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居然是唐太宗的“锦囊妙计”(2)

7.居然是唐太宗的“锦囊妙计”(2)

00:00
16:13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朋友们,这里是专辑:《您所不知道的文成公主》,我是金刚师红。上一讲我们说到,唐太宗其实是信佛的,而且信得很真切、很虔诚。


李世民有一个小女儿晋阳公主,是长孙皇后所生,皇后去世时她年龄还很小,李世民就决定自己亲自抚养长孙皇后留下的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一个就是后来的高宗李治。所以,据说晋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由帝王亲自抚养的公主。晋阳公主极为聪慧端淑,性情很像长孙皇后,所以唐太宗非常喜爱。可惜,这个小公主十二岁就去世了!整整一个月,唐太宗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史书上说,“日数十哀”,大臣们都上谏言劝他,他说:我也知道伤心是没有用的,但是没法控制啊!(“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群臣进勉,帝曰:‘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


但是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李世民最后就下令用公主汤沐邑所获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营建佛寺为女儿追福:(“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他认为这是自己作为父亲能够为女儿做的最好的安排了。


而在安葬长孙皇后和他自己的昭陵,他也是安排先建佛寺、后建陵园,并命名为“瑶台”。在古代,墓室的设计都是反映死亡者和亲人对生命结束以后的另一个世界的理解,比如画上西王母寄托未来希望能去仙境,而“瑶台”正是与西王母相关的神仙聚集地。但是,唐太宗却是以佛教寺院作为自己和妻子的瑶台,可见,他对生命结束以后,向往而生的则是佛教圣境。


从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唐太宗李世民是真正的佛教徒。


其实,李世民不仅信佛,还信仰和修学中国汉传密宗,并且这种信仰从李渊就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开宗立密,处于有流无宗的历史时期,因为宇宙时轮的安排,一切都还相对隐秘,或许正因为这样,李世民并没有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信仰。


根据口传历史,李渊时,已经带着他的几个儿子,和其它极少数的人,在很秘密地跟随中国汉传佛教密宗当时的宗师修学密法(在中国汉传密宗称圣宗),所以高祖对下一代采取的教育,除了《孝经》,这一小部分人,也要在行为、精神、灵性等各方面作更深部的发掘,修学中国汉传密宗宗下的一位圣祖所教授的圣法——“九龙圣境”。


文成公主的父亲李道宗呢,还是皇宫内道场大明宫的西明曼陀罗宫的大导师。


所以汉传密宗宗师智及宗师说:


“如果唐太宗不信佛教,那么他就没有可能派他的堂弟,把他堂弟的女儿文成公主下嫁西藏,同时,以密法收服了松赞干布。”


更确切地说,如果唐太宗不信佛教密宗,那么他就没有可能这样做。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中国汉传密教,是薄伽梵领导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这样的一个宗教,能大则大,能小则小,能变则变,能够安和众生。


为什么说汉传密宗是薄伽梵领导下的呢?这就不得不说说薄伽梵的来历。


了解古天竺历史的人就知道,薄伽梵实际上是古天竺外道的至高神的名字。外道这个词并非贬义,只是非佛教的总称。但出现了佛教这么一个新的思想,甚至有些人放弃原有的信仰去信佛了。因此,外道肯定要攻击要骚扰的嘛,而大圣佛祖呢?也正是想要救度这些外道众生。因此,佛祖派出了强大的阵容,与外道进行激烈的辩论。当然这个辩论只是显态所见,更激烈的是隐态世界里的较量。最后,佛祖赢了,按照古天竺的规定,输的一方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胜利者,因此,佛赢得了薄伽梵这个尊称。所以在《薄伽梵往世书》中,也明确地记载着其中有一世的薄伽梵就是佛祖。


但实际上,从更久远的历史来说,“薄伽梵”本来就是佛的尊称,只是被外道窃用了。关于这个历史,如果有可能的话,以后我们也会继续开课讲解。


那么,大圣释迦牟尼佛祖当时派出的主力队员,其中有一位就是中国汉传密宗古天竺时期的初圣祖——维摩诘。佛祖为了表彰他,就把“薄伽梵”这个称号也授给了维摩诘。并安排曼殊师利佛帮助他,让维摩诘在他所在的毗耶离城吠舍离,一个长满了庵摩罗树的园子:庵摩罗树园组建了佛梵持明僧团,也就是古天竺的佛教密宗僧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汉传密宗传入中国以前的前身。这个庵摩罗树园传承的佛教密教,也是传入中国的密法中最重要的一支。所以,我们看到在佛经中,佛祖的诸多圣称,有一个就是薄伽梵,而在中国汉传密宗,薄伽梵也成为一个代代相承的嗣称,维摩诘被尊为薄伽梵至极维摩诘。至极维摩诘是属于梵汉双译。包括当代的宗师,其全称也是薄伽梵智及维摩诘。但在中国汉传密宗,因为维摩诘对佛祖立下的誓言,薄伽梵表示持明行者永远是佛祖的弟子,永远尊重佛祖和佛祖的弟子。所以,实际上维摩诘是一位大密宗师,密教的大成就者。但是在我们汉地,一般会认为维摩诘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大居士,因为佛经中明确写着他甚至还教导佛祖的诸位大弟子,还有一些大菩萨。但是除了中国汉传密宗认为他是人持明——也就是佛祖安排在人间弘扬持明密教的,汉地很少会认为他是一位密宗僧人,说他是一位胜义僧就已经到顶了,甚至有的学者对此也怀疑,这个是肯定不对的噢,因为胜义僧就是证果的佛弟子,佛祖都肯定了他是古佛再来,怎么还不是胜义僧呢?但是在藏传佛教,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显教、密教的传承,与维摩诘、与维摩诘的佛经:维摩诘经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在敦珠系古旧宁玛派,也有维摩诘就是古天竺人持明的说法,虽然中国汉传密宗是讲“古天竺六大持明”,古旧宁玛是“古天竺五大持明”,而且名字也有差异,但是,其中的人持明是离车族的维摩诘(Vimalakirti TheLicchvi),二者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点正可以相互证明。


讲了这个来历,我们就会知道,“薄伽梵”这个称呼其实同时就意味着拥有巨大的宇宙灵性力量,意味着与慈悲、智慧并生的大能力,能够破除各种邪魔外道的执着,破除各种大大小小的负能量。


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唐太宗李世民会想到:可以用这样的薄伽梵密法来度化松赞干布、以及松赞干布所领导的吐蕃民族。


所以你就知道了,文成公主是肩负使命之人,她要把这个密法带到吐蕃去,这是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达成唐蕃友好,唐太宗李世民给出的“锦囊妙计”。


但是,你千万不要用负面的思想来想这个事情,所谓降伏,不过是说降伏负面的思想和信息、能量,并不是世间法意义你输我赢的竞争式战胜,因为李世民和李道宗都是虔诚的中国汉传密宗的信仰者,他们希望松赞干布也能够拥有这样的信仰,这么英武的政治领导人,应该也能够得到灵性醍醐的哺养,产生思想、精神、灵性的超越,不是只会打打杀杀,更要能够成为唐蕃和平强有力的捍卫者。他们想把自己认为是最美好的,分享给松赞干布,怎么可能是一种恶意呢?这其实是想用佛法的慈悲、智慧、灵性、大爱来教化、救度当时的吐蕃民族。


因为,文成公主的远行,不仅是政治的考量,更充满了佛法的虔诚与激情。唐太宗正是为这样一个无论从政治或弘法而论都至关重要的任务,精心挑选了堪以承担重任的文成公主。


为什么这样说?朋友们,下一讲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96175fxfc

    从唐太宗李世民为女儿墓旁建佛寺和为他和妻子建瑶台从这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到李世民真正的佛教徒。

    师红长老 回复 @1896175fxfc: 嗯,我也深以为然

  • 搬个小凳儿

    原来李世民是佛教徒~,越听越越有意思

  • 听友518688385

    没想到唐太宗私下里还有这么多故事,以前看的书太少了,谢谢师红长老科普

  • 听友487678237

    原来唐太宗不仅信佛,从父亲李渊就开始信仰和修学中国汉传密宗。中国汉传密教初圣祖维摩诘不仅是大密宗师,密教大成就者,更是人持明。汉地一直称其为居士,真是大误解。

  • 嘿马_4i

    两个民族的融合,这个是最好的过程了,没有战争,而且一起提升生命层次,造福各自的子民。

  • 阿物_tx

    听到唐太宗李世民为他心爱的公主及自己身后事的安排,可见他对佛教不是一般的虔信。看到藏地人们一步一磕头的对佛教的虔诚也非常令人动容,这里面一定有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不管怎样,这样安住于慈悲、智慧的佛教信仰的人生都是值得钦佩和向往的,文成公主为他们送去了安宁、幸福、吉祥。

  • 听友518065604

    如果藏传佛教也有人持明维摩诘这个说法的话,那应该是真的,毕竟两个地方不可能同时作假。说明我们汉地人对维摩诘多有误解了

  • 菲菲是个无常的人

    李世民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仰

  • 听友457011331

    感觉故事越听越精彩,弟子今天才搞明白古天竺时候的佛梵持明僧团就是后来传入中国的中国汉传密宗。 所谓的唐太宗的“锦囊妙计”也只不过是因为唐太宗想把他自己信奉的汉传密宗传给英武的吐蕃领导人松赞干布,从而达到用佛法的慈悲,智慧,灵性,大爱来救度他及他领导的吐蕃民族。 文成公主和其父亲李道宗宗师也只是被精心挑选的不仅肩负着政治任务,更充满了佛教䖍诚,慈悲的弘法度众的任务。

  • 木子李lihaiyun2468

    藏民对佛教的信仰虔誠源于文成公主带去了慈悲,智慧,大爱的灵性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