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考古立体大课堂”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学活动丰富

走进“考古立体大课堂”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学活动丰富

00:00
04:16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8月16日、8月1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陆续在成都考古中心开展“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小小考古人”暑期研学活动。活动包括两场考古主题课堂:“小小考古人:文物修复体验课”和“小小考古人:文物绘图体验课”。

这两场主题课堂除了参观《考古·成都》常设展之外,分别聚焦陶器修复的课程学习与互动体验,以及文物绘图的课程学习和互动体验。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尝试了用黏土将碎片拼合成完整的“陶器”,了解了文物绘图使用的工具、绘画流程。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同学们由社教专员带领走进《考古·成都》常设展开始参观。踏过透明地板下那三条“历史真实之道”——商周时期的红烧土路、唐宋时期的砖铺路,以及明清时期规整的大块石板路面,走进了一个“考古立体大课堂”。

专业的发掘工具,专业的发掘流程,科学的研究方法,无不彰显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展览现场,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考古发掘工作的专业性。

随后,同学们便来到成都考古中心的大厅,开始了文物修复与文物绘图的基础知识学习和互动体验。

参观展陈

文物修复体验课上,老师以赵廷隐墓出土的彩绘陶俑修复为例讲解到,刚出土时的彩绘陶俑严重破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过漫长的清理、拼对、粘接、清洗、彩绘加固保护、补全、打磨、作色等步骤,科学地保存文物本体,建立了考古发掘出土重要陶质文物保护修复的基本模式。同学们了解到,文物修复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这需要修复者具备丰富的历史、考古、艺术等知识,修复过程更是精确控制每一个步骤,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工艺进行修复。活动现场,同学们还能够自己动手修复破碎的陶罐,享受解谜和完成作品的乐趣。

文物修复课让同学们意识到修复不是简单的拼图游戏,其目的是恢复文物的原貌,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使文物能够长期保存并展示给公众,同时保留历史痕迹和风格特点,为人们提供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现代发达的照相技术下,文物绘图仍是不可替代的。在文物绘图课中,老师将赵廷隐墓出土的彩绘陶俑照片和线稿进行对比后,同学们也发现了,虽然照相技术可以做到直观且有真实感,却难以反映文物各个部位的具体尺寸和准确的细节信息,而这些文物绘图可以做到。

活动现场

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也认识到文物绘图与美术绘图的差别。文物绘图是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整个过程,注重精确。考古绘图师绘图时要精确测量,要仔细观察文物,并严格按照比例尺寸绘制,确保绘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的主要目的是科学、准确地记录和描述考古材料,包括文物的形状、大小、纹饰等原始信息,为考古学家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料,同时也为文物的保护和展示提供直观的图像支持。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将持续开展“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小小考古人”研学活动,为更多小朋友提供走进考古的机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