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应邀,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
回忆起30年前的那场战争,金日成动情地说道:“我对黄继光、邱少云、赖永泽、柴云振4位四川籍英雄印象特别深刻!除牺牲的两位英雄外,赖永泽已经找到,而柴云振至今下落不明,不知柴云振在哪里!”
邓小平地回复道:“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战斗英雄,生死不明
抗美援朝时期,李天恩是志愿军第15军《战场报》的前线记者。
他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记录那些闪耀在硝烟中的英雄事迹。
柴云振就是其中之一。
1951年4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
歼灭敌美军第2师38团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
秦军长与44师师长向守志在深思熟虑后,达成了共识:集中力量,精准打击。
随即,44师130团迅速行动,利用夜色掩护,从隐蔽的大水洞悄然逼近敌团部。
用手榴弹与炸弹突袭,令尚在睡梦中的美军措手不及,初战圆满告捷。
然而正当部队准备撤离之际,局势突变。
敌军调集了13个师,企图沿公路直插15军驻守的中线地带。
彼时,朝鲜东线战役尚处胶着,中线若失,东线将腹背受敌,形势危急。
志愿军司令部紧急电令15军,即刻停止前进。
于芝浦里构筑防线,构建一道宽广10至20公里、纵深达20公里的阻击屏障,誓守7至10日。
当时的15军已经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但秦军长誓言必守十日,确保防线稳固。
时间紧迫,工事难筑,秦军长与师长们紧急磋商,决定采取运动阻击战术。
他们先夺控数座山头,仅留少数兵力驻守,主力则隐匿山下,静待敌至。
待敌人疲惫上山,我军再雷霆出击,给予迎头痛击。
芝浦里矗立着朴达峰与角屹峰两座山峰,分别由45师与29师精锐把守。
柴云振,原隶属45师警卫连,因134团8连在前线战斗中遭受重创,他与其他几位战士被紧急调配至该连。
在朴达峰脚下的激烈战斗中,柴云振被任命为8连7班的班长。
随着战斗进入白热化,经过连续数日的殊死搏斗,双方均损失惨重。
我军失去了两个战略据点后,营长武尚志果断下令,由柴云振率领7班执行反击任务。
柴云振迅速部署,将班内六名战士分为两队,利用山间复杂地形,从两翼悄无声息地逼近敌阵。
他们巧妙利用地形掩护,投掷数枚手榴弹,给予敌人致命打击,成功收复了之前失守的山头。
敌军失去火炮的支援后,陷入混乱,四散溃逃。
柴云振抓住这一时机,立即指挥两个小组向第三个山头发起冲击。
正当他们准备发起攻势时,公路上突然出现了百余名增援的敌军,而山上的敌人也在慌不择路地往山下逃窜。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威胁,柴云振毫不畏惧。
他迅速投掷出一连串手榴弹,瞬间将敌人打得四散奔逃,场面一片混乱。
当时,柴云振孤身立于阵地之上。
察觉到背后逼近的危机,他猛然转身,只见四名魁梧的美军士兵已近在咫尺。
他迅即举枪应战,扣动扳机,瞬间三人应声倒地。
然而他的手臂与腰部也被打中,鲜血染红了衣襟。
剧痛中,他咬紧牙关,誓要歼灭最后一名敌人,却发现枪膛已空。
两人体型悬殊,搏斗中难解难分。
柴云振试图用手去抠敌人的眼睛,却被敌人咬断了右手食指。
紧接着,敌人抓起石块,全力向他的头部砸去。
那美国士兵见他倒下,误以为他已经死了,便匆匆向山下逃去。
营长武尚志及时察觉到了战场的异常,迅速派出了小分队前往增援。
小分队的孙洪发在战场上发现了满身是血、昏迷不醒的柴云振。
他立刻冲上前去,为柴云振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处理后,就扛着他下了山。
艰难寻找,大海捞针
得知英雄柴云振的壮举,战地记者李天恩即刻动身前往战地医院,准备采访。
可医院方面却告知他,柴云振因伤势危急,已被紧急转送至国内接受更全面的治疗。
彼时,15军的伤员大多被安置在辽宁进行康复。
那时,白天敌机的威胁让运送伤员的车辆难以通行。
到了晚上,司机们连车灯都不敢开,只能借夜幕掩护运送伤员。
即便如此小心谨慎,仍有不少伤员在转运途中不幸牺牲。
伤员之中,也有许多是伤愈后重返前线的。
但在归队的战士里,始终没再见到柴云振。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战火纷飞的岁月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在第五次战役中,15军涌现出了几位英雄。
除了特等功臣崔建国,第二位便是柴云振。
然而部队归国后,又进行了多次重组与整编。
加之当时征兵记录并不完善,部队完全与柴云振失去了联系,生死不明。
《战场报》只能依据当时在场干事王文华所提交的材料,撰写并刊登了关于他的英雄故事。
他的勋章,也只能由上级领导机构妥善保存。
20世纪80年代,部队成立了一个专责编纂战史的办公室,旨在铭记历史,传承荣光。
1984年,空军总部颁发指示,要求为部队中的英勇烈士撰写传记。
此时,柴云振所在的部队已转型为空降兵序列,驻守于湖北某地。
负责撰写《抗美援朝战争史》的,正是当年的战地记者李天恩。
他在仔细阅读部队领导提供的烈士名录时,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柴云振。
李天恩立即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柴云振同志至今生死不明,若他尚在人世,而我们却草率地将其列入烈士传记,不仅要闹笑话的,更是对他的不尊重。”
部队首长对此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迅速作出指示:必须全力以赴,彻底查找柴云振的下落。
李天恩熟悉战史,也是最清楚柴云振英雄事迹的。
上级领导便提出,让他来帮忙寻找。
可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位已经失联长达33年的老兵,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更令李天恩感到棘手的是,除了这个名字之外,他没有任何关于柴云振的其他信息。
没有联系方式,没有家庭住址,甚至连他的外貌特征都只能依靠模糊的记忆去勾勒。
但即便如此,李天恩也没有放弃希望。
经过与空降兵某师文化干事温铁汉的深入讨论,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根据部队过去的行军作战轨迹,请沿途各地的民政部门协助寻找柴云振的踪迹。
然而,15军这支英雄队伍,征程可谓漫长辉煌。
下了太行山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深入闽北、解放广东广西、挺进云贵川康,足迹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
李天恩绘制了一幅地图,细致标注了第十五军离开太行山后,所历战役的每一个地方。
随后,他逐一向这些地区的民政部门寄出了信件,恳请协助搜寻相关线索。
精诚所至,英雄归来
约莫过了半个月,在发出了几十封书信后,李天恩终于收到了一封尤为关键的回信。
来自山西阳泉的退伍老兵孙洪发,亲笔回复了李天恩的询问。
信中,孙老回忆道,当时就是他为柴云振包扎了头部,又扛着他下了山。
他记得柴云振那时几乎已经昏迷,在无意识间说了一句四川话。
孙洪发由此推测,柴云振很可能是四川人。
基于这一突破性线索,李天恩直接在《四川日报》上发布了一篇言简意赅的寻人启事。
半个月的漫长等待后,在一个寻常的傍晚,李天恩正和家人一起吃晚饭,突然接到了值班室的电话:“李干事,您要找的那位老英雄柴云振,已经找到部队来了!”
闻言,李天恩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连忙让值班室妥善安排柴云振老人在招待所休息。
然后他放下碗筷,就立刻直奔招待所去。
当李天恩匆匆赶到招待所,见到的是一位衣着朴素、面容慈祥的老农民。
李天恩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柴云振那双布满老茧、历经沧桑的手:“老英雄,您终于回家了!”
讲述起那段尘封多年的往事,所有人的思绪都被拉回到了30多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生死搏斗的朴达峰战场。
柴云振的右手食指只剩下半截,头顶布满了疤痕。
这些残缺和伤痕,无言地诉说着战争的惨烈。
当然,李天恩心中也有疑虑,不确定眼前之人是否真是那位英雄。
毕竟当时部队里,已经没有人认识他了。
军队领导对此也颇为慎重,指示寻找确凿的人证与物证,以证其身份。
于是,李天恩又去到了河南军区,寻找当初134团的傅作林副主任。
一番恳谈后,傅作林基于过往记忆,确认了李天恩所寻之人的身份。
他又让李天恩到许昌去,寻找曾亲手为柴云振撰写立功报告的王文华干事。
在许昌,王文华的再次确认如同定海神针,他笃定,此人正是他们寻找已久的柴云振。
谨慎起见,李天恩又安排温铁汉,陪同柴云振重返老部队。
他紧急联络了柴云振的老战友孙洪发,让两位老战友见面。
三日之后,电话铃声响起,温铁汉称:“两位老战友一见面就认出来对方,正抱在一起哭呢!”
听闻此言,李天恩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脚踏实地,朴实无华
由于手部受伤,无法再投身战场,柴云振选择隐姓埋名,回到家乡四川省岳池县务农。
若非《四川日报》上的寻人启事,他的子女或许永远不会知晓,父亲竟是位英雄。
起初,柴云振见到报纸上的信息时,心中也满是疑虑。
中国人口众多,同名同姓者不计其数,他觉得这寻人启事未必是找自己的。
加之启事上写的是“柴云振”,而他日常习惯自称“柴云正”,这更让他觉得是一场误会。
但是他的儿子仔细核对了信息,又不断劝说他,他这才半信半疑地跟着儿子去了部队。
1985年10月,柴云振以战斗英雄代表的身份,应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邀请,赴朝鲜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活动期间,金日成两次接见柴云振,并授予他“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金日成
得知了柴云振的事迹,以及寻找他的经过,金日成说道:“找到柴云振,历史应该改写过来,柴云振不是烈士,是活着的英雄。”
温铁汉在护送柴云振父子返回四川之际,随身携带了军政治部的正式证明材料。
由当地政府将此事上报,四川省委为他落实了应有的政策关怀与待遇。
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兵,其生活态度与三十余年前初归故乡时无异。
低调谦逊、质朴无华,从未以英雄自居,更不轻易提及往日的战功。
他依然脚踏实地,勤勉务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平凡与伟大。
昔日,包头部队医院对柴云振进行了全面评估,确认其右手食指功能受损,无法再扣动扳机。
再加上他头部的伤势亦颇为严重,故作出了让其退役的决定。
医院帮他办了三等乙级伤残军人证明。
在民政部门的协助下,他领取了作为抚恤补助的一千斤粮票。
李天恩问他为何不联系部队,他却淡然回道:“医院判定我是残疾,已经不适合继续服役了。我没法再上前线,总不能让部队白养活。回到家乡,我还能种田,还能自食其力。”
2018年12月26日,柴云振安详离世,他的一生,是光荣而平凡的。
战场上,他以无畏之姿奋勇杀敌,书写了英雄的传奇;
归乡后,他选择隐姓埋名,于田间地头靠自己的双手劳作。
这份质朴无华、深沉恒久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最深的敬意。
参考文献
刘邦琨《传奇英雄柴云振》
刘邦琨《金日成寻找几十年的援朝英雄柴云振》
李奕明《寻找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英雄怎失蹤了 ?
柴雲振去了哪裏 ?
最终還是荨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