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点餐、扫码支付、扫码进站......当前,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中,“扫一扫”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然而,一些公共场所也出现了线上扫码操作烦琐的情况,例如需要关注公众号、观看广告或下载App才能下单付款,反而给人们带来了不便。
本应便利群众生活的数字技术,为何反而降低了人们的消费体验?直接的原因是各商家对于“触达”的巨大需求。例如,通过设置会员充值体系等方式,可以催生更多人再次消费;平台间的连带“引流”,也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扩大知名度、节约营销成本;顺手的“关注”“授权”,也可以让商家获取更多个人信息,精准进行用户画像。这固然折射了数字时代商业模式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转变趋势,却也造成侵犯隐私、捆绑服务等隐患。
因此,凡事若“越界”必将遭“反噬”。个人信息保护法就规定,如一些软件的《隐私政策》被默认勾选“同意”,不符合“自愿”“明确”的要求,就已经违法;过度的推送广告、诱导消费,甚至在页面的视觉设置上无限放大引流图标、让人找不到正常支付的按钮,就会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被侵犯。这不仅无助于促进消费,还会抬高消费门槛、降低服务质量。
对此,我们必须对强制关注公众号、弹窗广告、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现象加强监管,通过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惩处措施、畅通投诉渠道等方式,对“过界”的行为形成震慑。惟此,方能创造更加安全、安心的消费环境,让扫码服务多些“便利”、少些“烦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