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净利润持续下滑,背后吴学亮家族近年大手笔套现

桃李面包净利润持续下滑,背后吴学亮家族近年大手笔套现

00:00
13:26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承载着一代东北人童年记忆的“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发展至今已近30年,但如今盈利情况一年不如一年。

8月12日,桃李面包发布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为30.21亿元,同比减少5.79%;净利润为2.9亿元,同比减少0.6%。

对于业绩下滑,公司此前曾在业绩快报中称,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本期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及所得税费用增加。

近些年来,桃李面包营收增速放缓,盈利面临压力。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桃李面包营收增速分别为6.24%、5.54%和1.08%,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54%、-16.14%和-10.29%,公司连续三年“增收不增利”。

而就在公司净利连降的情况下,公司实控人吴志刚家族却频繁通过股份减持、分红套现,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从二级市场来看,自2020年下半年起,桃李面包股价进入下跌通道,市值较巅峰期缩水已超百亿。雷达财经注意到,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今年6月以来,股民多次提出要求公司回购股份来提振市场信心,截至目前公司并未有回购的举动。

业绩持续承压

天眼查App显示,桃李面包成立于1997年,于2015年12月在上交所上市。

目前,桃李面包专注于面包及糕点为核心的烘焙类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但近年来,公司经营走向下坡路。

8月12日,桃李面包发布2024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30.21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减少1.86亿元,同比减少5.79%;归母净利润为2.90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减少174.01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0.6%。

其中在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1亿元,同比下滑6.33%;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加14.24%。

对于上半年净利润的下滑,桃李面包在业绩快报中称,其主要是由于本期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及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

财报显示,2022年7月10月,公司分别完成两期债权融资计划的发行,金额均为1亿元、期限为2年。今年1月和2月,公司分别提前偿还了上述债权融资计划的本金及利息。

桃李面包主营业务为短保面包,这一产品消费市场受节假日、季节性等因素影响,保质期也因季节温度的变化存在差异。从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整个市场消费预期相对谨慎,桃李面包通过拓展新市场、导入精益管理系统等措施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

但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桃李品牌的面包及糕点,在上半年仍面临增长压力,报告期内该部分业务实现营收29.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9亿元,下降了5.37%,其占公司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8.82%。

对此,招商证券研报认为,公司主业受需求偏弱、渠道结构变革影响仍有承压。华创证券指出,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成熟市场为核心拖累,推测主要系一方面东北区域人口持续流出、新工厂产能切换影响;另一方面,公司控制返货率,主动在成熟市场减少网点铺货,也使得二季度收入降幅较一季度扩大。

拉长时间来看,在2019年以前,桃李面包连续多年营收保持双位数增长。但自2020年开始,公司营收增幅下降到个位数,并且自2021年开始,营收增幅逐渐降低。年报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营收增幅分别为6.24%、5.54%、1.08%。

伴随着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也在下降。年报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3.54%、16.14%和10.29%。

华创证券表示,过去桃李面包重心主要是寻求规模扩张,但在疫情后公司面临需求偏弱、传统优势渠道受损的冲击,逆势环境下投入效果未达预期,同时公司因产能扩张及迭代,近两年资本开支相对高位,整体经营压力较大。

换句话说,疫情后面临需求偏弱的情况下,桃李面包在产能扩张上仍旧大笔投入,这样反而拖累了自身的盈利能力。

“北强南弱”难改

业务模式上,桃李面包采用了“中央工厂+批发”的经营模式,既针对大型连锁商超、中心城市的中小超市、便利店终端等渠道进行直营,又通过经销商对外埠市场的便利店、县乡商店、小卖部进行分销。

目前,桃李面包还拓展了线上渠道,包括抖音、快手等兴趣电商和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社区团购平台如美团、饿了么、头部流量 IP 销售等。

其中在经销商方面,截至上半年末公司经销商数量为980家,相比去年末减少5家,上述经销商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相对应的,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的重点收入地区,也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南地区,分别为6.97亿元、11.51亿元、9.89亿元和3.73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3.06%、38.1%、32.73%和12.36%。

不难看出,目前桃李面包的主要收入仍来自大本营东北、华东地区。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此前指出,桃李面包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化”问题,其主要的销售市场依旧还是在北方。

在朱丹蓬看来,桃李面包业绩下滑的核心点在于很难适应南方市场的发展趋势。其进一步指出,华东、华南地区烘焙市场发展较早,南方市场烘焙产业已接近饱和,创新升级迭代的速度、质量都非常高。桃李面包作为一个东北企业,整体的研发、创新升级迭代速度以及质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也认为,从消费者消费习惯看,北方消费者相对更喜欢吃面食,而南方饮食一般更多样化,对面食喜好也相对偏低。因此,桃李面包在南方市场面临的挑战也较大。

不过,桃李面包一直并未放弃全国化的野心,并在产能建设上不断投入。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2个生产基地已投入使用,在建生产基地项目5个。

5个在建基地中,除了长春桃李面包有限公司面包系列烘焙食品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位于北方,一个位于华中,其他三个位于南方。

但在业内看来,对于南方市场而言,桃李面包还属于一个“新”品牌,在南方市场面临新鲜面食坊较多、消费者口味需求多样的挑战。

除此之外,桃李面包大笔建设的产能,未来如何消化,是另一个挑战。根据半年报,上半年桃李面包的产能利用率仅69.84%,其中华北地区最高达到81.19%,而最低的和华中和华南地区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7.53%和57.85%。

今年6月4日召开的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出质疑称华东、华南毛利率逐年走低,公司在两个区域投入巨大却难见效益。

为此桃李面包回应称,“华东和华南区域布局已逐渐完善,下一步公司将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味美的面包和优质的服务,促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股价低迷股民盼回购

Wind资料显示,公司董事长为吴学亮,去年薪酬48.4万。

在媒体报道中,吴学亮为桃李面包创始人吴志刚的小儿子。2019年,时年84岁的吴志刚退休,吴学亮、吴学群两兄弟接过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截至上半年末,吴学群、吴志刚、吴学亮、盛雅莉、吴学东五人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桃李面包超50%的股份。

而吴志刚创业经历,堪称传奇。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吴志刚从丹东市丝绸工业学校退休,这一年他已经年满60岁。虽已到花甲之年,不甘寂寞的他在丹东市创立了一家生产面包的小作坊。

1997年1月,吴志刚与次子吴学群来到辽宁省会沈阳发展,成立了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这是目前上市公司桃李面包的前身。

此后,小作坊逐渐变成了全东北知名的品牌。2006年起,桃李面包开始走出东北,强势开疆扩土,走上了全国化之路。

随着桃李面包成功上市成为“面包第一股”,曾经的退休教师吴志刚摇身一变成为了面包大王,还一度被称为“沈阳首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数年间,吴志刚家族频频通过股份减持、分红套现。财联社曾统计,2018年12月24日,公司原董事长吴志刚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首发前股份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2019年至2023年6月底,大股东减持未曾有一年“缺席”,累计减持金额超过48亿元。

另据同花顺iFinD统计,上市以来,桃李面包实施现金分红10次,累计金额41.52亿元,占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的71.94%。由于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占比过半,这些分红大部分进入了吴志刚家族的口袋。

二级市场上,伴随着实控人减持和公司近年来的净利润下滑,桃李面包的股价在2020年9月站上25.89元的高位后,一路下跌至目前已不足6元,期间跌幅超70%。

股价缩水股民受伤,今年6月份以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股民多次就股价下跌和回购事项向公司问询。比如,有股民提问,“股价3年跌了90%以上,为何不回购?”“公司既然有闲置资金理财,为何不回购股份来维护本公司市值。”“公司股东近年频繁减持,质押,是否股东也不看好内部发展?”

对于股民的关切,桃李面包其中一则回应是,回购事项公司会根据监管规则、市场情况和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综合考虑,目前公司经营正常。公司股东股票质押融资主要用途为个人资金需求。

股民接连“催促”之下,截至目前桃李面包尚未有回购动作,而公司上一次回购,还是在2019年。

欢迎点击关注我们,记得“标星”哦!

投资者充电请扫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