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八十年代,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中央决定给军队进行消肿。组织上打算建造一支强悍的现代国防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1985年百万大裁军计划正式开始。除了军队的各级人员之外,国家也对国内的军事院校等机构进行了调整,经过这一番改革,有3所解放军的高级院校都出现了巨大变动,这3所军校的领导们,也都成为被裁减的对象。第一个被调整的就是南京军事学院,熟悉中国现代军事史的人,对于这所学院是不会陌生的。自打1951年学校成立,这里就成为国内著名军校,无数的开国将帅都曾在这里工作学习过,后来,学院经过了多次调整。到了八十年代,中央决定将这所军事学院与其他学院进行合并,重新组建解放军国防大学。经过这一轮调整,学院原本的领导萧克将军退出了领导班子,其他的多位领导也纷纷离开了原本的岗位。萧克后来再度当选为中顾委的常务委员,随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他逐渐退出了一线岗位。第二个被调整的对象就是解放军政治学院,这所学院是由党内的政工专家罗荣桓元帅建立的,自打建立之后,学院招收的对象就以政工、后勤干部为主,为军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后来,学院的工作受到了外界影响,教学一度中断。历任学院的领导对这里进行了多次改革,将它重新带上正轨。进入八十年代,组织上考虑到学院的实际情况,决定推动合并工作,政治学院因此与南京军事学院等机构合并。当时负责学院工作的是开国中将刘志坚。他在建国后多次负责军事学院的建设教育工作,在党内是这方面的专家。1983年,他刚刚到任没多久,就迎来了学院合并的事情。刘志坚坚决服从了组织的命令,协助完成了学院的合并工作,他没有在新组建的学校任职,而是在不久之后,也进入到了中顾委工作,逐渐到了二线岗位养老。第三所高校便是解放军后勤学院。1952年,为了强化部队的后勤建设工作,中央设立了这所军事高校。毛主席对学院的建设十分重视,钦点了李聚奎担任首任院长,在他的领导下,学院迎来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国内重要的军事院校之一。随着时代的变化,解放军的建设方针发生改变,后勤学院也与军事、政治学院一道合并建校。当时,负责学院工作的是解放海南的英雄徐芳春,离开了原有的领导岗位后,徐芳春又担任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一职,并在1988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几年后,他才正式退居二线,这三所军事高校在同一年合并,原本的领导层都没有继续在新建的学校任职。中央十分重视国防大学的建设工作,特意选择了张震、李德生等人负责新学校的工作,在他们的带领下,这所合并建设的新学校成为了中国有名的军校。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