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民同志逝世

王启民同志逝世

00:00
06:20

“大庆油田”微信公众号8月23日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新时期铁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助理、副总地质师王启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19日11时58分在河北廊坊中石油中心医院逝世,享年87岁。

王启民同志,1937年9月生于浙江湖州,1961年9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同年到大庆油田参加“松辽石油会战”。197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1年9月至1978年1月,王启民先后在大庆油田研究院开发室从事技术员、地质师工作。1978年1月至1984年3月,任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室副主任工程师。1984年3月至1998年12月,历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综合技术室副主任工程师,副总地质师、副院长、院长。1998年12月至1999年9月,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助理、副总地质师。1999年9月至2015年12月,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地质师。

离开工作岗位后,王启民同志仍然为大庆油田、为石油事业、为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贡献着智慧和汗水。1995年,王启民同志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年,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王启民同志曾主持参与众多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19项奖励,为大庆油田高产稳产、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央视新闻2022年5月报道,择一事终一生,这就是劳动者的执着和气魄。在大庆油田,王启民践行着“忠诚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初心。

王启民说,“油田开发所谓叫‘长征路’,就是靠不断地开拓和创新。落实到我们搞开发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开发好大庆油田。”

从23岁初出茅庐,到85岁仍在传道授业。当年,从浙江老家考到北京,就读石油专业,并不是王启民从小对石油有着多么深入的了解。当时按照外国专家的观点,中国似乎戴实了“贫油”的帽子。他说,高考选择石油专业,只是因为竞争小、容易考。

改变发生在1960年。大学毕业前王启民作为学校选派的实习生,第一次踏上大庆的土地,那时,大庆发现大油田的消息振奋国人,王启民亲眼见证来自全国的会战大军战严寒斗酷暑,硬生生在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建起新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回到学校后,王启民便填写了就业意向,收拾行囊准备重回大庆。因为国家需要,学校特意让他提前毕业。当时,选择这条路,注定要经受天寒地冻,物资紧缺的苦。更重要的是,开发这么一个复杂的大油田,科研工作者面对的往往都是从0到1的创造。而让王启民一次又一次咬牙坚持下来的,正是铁人王进喜的一句誓言。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因为苏联说我们开发不了,王进喜说:拼命。

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闯将在此”,这是青年时代的王启民写下的一副对联。一个“闯”字,是他科研工作的缩影。油田开发初期,“大门”找到了,怎么找到“钥匙”打开它?王启民就在“找钥匙”的这条路上一路闯了下去。为了验证高效注水来进行石油开采的可行性,王启民在野外实验区一待就是十多年。

王启民说,“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学王进喜的工作方法。他的工作法叫什么?24小时全天候工作法。所以我们到现场井队以后,坚持扎根基层,十年试验,这个过程里头,基本上很少回家的。有一次粮本丢了,那时候吃饭有粮本。叫我回来帮着找粮本,我说粮本很小,你要找不着呢,可能是丢在外面了,你找不着了,我也找不着。我说你仔细找找,你要找到了,我就不回来了。后来她就跟别人说,这个人不行!不姓王,姓油!”

3000多个日夜,野外逐井取样化验,王启民和团队先后采集分析了1000万个数据,提出的“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为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稳产10年目标提供了保证。

在大庆油田已经奋战了60年的王启民坚信,科技创新是油田发展的命脉所在,而创新需要一代代科技人才前赴后继。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实验室里,耄耋之年的王启民依然定期与在科研上遇到困惑、需要帮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心得,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难题。

王启民说,“我说我走这个‘长征路’,最后的结论就叫闯将的精神。第一个,特别能吃苦,第二个,特别能攻关,第三个一定要注意,特别能奉献。年轻人要在实践中锤炼工作,就是要实践、认识、总结、反复、往复、前进,一步一步把自己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把自己培养成栋梁之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無雙_qv

  • H大宝0227

    哀悼

  • C_ad

    好=7 Z

  • 温柔一刀_j3

    开怎么没有了?

  • 听友516765043

    沉痛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