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关注低磷酸酯酶症,警惕乳牙过早脱落、骨头畸形等病症

专家呼吁:关注低磷酸酯酶症,警惕乳牙过早脱落、骨头畸形等病症

00:00
06:23

又一款罕见病酶替代疗法近日通过“港澳药械通”引入大湾区,内地患儿无需出境便可在大湾区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与此同时,该药所治疗的罕见疾病低磷酸酯酶症也进入公众视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多个学科的专家呼吁公众、医疗同行关注并了解低磷酸酯酶症,一旦发现儿童发育迟缓、牙齿过早脱落、骨头畸形、反复骨折,必须高度怀疑骨骼代谢性疾病,并让患者转诊至三甲医院或罕见病协作网医院,及早筛出低磷酸酯酶症患者,避免误诊误治,早干预对患者预后将有很大帮助。

低磷酸酯酶症易被误诊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罕见病医学中心副主任、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小儿骨科主管杜启峻教授介绍,低磷酸酯酶症发病率约为1/10万,在全国可能有超过万名患者。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由先天性骨和矿物质代谢缺陷引起的罕见骨软化疾病。低磷酸酯酶症临床表现异质性大,表现为牙齿脱落、佝偻病或骨软化和钙化性关节病。低磷酸酯酶症患者的体征和症状不尽相同,从出生时危及生命的严重骨矿化受损,到成人骨痛、下肢弯曲、复发性骨折、肌肉无力或牙齿脱落。

杜启峻教授介绍,碱性磷酸酶活跃度越低,患者并发症就越严重。围产期、婴儿期、儿童期和成人期都可以发病,越早发病,病情越严重,尤其是围产期发病,可能会影响生命。即便晚发病,也会反复出现骨折、疼痛等。在已确诊的患者中,约有1/3在围产期或婴儿期发病。

“因为这种疾病与成骨不全症、低磷性佝偻病症状类似,还有一些其他代谢疾病也会影响骨骼,加上该病属于罕见病,临床上容易误诊。”杜启峻教授表示,临床诊断时,选择与年龄相符的参考指标非常关键。如果血液检测时发现患者的碱性磷酸酶低下,便可以确诊该病,但实验室在检测时需非常小心,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年龄,选择对的参考指标,否则可能误判为正常指标,导致误诊,从而错误治疗。

“罕见病和常见病不同,很难有明确的诊断路径,而且发病率非常低,它的诊断也和接诊医生对这个疾病的认知相关。很多情况下,临床医生会关注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但对减低却并未特别留意。”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儿科医学部周佳莹副顾问医生也指出,低磷酸酯酶症临床表现非常多,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非特异性的ALP减低,这是医生决定是否要进一步做相关检查的重要因素。除了ALP减低外,碰到佝偻病患儿,也需要考虑是否是低磷酸酯酶症。

在谈及低磷酸酯酶症的治疗时,杜启峻教授表示,患者此前只能进行对症保守治疗,如增强营养、避免呼吸问题、骨折等,此后才有了特异性的酶替代疗法。酶替代疗法可以通过补充低磷酸酯酶症患者不能正常活跃的碱性磷酸酶,让骨头正常矿化,避免患者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骨头畸形、牙齿脱落等,也能让更小的患者可以更好地活下来。

罕见病需MDT门诊多科协作诊治

“口腔科在儿童期低磷酸酯酶症的诊断中处于前哨位置。”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部副主任周立伟顾问医生表示,罕见病多为身体多系统疾病,HPP儿童期发病的患者往往在1岁-2岁时就出现早期症状,主要为乳牙的早期脱落。2岁的儿童,乳牙刚刚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但这类患儿可能在1-2岁时就出现乳牙非正常脱落。当遇到这样的患儿时,口腔科医生应警惕,排除牙周病或外伤等原因外,应进行相关磷酸酶实验室检测。

“这要求口腔科医生有多学科诊疗的思维,在疾病发现早期能够及时预警,将患儿转到相关的骨科、儿科、内分泌科等科室进行协作诊疗,早期干预,具有多学科诊疗的医院更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周立伟说道。

除了乳牙过早脱落外,还有哪些症状需引起警惕?周佳莹告诉新京报记者,低磷酸酯酶症患儿还可能出现骨骼畸形和胸廓畸形、肌肉病变,甚至小婴儿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病变,如癫痫等问题,在呼吸系统方面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管软化和肺不张,严重情况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还有些患儿会出现矮小的问题。

杜启峻进一步补充,发现碱性磷酸酶减低后,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加影像检测进一步确诊。“有的基层医院医生,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一例患者。”杜启峻呼吁,临床发现儿童发育迟缓、牙齿过早脱落、骨头畸形、反复骨折,必须高度怀疑骨骼代谢性疾病,并将患儿转诊。全国有400家罕见病协作网医院,建议到这些医院做进一步确诊。

“明确诊断后,越早治疗越好。”杜启峻表示,针对低磷酸酯酶症的诊断治疗,提倡多学科合作,不管首诊在骨科、儿科、口腔科、亦或康复科等,希望各科医生串联起来,共同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