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胖五’背后的超级英雄们,您好!我是来自运河的源头——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的学生,你们的超级小粉丝……”8月26日上午,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最美书信”主题活动暨《见字如面——对话我们的时代》新书发布会上,书信作者颜炳宇现场朗读了自己写给心中英雄的信。
记者了解到,见字如面书信征集活动,缘起于2020年,来自北京市7所不同学校的中学生联合向全市发出《拿起纸笔·见字如面》倡议书。主题教育图书《见字如面——对话我们的时代》书信合集当天正式与公众见面,该书集合了中小学生对话时代榜样、科技先锋、英雄烈士以及反映时代温情的100封信件,对见字如面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呈现。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期望这本书能够激励更多青少年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学习时代楷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理想,激励成长。
当天上午,100封书信的部分作者代表也来到了现场,分享自己的信件并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交流。
“汝本江南多情女,何故独身赴北疆。您说,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这样半个世纪以来,扎根大漠,致力于莫高窟的考古研究与石窟的科学保护和管理。”北京女孩儿张嘉彤在高三时写下了这封给“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信,“当时对故宫文物修复还有敦煌非常感兴趣,所以就想给樊先生写一封信,表达感谢之情。”北京学生董雨宸的“收信人”也是樊锦诗先生,在信中,他表达了自己对于敦煌的向往,“我了解了您不凡的故事,学习了您执着奉献的精神,我想我会脚踏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场,敦煌文献研究专家王东、故宫文物修复专家屈峰向张嘉彤、董雨宸两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王东表示,作为一名研究学者,在听到这封信后也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这对我们也是一种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从事敦煌研究事业的信心。”
屈峰则表示,文物修复师和普通工作者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手里拿着的文物经历了千百年,我们有责任要保护好它。基于这份责任,每一个文物修复师都必须静下心来,为文物‘续命’。我们知道每一件文物迟早都要消亡,文物修复师的责任就是让它消亡的脚步慢一点,能让更多的后人看到它。”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温榆河分校学生金禹熹给在高铁上工作的爸爸写了一封信,信中的他惆怅爸爸食言未能回家过除夕,但也越来越懂得“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更为爸爸作为“高铁人”见证祖国高铁发展自豪。听到儿子的信,金举书表示温暖而欣慰,“感到温暖是因为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关心,欣慰是觉得孩子长大了,对我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铁路行业跟其他行业可能不一样,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要加班加点,但是能够安全、准时地把千千万万的旅客送到目的地,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北京市教委深入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持续深化有组织的阅读,以“阅见未来”“云享阅读”“见字如面”三个板块为重点协同推进。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北京市教委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组织开展了“见字如面·我给祖国写封信”主题活动,目前活动浏览次数达十余万次,收集学生书信、绘画作品一万三千余封。
下一步,北京市教委将持续深入开展“见字如面”主题活动,号召全市更多的中小学生拿起纸笔,读书、读人、读社会,感受生活、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