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丨中国哲学史丨09 佛教哲学是如何中国化的?

哲学丨中国哲学史丨09 佛教哲学是如何中国化的?

00:00
13:50

你好,我是许小亮。今天我们继续讲《中国哲学史》这本书。声音下方的讲义有本期内容提要,你可以点开查看。


在前面两讲,我和你一起聊了冯先生中国哲学史叙述脉络中的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在冯先生看来,经学时代各个哲学流派的思想碰撞,都是依托儒家这个哲学君主而展开的,无论是汉代的阴阳家,还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道家哲学,都类似于责任内阁。但不管这个责任内阁怎么变换,都是来源于中国固有的哲学传统和思维模式。只不过,随着大一统秩序的崩溃,道家哲学的流行本身虽然契合了这个崩溃了的秩序,但却并不能够真正安顿世道人心。所以,中国哲学的根本任务,依然是在儒家哲学这个哲学君主的统治下,寻找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从而真正在思想层面恢复子学时代儒家哲学的根本性地位。而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就是中国哲学发展到宋代时所产生的宋明理学


那么,为什么宋明理学能够完成恢复儒家哲学的统治地位这一历史任务呢?这是因为,宋明理学的产生及其支配性地位的取得,并不是基于儒家对中国固有的哲学思维的汲取,恰恰相反,它是儒家哲学在吸纳和整合了一个完全异质的哲学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个完全异质的哲学思维就是我们这一讲的重点:佛教哲学


冯先生对于佛教哲学的重视,最集中地体现为他特意分两个时期,也就是魏晋时期和隋唐时期,分别对佛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论述。只不过,魏晋时期对佛教哲学问题的处理仍然充满道家哲学的色彩,而隋唐时期中国哲学以更加接近佛教思维本身的方式吸纳了佛教哲学,从而为宋明理学提供了思想前提。用一句话来概括佛教哲学在中国哲学体系内的传播、安顿并最终扎根的过程,就是:佛教哲学的中国化。


那么,佛教哲学的中国化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呢?


按照冯先生自己的看法,佛教哲学与中国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是中国哲学对佛教哲学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另一方面是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体系的重构和更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哲学对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吸纳和改造。在冯先生看来,这种吸纳和改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佛教哲学特别强调人的内在意识,而对于外在世界不怎么关注。佛教哲学主张一切皆,认为只有人的内在精神是真实的,外在世界都是幻有。但我们一直强调说,在冯先生的认知中,中国哲学一直是实在论的,特别肯定外在世界的,也就是实在性。所以,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发展出了一种不可分离的理论。


二是佛教哲学在印度的文化土壤的滋养下,秉持一种厌世的人生观。而在中国哲学传统中,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主流。所以,冯先生认为,佛教哲学中国化的另一个标志是,佛教哲学所讲的净心,被发展为每一个修佛者自强不息的前提和根源。由此,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出了一套空中的进取的哲学理论,也就是在认识到一切皆空的前提下,仍然积极进取,通过提升内在修养实现自我超越。


三是佛教哲学根植于印度的社会结构,并不认为所有人都能够成佛。而经由子学时代中国哲学自由、平等的风气的塑造,尤其是儒家哲学对于君子的道德理想主义的描绘,使得中国哲学认为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达到圣人的状态。因此,佛教哲学在中国最终发展出了一套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这种强调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我的内省和修养来实现道德提升的理论,事实上为宋明理学的产生奠定了主体性的基础。


好了,说完了中国哲学对佛教哲学的改造,我们接下来再来看看,佛教哲学又为中国哲学贡献了什么呢?冯先生分别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在冯先生看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哲学主要贡献了中国哲学中所没有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概念。而在隋唐时期,随着佛教哲学原典的翻译与传播,佛教哲学为中国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且缜密的宇宙论体系与方法论指引,从而使得儒学在哲学的意义上发生了革新。一句话来总结这个革新,就是儒学从统而不治的君主,真正变成了有治理能力的君主,中国哲学在经学时代的格局从君主立宪制转向了总统制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看一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做出的贡献。


我们首先来看看,在冯先生的论述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究竟提供了什么样的新概念和新思维呢?在冯先生的论述中,这种新概念和新思维主要是僧肇学说提供的。为什么选择僧肇呢?因为在冯先生看来,僧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哲学的集大成者。可以说理解了僧肇学说,也就是抓住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哲学的核心。具体到冯先生的讨论中,僧肇从以下两个层面为中国哲学提供了新概念和新思维。


第一个层面,是在世界源起的层面,佛教哲学提供了一套主客体对立的解释框架。而这在原本的中国哲学体系中是没有的。在佛教哲学传入以前,中国哲学体系没有明确地区分主体和客体,也不怎么关注我和外在于我的世界之间的关系。佛教哲学所强调的我与非我,心与身,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对立,使得中国哲学能够在本体论的层次上对现象世界进行解释了。


第二个层面,是在对待现象世界的态度上。在原本的中国哲学思维中,儒家对待现象世界过于执着,从而在面对现象世界的易变和消逝时,很难提炼出真理的概念。而道家对待现象世界则过于消极,从而有否定现象世界的姿态。而僧肇所提倡的佛教哲学思维,虽然主张现象世界不代表真理,但又同时认同现象世界的真实性。同样的道理,现象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真实存在的,它对于后续事物的影响也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从本体论的层面看,现象世界是无常的,但是从认识论的层面来看,现象世界则是恒常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来理解世界。这事实上为中国哲学在形而上学的层面重新思考大一统的哲学架构提供了基础。


以上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哲学为中国哲学提供的新思维和新视角。


不过,总的来说,由于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原典尚未真实且全面地引介入中国,中国人经常用道家的哲学去解释佛经。这使得佛教哲学在体系层面依赖于道家哲学,很难在宇宙论的层面为中国哲学做出贡献。


到了隋唐时代,这个局面大为改观。在这个时期,随着佛教原典翻译的成熟,中国佛教出现了很多成熟的宗派。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唯识宗、华严宗、天台宗和禅宗。这些哲学宗派都有着自己独特、复杂且严密的体系。在这里我不打算给你复述冯先生对各个哲学体系的考察,而是要通过这几个哲学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来呈现隋唐时期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做出的贡献。在冯先生的论述中,真正在宇宙论和体系论层面为中国哲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关键人物,是唐代的两位高僧:玄奘和宗密。


我们先来看玄奘。在冯先生看来,佛教哲学真正从宇宙论和体系论的角度呈现在中国人面前,要归功于玄奘对于唯识宗的引入。


冯先生指出,在中国佛教哲学中,玄奘是印度思想最为忠实的介绍者,所以他的佛教哲学体系和宇宙论结构最少受到中国本土思想的影响。这其实对于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第一次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对中国哲学来说陌生的图景。这个陌生图景,按照冯先生的叙述,就体现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那就是为中国哲学提供了一个第一性原理,并且基于这个第一性原理对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进行体系化的推理和解释。


那么,这个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呢?玄奘所推崇的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是宇宙万物和生命现象的根本原理,强调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外在表现,真实的世界只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但是,玄奘对于阿赖耶识的解释与说明是完全印度式的,中国人很难理解,必须对它进行中国化的改造。这个工作是由创立了华严宗的法藏法师完成的。华严宗提出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本质,而整个宇宙的本质也体现在每个事物之中。这就是说,万事万物的本质、规律和万事万物本身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逻辑上的鸿沟,也不需要太多繁琐的哲学处理。华严宗的这个主张大大简化了阿赖耶识与世界之间的复杂关联,特别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但华严宗并没有解决这个在呈现于万事万物时是否会改变的问题,也就是当在具体事物中表现出不同形态时,这个是否会发生改变的问题。而天台宗所主张的如来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如来藏指的就是一切生命本来就具有的佛性,也就是成佛的潜质和可能性。天台宗主张,在如来藏中,已经包含了所有现象的本性和本质,而且这些本性和本质不可改变。换句话说,尽管现象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千变万化,但是它们在本质和本性的层面是恒定不变的。


按照冯先生的这个叙述逻辑,应该说,到了天台宗,佛教哲学已经在理论的层面为中国哲学找到了那个形而上学的根基。所以,到了天台宗,佛教哲学完成了它中国化的使命。但是,在冯先生看来,真正将佛教理论体系化,并为后来的宋明理学开辟道路的,非宗密莫属。


具体来说,冯先生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宗密对于宋明理学的根本性影响:


第一,宗密的禀气受质的主张,对宋明理学中关于气质的讨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宗密看来,人是基于其心神禀受大自然中的混元一气而产生的。此中的元气可以视为是构成人的最初的物质元素。这个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王充的影响,而在宋儒中,张载有关的理论则是基于此一主张而生发。


第二,宗密讲心气对立,为宋明理学中的程朱学派中的理气对立奠定了理论框架。


第三,宗密主张一切唯心,认为我们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内心的外在显现,强调心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是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的先声。


可以看出,到了宗密,佛教哲学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进程,中国佛教哲学已经完成了理论建构,奠定了宋明理学论述的基本格式。在佛教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明理学,无论从宇宙论、体系论,还是从逻辑推演的角度来看,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创新,只不过在第一性原理上替换了佛教的主张。


但从另一个层面去看,也可以说是佛教哲学被中国哲学彻底吸收、整合进自身的体系当中,并以儒家的语言和理论框架表现出来,而其表现形式就是宋明理学。在接下来的两讲,我将和你去讨论冯先生对宋明理学的论述。


如果你还有任何关于这本书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一起参与讨论。我们下一讲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