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等车、吃饭……在学习工作的间隙,掏出一副耳机听歌应该是很多人的日常。从mp3到智能手机,人们执着于将音乐留在身边,实现随时随地听音乐会的梦想。在距今3800年的二里头,先民们同样有着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还将乐器“戴”在了身上。
带翼铜铃,铜器,夏代文物,高9厘米。1962年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带翼铜铃出土于墓葬中尸骨的腰部,器身布满铜锈,器表多呈红褐色,并伴有青绿色锈斑。该铜铃高9厘米,顶部近平、敞口朝下。从正面看呈梯形,顶部较平,两侧下部外扩,口部较大,顶部底部均近似椭圆,顶部有两个半圆形孔,中间有居中的突出桥形钮,用以系铃锤。带翼铜铃肩部圆钝,铃壁内凹,一侧带有翼,其扉棱较小,向外突出。
带翼铜铃形制简单质朴,整件铜器采用复合范铸造而成,带有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代表了当时的铜器铸造水平。
《广韵》记载:“似钟而小,古谓之丁宁,汉谓之令丁。”
最初的铜铃可能是佩戴在人身上的一种装饰品。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这件带翼铜铃放置在墓主人的胸腰之间,上面附着麻布。整件带翼铜铃通体多为素面,但其中一侧带有凸弦纹,器表留有明显布纹,出土时并有硃砂痕迹。经过研究发现,铜铃外面的纺织品痕迹为平纹,每平方厘米经纬线为10×10根,据此认为是麻布。铜铃上的丝麻痕迹,不排除在埋葬时包裹有丝麻织物,也不排除从丝麻衣物上粘下的可能性。
也许在墓主人生前,这件铜铃是他喜爱的装饰物。休憩时,主人格外珍惜,便用麻布妥帖的裹好放置;出行时,主人用一段麻布穿过铜铃上方的孔,将其系在腰间,走路时铜铃也被带动发出“丁令”的声音。就这样,在这优美的乐音下度过心情愉悦的一天,正如同我们今天戴着耳机一边听歌、一边工作一样。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文博馆员蔡杰介绍,铜铃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有舌器具,该器的发音为摇动铃舌而发出响声,为口部向下的“悬鸣”乐器,在古代属于八音之一的金类,常见于墓葬的随葬品中。而铜铃的形状有些像钟,但比钟要小得多,因而后来的钮钟在铭文中就常自名为“铃钟”。
铜铃的前身应是远古时代的陶铃或陶摇响器。这类陶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早在二里头铜铃之前的远古时期,河洛地区就已经出现陶铃,后来陶铃由圆台形逐渐发展成了合瓦形状。
从形制上来看,夏文化中就开始出现了早期的青铜乐器,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件二里头出土的带翼铜铃同样也是合瓦形的铃体,完全继承了中原地区古乐器陶铃的椭圆体,作为中国合瓦形铜钟形制的先源,二里头出土的带翼铜铃奠定了商周青铜乐器造型的基础。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并孕育了夏商周三代建立在青铜文明基础之上的古代音乐文化,肇始了中国传统音乐最早的辉煌,而青铜乐器则成为夏商周三代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历史遗存。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发现的铜铃、钲、铙、鎛等青铜乐器,几乎涵盖了青铜乐器全部种类,构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早期青铜乐器体系,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客观地看到了在长达约2000年的历史进程中,夏商周三代青铜乐器的面貌特征及其发展和演变过程。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