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1990年1月26日,在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高干病房内,病榻上的一位老人已经被癌症折磨得奄奄一息。
他此时脸色惨白,眼窝深陷,让人看上去心疼。
病床旁边围绕着亲人,还有老战友。
“老郑,我来啦。”“郑司令,我们也来看你了。”“老师长!你一定要坚持住。”大家纷纷这样叫他。
老人家在病床上说话已经十分费力了,用手向各位摇一摇,表示谢意。
即使熟人亲眼所见,也很难相信他曾是有着61年军龄,59年党龄,叱咤疆场,戎马一生的人民军队中的一员战将。
他就是原吉林省军区白城军分区司令郑其贵。不过,关于他,是一直被军事史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断探求的。因为他是原抗美援朝第60军180师师长!
180师在第五次战役遭遇了自组建以来最大的一次厄运。当时,作为师长的他指挥着这支部队创造抗美援朝历史上最悲壮的突围战例。可是,人们后来对郑其贵师长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贵,老邓从南京看你来了。”郑其贵的老伴王海凑到老人的近旁,声音低微却十分清晰。
郑其贵强打起精神,吃力地偏过脸去,显然他已力不从心。他那两片干瘪的嘴唇,无力地抽动了几下,眼睛呆呆地看着老战友。
“老郑,我在这儿,快别动,快别动,好好躺着吧。”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邓仕俊,压低嗓子,凑近前去,说:“现在感觉可好一些?”
此时,病房里出奇地宁静,在场的人们似乎已经意识到什么了,他们不愿意想,可又不得不想。
眼前这种悲剧到来之前的气氛,渲染着眼前这两位老红军、老战友的最后诀别。
邓仕俊又把身子俯下了一些,附在郑其贵的耳旁既像宽慰病人,又像安慰他自己说:“我们的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既有功劳也有苦劳,革命了一生,战斗了一生,为人民服务了一生,死也瞑目了。”
郑其贵听完后,立刻显出高兴的样子,脸上忽现一点光泽。但是过于激动了,病魔再次紧紧地咬住他,死死地折磨他。咳嗽声,突然大了起来。像是更严重了,大家都很惊慌。
“郑其贵!我现在命令你,你给我坚持住!坚持住!”邓仕俊用了当年在前线两个人在军用电话里常说的一句话,激励着郑其贵执行他这个老上级的命令。别说,还真管用,郑其贵使劲憋了一口气,咳嗽声戛然而止。
邓仕俊猛然意识到留给老郑的时间不多了,内心特别难过。他本想多留些日子,多陪陪老战友,待他病情稳定再回南京,可现在怕是来不及了……
邓仕俊说道:“过去的事大家都清楚,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180师的责任不能都让你一个人负,处分得不合情理,太重了,那不公平!功过是非自有公论啊!我这么说,是实事求是的。”
郑其贵没有说话,深思一小会儿,吃力地挣开似乎很沉重的双眼,低声回答道:“……实事求……是……难啊!”邓仕俊紧握着郑其贵的双手,轻轻摇晃着,喃喃自语:“历史应该是真实的!”
郑其贵看了看邓仕俊,又一一看了看这些熟悉的面孔,再次说道:“……同志们……我马上要去见到咱们180师那些死去的兄弟了……,参谋长,我先走……先走一步了!”说完,嘴角微笑着闭上了双眼,显得很安详。
“老郑,你给我醒醒,别睡,醒醒!我命令你……”显然,这次郑其贵真的“抗命”了,他再也没有睁开眼睛,这时候医疗仪器的心电图屏幕上呈现了一条直线……
“郑司令,你别走啊。”
“师长!师长!呜呜呜……”
病房里,顿时一片哭声。
我们在郑其贵的悼词中发现了如下的话——
郑其贵同志1914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双河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929年5月参加了立夏节暴动,随后编入赤卫队,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郑其贵同志先后历任红四方面军战士、班长、科长、医院政治处主任等职。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三过雪山草地,与张国焘分裂主义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郑其贵同志先后担任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中队长、正副营长、团政委等职.在抗日战争的残酷岁月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排除艰难险阻,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在晋东南地区发展扩大人民武装力量,参加过著名的百团大战,英勇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太行山区的大举进攻,做出了显著成绩,曾被太行军区评为模范党员。
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旅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和师长等职。他率部参加了运城、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在豫北沁阳城战役中,他率决7团英勇善战首先破城,受到上级表彰。在解放临汾的战役中,他所在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被当时的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元帅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接着,他率部进军西北,挺进西南。参加了扶眉、秦岭和成都会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
为了表彰郑其贵同志的功绩,中央军委授予他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新中国成立后,郑其贵同志又为剿灭西南匪患,建立和巩固革命政权做出了贡献。1951年他又奉命率领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中朝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回国后,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从事人民武装工作,带头参加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曾被吉林省军区评为工作和劳动的模范。郑其贵同志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所确立的战略目标和四化建设充满信心。离休后,坚持思想不离休,始终关心国家大事。他不顾严寒酷暑和重病缠身,经常外出为部队、机关、厂矿、学校做报告,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
为郑其贵送花圈的,是这样一些人物——
徐向前、秦基伟、李德生、郭林祥、尤太忠、向守志……
在这最近的20多年当中,梁玉琳将军多次走访当年180师的老战友,共同回忆峥嵘岁月。去年他去拜访原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两位老战友聊了3天3夜。今年年初,吴成德自己做了一件棉袄,送给梁玉琳。
吴成德主任对他讲,当时部队打散后他带着百余名伤员继续在敌后打游击的故事。
每个人都期待着第六次战役的到来,在大山里,他们等待着与全师的会合。他带领战士们英勇与敌人周旋着,最后,不幸被俘。他也对梁玉琳讲了他在战俘营领导战俘们不屈不挠的故事。
吴成德问:“你后来见到王小亮了吗?听说他立了一等功,他可真是个好兵呀。”
梁玉琳说:“从朝鲜回来后,再也没有见到王小亮,不知他现在到哪里去了。王顺秀在网上找他,也没有消息。如果有机会,我们就找找他,好兵啊。朝鲜战争,是他们打胜的。”
180师的老兵们,在战争年代结下的战斗友谊,特别是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惊天地动鬼神的突围中结下的生死情,让他们终生不忘,让他们成为世上最亲密的手足兄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