正让票流向最需要、最合适的人群。

当下的“互联网黄牛”,是无孔不入的,又是明目张胆的。其背后的灰黑产链条清晰明确,既然如此,我们没有任何的理由视而不见、放任不管。对症施策,有针对性地对暴露出的问题查漏补缺,不应是一件难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