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学子河南寻访|8旬老人讲述,吃不饱的年代如何凿出红旗渠

武大学子河南寻访|8旬老人讲述,吃不饱的年代如何凿出红旗渠

00:00
05:28

“当时的条件真的太苦了,早上五六点,号子一响,我们就得背着篮筐锄头开始干活。一点一点地凿那些石头,来回搬运废渣。衣服打满补丁,每天吃糠咽菜。就这样最后还是一点一点地凿出了红旗渠。”八十岁的修渠奶奶介绍。

连日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行知计划”主题调研实践队河南安阳&新乡小分队赴河南安阳与新乡两地开展为期四天的实践调研。

实践队队员走访了河南新乡的郭亮挂壁公路、郭亮村、红旗渠等地,用脚步实地丈量了“两大世界奇迹”,亲自走过先辈们的来时路。

其中,红旗渠建成后,当地的农田有了灌溉水源,年年都能取得丰收。如今,红旗渠周边的农田里种满了庄稼,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也早已过去。

采访后,队员潘雅芳感慨:“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地人民坚韧顽强的意志与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实践队队员采访当地参与红旗渠修建的老人。图/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行知计划”实践队

【1】挂壁公路修建前,村里人几乎与世隔绝

8月14日上午,实践队队员们来到河南新乡辉县沙窑乡郭亮村,这里也是中国4A级景区万仙山的第一分区。在山下的景区下车后,实践队队员们徒步穿越长1250米的郭亮挂壁公路。

20世纪70年代,郭亮村村支书为改变当地村民的生活面貌,带领村民们花了五年时间修建郭亮挂壁公路。在这之前,村民们下山的道路是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绝壁天梯,村民几乎与世隔绝。

挂壁公路修建后,拖拉机、小汽车都能开进来。21世纪初,一些电影导演来此拍摄,使郭亮村成为著名的旅游打卡地。

郭亮村村书记申海玉介绍,挂壁公路的修建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称:“现在村里基本家家都盖起了民宿,发展农家乐。没有钱盖民宿的也能摆摊挣钱,或者参与村里的股份合作分红。村里现在有400多口人,150多户人家,已经实现全部脱贫。”

如今的郭亮村也已成为著名的影视基地、艺术写生基地和旅游打卡地。挂壁公路的修建不仅改变了郭亮村村民的生活,也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她父亲曾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因意外牺牲

8月16日,实践队队员们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

红旗渠坐落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如今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践队队员来此探访时,正值当地暑期旅游旺季,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游览,感悟曾经先辈们建设中国道路的艰苦岁月。

20世纪60年代,为改变当地干旱缺水的现状,林县人民共同努力,凿壁穿石,挖渠千里,耗时十年修建完成红旗渠。最后将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水引入林县,从此改变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干旱之苦。从当地居民那里我们了解到,红旗渠至今仍在发挥着其功用。他们的生活用水、农田灌溉仍依赖着红旗渠。

8月17日上午,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了红旗渠纪念馆,在此进一步了解了红旗渠的修建历史,感悟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下午,实践队队员来到红旗渠附近的任村镇,寻访当年的修渠老人。其中一位已经八十高龄,她十几岁便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而她的父亲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意外牺牲。

“当时的条件真的太苦了,早上五六点,号子一响,我们就得背着篮筐锄头开始干活。一点一点地凿那些石头,来回搬运废渣。衣服都是打满补丁,每天吃糠咽菜,吃不饱。就这样最后还是一点一点地凿出了红旗渠。”八十岁的修渠奶奶介绍。

在参观和采访后,队员潘雅芳表示:“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地人民坚韧顽强的意志与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连续三年开展“行知计划”主题实践调研活动,今年的主题为“忆峥嵘岁月路,探繁荣致富途”。学院组织八支小分队前往河南安阳、贵州遵义、四川泸定、湖北恩施等地,探索重温党的红色历史,观察见证党的建设成就,用镜头记录最生动真实的中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