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的夏天 中国农大学生在牧场与6800头牛一起过暑假

科技小院的夏天 中国农大学生在牧场与6800头牛一起过暑假

00:00
07:30

与6800头西门塔尔牛共度夏日,这是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生曹梦哲最近的生活,他在山东省烟台牛精英科技小院实践学习,驻扎在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今年暑期,中国农业大学的多名农学生分别走向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通过实践活动,农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为各地的作物生产、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利用专业知识,助力当地农业高效生产

曹梦哲在烟台牛精英科技小院的工作,与6800头西门塔尔牛有关。这个暑期,曹梦哲每天拌料,喂养肉牛,并通过监控观察肉牛行为,得出一份较为完整的观察报告。“在牧场,农户需要做的事情,我们也要做。”

西门塔尔牛是一种肉牛,在山东烟台,不少村庄依靠发展牛肉产业增收致富。在科技小院,曹梦哲和同学们需要关注肉牛的行为,统计肉牛的爬跨频次。作为哺乳动物发情期会出现的行为,观察爬跨频次有助于完成对肉牛不当行为的干预。

在农场需要拌料喂牛,在田地里,则需要手拿锄头,为作物浇水除草。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河北张北燕麦科技小院的农学生们展开了对生态高效种植模式的探索。候振伟是科技小院中的研究生,他和团队需要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破碎化严重、作物种植结构复杂、杂粮等小宗作物信息缺乏等问题,开展杂粮作物遥感精准识别与监测的研究,为该区域农田作物合理布局与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对其进行生态评估至关重要。我们接下来的研究重点是更新杂粮作物种植制度类型和分布指标,并在其基础上从粮食供给、水源涵养等角度进行生态服务评价,为作物宏观布局与农田生态提升提供参考。”候振伟说。

采样观察,帮助农作物度过关键期

暑期正是玉米关键的生育期,在内蒙古,玉米生长的势头和夏日的气温一样节节攀升。杭锦后旗头道桥种养结合科技小院的农学生们则顶着烈日,在玉米地里工作。张奇贤是杭锦后旗头道桥种养结合科技小院中的一员,他和其他农大学子在这里的任务,就是观察盐碱地里玉米吐丝期的生长状态。

在玉米地,张奇贤和同学们进行了穗高、穗位高、茎粗等指标的测定,并获得了改良盐碱地研究的各项数据。他说:“测样完成之后,我们手拿铁锹将玉米周围的土壤轻轻疏松,再用力将其连根拔出,最后小心地放在电三轮的载货仓中,拉回小院烘干测定生物量,这些满载希望的玉米植株,将是推动杭锦后旗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盐碱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夏季,同样是月季生长最旺盛的时间,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宝峰镇,来自中农大-云天化花卉科技小院的二十余位师生对月季展开了联合研究。“这相当于在鲜花温室里开盲盒,实践研究的过程,就是充满变化和惊喜的。”依照月季生产的关键环节,科技小院里的师生们分成了育种、水肥、栽培和采后四个组别,分别对月季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助力当地鲜切花产业的高质绿色发展。

参与村庄活动,为发展出谋划策

在田间地头的实践学习,让科技小院的农学生们住进了村庄,他们不仅关注农事生产环节,更是参与到村庄发展中,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湾桥镇古生村,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就在村庄进行了面源污染系统调查,对片区水系分布、土壤肥力、主要种植体系、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村民生活用水、村落菜地等潜在污染源进行全面摸底。

吴馨保和科技小院里的其他研究生们一起,对村民开展面源污染知识科普培训,普及环保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带动村民投入洱海保护工作中。 “科技小院还有社会服务的职能,我们需要参与到村庄活动中,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了解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葡萄特色小镇。” 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佘宗港介绍,利用村庄的葡萄产业优势,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科技小院的农学生们参与葡萄小“衙”村庄规划,以前衙村生态田园环境和葡萄产业为基础,将农文旅融合进村庄发展。考虑到生态旅游的可能性,农学生们对前衙村景点进行规划,制定四条不同主题的旅游路线,提出一系列可供游客体验的活动,如采摘葡萄、参与酿酒等,丰富游客体验。佘宗港说:“未来的前衙村将成为一片充满活力的新天地。”

同样参与村庄发展规划的还有在北京西槐庄科技小院的农学生们,他们为村庄设计研学路线,开展昆虫研学活动,吸引游客走进村庄消费。在田间地头,农学生们配肥施肥拎水桶,在村庄广场,他们对农产品进行展销,卖出更多农产品,梳理西槐庄村的品牌形象。

薄昊杨在西槐庄科技小院的日子里,学习了草莓栽培技术,并为村庄引进了新品种,帮助村庄增收。她说:“踏进西槐庄村这片土地,一段与科技小院的奇妙故事便开始了,与这里难以割舍的情感也开始了。”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和他的团队首创“科技小院”模式,把农学生的课堂搬进了田间地头,此后的15年来,科技小院模式不断向外延伸,截至今年,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为农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平台,也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遇到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科技小院为乡村带来的影响仍在发挥积极作用,而科技小院模式带来的人才与地方的互惠和情感链接,也将不止于这个夏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