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国人拍到中国太空飞机了?
2023年12月14日,国防部发布了一条简短电讯,标题是“我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当时的这条电讯的内容非常简短,里面提到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保密程度却相当之高,关于其外形设计和具体任务等情报,网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具体信息,吸引了一众天文爱好者的关注和一通分析。
▲相关简讯
由于没有公开的编号和名称,中国这架神秘的航天器因此被国外媒体称为“神龙”。
有意思的是,原本计划紧邻着中国航天器后上天的美国军方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由于天气和不好对外讲述的“技术原因”,推迟了整整两个星期,直到12月28号,才正式升空。
▲美国X-37B,从外型看就是航天器加上机翼
而中国的神秘航天器在轨低调飞行了200多天后成功返回,大家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具体飞行的啥,总之就是“过于先进,无法展示”。
▲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想象图
但近日一个爆料让其在国内外航天圈再激起波澜。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站报道,一名来自奥地利的业余天文爱好者舍夫班克声称拍摄到了“中国太空飞机”在近地轨道飞行的珍贵画面。
报道称,舍夫班克通过14英寸的天文望远镜和各种专业捕捉卫星动态画面的设备,这才拍摄出了太空飞机的珍贵录像。
▲外媒公布的图像
尽管拍摄画面经过了堆叠降噪和锐化最佳帧处理,但是最终呈现的物体依然很难推测出所谓太空飞机的具体外形,甚至仅仅从视频信息来看,也难以判断这就中国的航天器。
以至于国内航天爱好者们纷纷调侃道,美国人又胡说了,这分明“UFO”。
中国的神秘“太空飞机”
舍夫班克截取出了几个能够较为完整、清晰反应太空飞机大致外形的画面,推测其飞行方向似乎与普通飞机一样,机头朝向飞行路线前方。
按照舍夫班克估计,太空飞机的整体长度大约是在10米,稍长于美国太空部队运营的X-37B。
机身尾端有两扇展开类似太阳能板状的结构,但是在此前网上任何关于太空飞机的渲染图中都没有见到过类似太阳能板的结构,因此也无法确定它们是否为天线或其他部件。
此外,由于机身未被完全照亮和角度问题,这架太空飞机或可能还有其他尚未发现的特征。
也就是说,目前唯一能够稍微确定仅仅只有飞行器的长度。
▲舍夫班克截取的几个画面
事实上,这已经是中国第三次将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送入太空执行神秘任务。
2020年9月4日,中国首次将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在轨2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2022年8月5日,中国再次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276天后,成功返回。
仅从在轨时间来看,2020年的首次飞行更像是一次简短的技术验证,为下一次的发射和执行太空任务进行铺垫和积累经验。
而2022年的航天器的发射和在轨运行,显然更加成熟,充足的在轨时间也方便技术人员利用航天器更好执行实现安排好的太空任务。
有意思的是,关于这两次航天器的发射报告一样的简短,主打一个“嘴严”,甚至在遣词用句和格式上也几乎一摸一样,强调了两次发射是目的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新华社的报道
自从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发射以来,美国的太空部队一直试图对航天器进行跟踪监控,以获取最新情报。
但目前为止,依旧没有任何可公开验证的航天器图像,至于在轨执行什么任务,那就更无从知晓。
国外民间爱好者倒是陆续爆出了关于中国太空飞机的相关信息。
除了此次舍夫班克的观察之外,之前更早的一则报道中称,包括第二次飞行和正在进行的第三次飞行中,都观测到“中国太空飞机”疑似多次进行了对同轨物体进行了捕获/对接操作。
国外人士从相关记录中推出,太空飞行器曾利用弹出的方式将目标物体送入同一轨道,这时飞行器先进行了规避机动,在经过一系列机动操作后,再靠近目标物体并与之会合,通过此类操作将有助于未来对近地轨道卫星进行检索、修复和维护。
▲两个移动的光点分别是飞行器和目标物体
目前这些信息都尚未得到公开验证,但从军方保密程度和资源投入力度,我国对于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计划十分重视。
那为什么太空飞机这么重要呢?
早期的太空飞机
关于航天器的命名,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说法。从早先的航天飞机、太空飞机、空天飞机,到后来美国又推出所谓轨道试验飞行器X-37B,再到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加上翻译的问题,命名体系比较混乱。
其中太空飞机,一般泛指被设计成用来飞入太空再回到地表的一种航天器,将航空飞行器与航天器的特色合而为一。如果从广义上讲,上述的航天飞机、空天飞机还是轨道飞行器等航天器都可以包括进太空飞机的范畴。
1981年4月,美国将世界上第一架太空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送入太空,拉开了人类太空飞机时代的历史帷幕。
▲哥伦比亚号
在当时,要将一架太空飞机送入太空,需要航天器、两枚固体助推火箭和外储箱构成三大部分,这样相似结构的太空飞机,美国先后一共制造了5架,分别命名为挑战者号、发现号、奋进号和亚特兰蒂斯号。
“哥伦比亚”号及后续系列太空飞机是航天器突破一次性使用惯例、进入可重复使用阶段的重要标志和创新成果。
没错,“可重复性”就是太空飞机相较于其他航天器的最突出的一大优势,试想下,如果人类进入太空,就像飞机往返于地面和天空一样,其方便性可想而之。
同样的,“可重复性”也意味着太空飞机相较于一次性使用航天器具备巨大的成本优势。
以哥伦比亚号为例,从1981年起,先后28次太空飞行记录,绕行地球4800多圈,如果不是2003重返时解体爆炸,缝缝补补估计还能再战几年。
▲同样失事凌空爆炸的挑战者号
也正是可重复性的优势,才会让马斯克的可重复使用巨型运载火箭星舰每次发射试验都备受瞩目。
除此之外,以哥伦比亚号为代表的早期太空飞机的优势还包括能载人,运载能力最大可达30吨,在轨运行的时间最长可达到30天。
这些优势,使其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顺带执行回收、修理卫星等任务。
问题来了,既然太空飞机优势这么大,那么为什么美国再没有再设计建造类似哥伦比亚号的太空飞机?
最大原因还是成本问题,美国早期启动太空飞机计划的一大动因在于降低往返太空成本。
但是,每架太空飞机有3500多个分系统、250多万个部件,发射和维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原本,美国政府计划对航天飞机计划的拨款为430亿美元(换算为2011年的美元价格),每次发射费用预计为5400万美元。
但最终美国实际一共花销了1137亿美元,达到了计划的2倍之多,根据NASA的统计,航天飞机的准备和发射平均成本更是达到了7.75亿美元。
2011年7月,亚特兰蒂斯号告别国际空间站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5架太空飞机,其中2架失事、3架退役,宣布了美国第一代太空飞机的时代正式结束。
▲冷战后,NASA预算占美国财政预算比例递减
次时代太空飞机
1996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了Future-X计划,该计划分为了两个子计划,其中的“探险者”计划即成为了X-37计划。
几经辗转后,2004年,NASA认为此项目不再符合其长期目标,因此将它交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进行开发,同时也成为了机密项目。
X-37至今可分为三个版本,其中X-37是最原始的技术验证机;X-37B则是为美军研制的版本,也是美军目前正在服役的主力太空飞机;而X-37C则是X-37B的载人版本发展方案,目前尚在研发中。
三个版本的太空飞机均为可重复使用。
从发射方式看,早先的太空飞机(轨道飞行器)是挂载在火箭上,而X-37B则是置于火箭内部投放至太空。
体型上,X-37B也是远小于早先的航天飞机,是迄今为止飞行过的最小、最轻的轨道太空飞机,为了进一步压缩准备和发射成本,舍弃了冗余的设计和功能,将总重量控制在了5吨左右。
相比哥伦比亚号重量将近60吨的轨道飞行器,那真是小卡拉米了。相应的,X-37B的载重也因此被极大压缩,仅250公斤左右。
为了将X-37B与上个时代的太空飞机区分开,美国官方将X-37B命名为轨道试验飞行器,专指上个时代的太空飞机核心部分即轨道飞行器,不包括助推火箭和外储箱。
这样一来,核心部分的飞行器可以由美军方自主设计建造,而发射则可以委托商业火箭运输企业来进行,以此降低发射费用。
2010年4月22日,美军第一架X-37B发射升空,到了2023年12月28日,X-37B是第七次执行太空任务。
但同样的,美军很少对外透露X-37B的每次发射具体任务,至于宣称能载人X-37C,网上几乎更是没有任何公开信息。
▲X-37B
在太空飞机X-37B刚出世之时,其军事方面的战略意义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方面,太空飞机不仅可以在战时向目标发射,还可以在和平时期进入近地轨道,太空目前可没有领空的说法,不用担心“侵犯他国领空”,这意味着太空飞机可以不受限制保持随时待命状态,在需要时“天降正义”。一旦太空飞机进入大气层,不低于5倍音速的巡航速度使其具备轻易撕开任何现役防空系统的能力。
另一方面,太空飞机还具有超强的机动部署能力,强大的先发优势,敌人将难有防御的充足时间。据推算,X-37B从美国本土起飞,在100分钟内即可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它还可以担任起修复和回收己方卫星的工作,但同时也可以化身敌军卫星的“猎手”。X-37B配备有15米长的遥控机械臂,这意味着它通过机动飞行靠拢敌军卫星,将其破坏甚至直接捕获,以此来影响敌军的通信系统。
当然目前来看,X-37B同时代的太空飞机载重有限,且缺乏灵活的变轨能力,在当前的战争中,其决定战局的能力尚未彰显,更多的是承担战略威胁功能。
但是其未来的军事潜力,任何国家都不会忽视。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研发出了新一代太空飞机,且成功发射至太空在轨执行任务。
没错,就是中国和美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