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赛让人又爱又恨,关于足球的小说会是怎样的呢?近日,《为国争》新书分享会举办。作家、评论家、水墨艺术家兴安,导演、编剧、演员万弘杰,与该书的作者余耕等一同做客DT51的RENDEZ-VOUS书店,现场围绕有关足球的种种往事展开分享。
小说《为国争》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背景,通过从乞丐到天才球员的小北,以及唯利是图、拥有神秘身份的球队经理人余伯庸两位主要角色的经历,再现了中华足球队的昔日风采。活动现场,从事编剧工作的兴安从小说的戏剧性着手,谈及故事的节奏。兴安表示,《为国争》中的人物是开放性的,例如主人公小北,从一个乞丐成长为民族英雄,从没有姓名到为了纪念自己亦师亦友的队友,给自己起名叫陈镇北,这些安排都非常巧妙。另一位主角余伯庸,给人的感觉他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但是在最后的反转之后,会发现他隐藏得很深,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有自己的道义,“余耕在这部作品里,人物塑造得都是复杂的多面的。”
“《为国争》不光是讲足球,在一场场精彩的比赛中,各色人物演绎了最真实的社会与不能忘却的时代。”万弘杰认为,《为国争》小说中出现的每个角色,都是鲜活生动的,小北和余伯庸作为主角,肯定会吸引读者的目光,但是其他角色的光彩也没有被他们掩盖,每个人的形象与命运,都足以牵动人心。尤其是小说中,中华足球队的队员,大多数都是真实的人物,他们的经历与命运与能够查到的历史资料都是吻合的,这样带来的震撼更为强烈。让人们不禁感叹,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的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为自己热爱的体育运动,排除万难奋斗着,展示着民族风貌与民族精神。此外,小说中出现的女性角色,例如亦梅,她举止优雅,体魄强健,意志坚定,面对失去爱人的悲痛,也不忘为国募捐,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令人心生敬佩。
对此,余耕直言,自己在这部小说中,写了三场足球比赛:三场比赛前两场都是真实发生的,第一场是发生在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中华足球队战胜了日本队;第二场是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中华足球队对阵英国对,惜败。第三场比赛是虚构的,但是结合了历史真实事件“东江大营救”。
对于这些体育往事,余耕并不陌生,他早年曾从事专业篮球训练,后又在北京做过体育记者十余年。余耕说,这三场球赛贯穿全书,关乎个人的命运,也连接时代的脉搏,小说中的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磨砺,小说中一些人物的原型在当时的时代,让世人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实力,以及我们中国人在竞技体育的潜力,“书中球队自筹经费去比赛的情况是真实的,在当时的境遇下,他们没有放弃,排除万难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体育精神,让人震撼心生敬佩,所以,我要把这群人的故事讲出来。”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