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南疆夜晚9点的落日余晖,迎着现场观众的热情欢呼,8月10日,徐鑫灵骑着公路自行车在阿克苏完成了一场比赛。第二天他又马不停蹄地出现在直播间里,虽稍显疲惫但依然认真地向粉丝讲解着骑行装备。
疫情之后,城市骑行开始大火,小区门口的自行车店突然多了几家,朋友圈好久不见的同学也成了骑友,连咖啡店都变成了骑行俱乐部,骑行生态的改变,给像徐鑫灵这样的业余车手带来了赛场之外的机会。
站上赛道,他是一个月训练里程接近2000km的业余公路车明星选手“徐神”;离开赛道,他是拥有10家店、年销售总额可达2500万的车行主理人。用爱好养活自己,到用事业养活爱好,与自行车相伴11年的徐鑫灵抓住了骑行经济这股“风”,在车手与车店主理人的身份之间找到平衡。
徐鑫灵
16岁成为自行车手
刚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徐鑫灵也在关注,男子公路自行车比赛场上,身着红色骑行服的中国选手像一名“孤勇者”,以完赛273公里的成绩,实现了国内该项目的历史性突破。6个多小时的漫长较量,徐鑫灵看得紧张又激动,他仿佛目睹了平行时空的另一个自己,在赛道上和职业选手一样拼尽最后一刻。
时间回到12年前,自行车行业火过一段时间。凭借自己的天赋与努力,16岁的徐鑫灵在仅接触自行车四个月后,就站上了冠军的领奖台上。手里拿着“新鲜”的奖金和奖杯,徐鑫灵第一次享受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也为自己走上车手的道路攒下了信心。
和其他运动员一样,徐鑫灵对于骑行的热爱,源于追逐竞技体育的刺激、喜欢站上赛道的兴奋感、享受骑行到一个全新地方的体验,他一个月训练里程接近2000km,这差不多是成都到拉萨的距离。
后来的5年时间,他除了上学就是在赛场上,因为在多个著名商业赛事中拿到不错的成绩,徐鑫灵逐渐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他也辗转了多个有名车队。一段时间,中国自行车联赛上,他的积分都保持在业余选手前5名的位置,甚至能一天拿2个冠军,这些比赛的奖金也足以支撑他这份热爱。
徐鑫灵车队参加自行车比赛
业余运动员的出路
自行车运动员分为专业和业余两种,徐鑫灵曾有机会进入省队参加专业比赛,但他并没有选择“体制内”,而是走上一条更商业化的道路。成为全职业余车手,意味着可以拥有更多自由训练和比赛的时间,但是未来的每一次进步都得靠自己。
“一次比赛的花费要上千甚至万元,比赛的吃、住、行,包括装备的更新全部需要自费,虽然奖金可以平衡支出,但不是所有比赛都能拿到好成绩。”最开始到各地参加比赛的徐鑫灵给自己定下的最坏目标是,至少把回家的路费挣回来。
但徐鑫灵没想到的是,2017年的一次受伤,断送了年仅21岁的自己继续提升的路。当时正在冲刺的徐鑫灵突然被横着撞飞出去,腿上的韧带都差一点断掉,但是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看车有没有坏。
“本来准备去欧洲参加国际比赛了,但摔车后的伤势无法支撑高强度训练,只有选择在家休养。”年龄在增长,如果无法进入更高的平台发展,意味着徐鑫灵需要换一种方式谋求出路。
沉静2年的日子,他有考虑过转行,甚至还当过房产中介,但即便如此,身体恢复后的徐鑫灵还是期待上场比赛。2019年他在四川地区参加的所有比赛中都拿了冠军,这让他无法割舍自行车给他带来的成就感。
“当爱好不能养活自己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养活爱好。”那时候,徐鑫灵已在圈内小有名气,赛场上关于他的那些精彩的躲车和控车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徐鑫灵把自己的骑行经验也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圈了不少粉,大家都称他为“徐神”。
粉丝们关注到骑行这个行业,骑行本身零散的生态变得更加聚拢。他也开始转变思路,在比赛之余,计划通过自己积累的影响力来经营车队和自行车店。
2年开10家车店
疫情之后,随着户外运动消费崛起,露营、滑板、滑雪、飞盘……都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其中自行车本身属于环保出行的代步工具,又兼具运动锻炼的属性,人们可以在休闲骑或竞速骑中释放压力,热爱运动或者想要运动的那群人开始购买人生的第一辆公路车。
商业嗅觉灵敏的徐鑫灵也看到了市场的变化,2021年,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入股了第一家自行车店,就感受到了骑行热在逐渐升温,他发现周围骑行的人多了起来,自行车店的销量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赞助我们车队的轮组品牌,2022年的销量就同比增长了200%。”
徐鑫灵合伙的自行车店cycle+
上千万骑友撑起的大势新消费,让骑行公路车从小众运动也逐渐走上了主流赛道。包括徐鑫灵所居住的成都,政府打造了世界上最长的绿道——成都绿道,让众多爱好者实现了城市骑行的第一步。“成都的骑行氛围是让外地朋友羡慕的程度,他们甚至想打飞的来体验。”徐鑫灵说。
这个过程中,骑行经济的趋势也在改变。新人大量涌入骑行“圈子”后,3000~5000元区间的自行车成为他们选择的主流。
车店外整齐排列的公路自行车
“这群人中至少会有小部分人爱上这项运动,在骑行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就有升级装备的需求,比如置换稍微高端的成品车,或者通过轻量化改造提升性能。”徐鑫灵认为,比起前两年,行业的增量大多数来自装备升级,目前正是新人进阶的时候。
迎着这股风浪,虽然人生第一家店已退股,2022年到现在徐鑫灵合伙的自行车店即将开到第10家,2024年下半年才开始,他定下了目标:“一年2500万的销售额应该可以达成。”
把骑行做成事业
自行车开店门槛并不高,上百万成本的综合店和花几十万元开的夫妻店,都在这个市场上百花齐放。但2024年的骑行界已经和10年前有了巨大差别,单凭一家车店不足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要想真正把骑行的生意做成长久的事业,平衡自己车手的身份,徐鑫灵也在寻找更多契机。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公路自行车青训确实成为一种趋势。”徐鑫灵也在观察,国际比赛场上,自行车作为欧美的“传统领地”运动,中国选手从未停下追赶的脚步,而培养未来年轻一代将大有可为。
为了未来某一天孩子或许能成为业余或者职业运动员,越来越多的家庭走上了卷运动项目、卷体育赛事的“氪金之路”。从徐鑫灵的经验来看,因为公路车项目没有网球、乒乓球等传统项目参与的人多,作为一项相对来说小众的赛道,竞争选手不会太多,也比较好出成绩。
但是要想成为Top级别的运动员,需要花费的精力和金钱无法想象,作为业余选手,徐鑫灵一路走来的花费也超过了百万元。
因此,“青训”可能是骑行领域里未来一大新机遇,徐鑫灵合伙的第10家店就加大了对这一环节的投入,而他自己也想弥补无法深造的遗憾。“我们组织的夏令营会到大理、新疆等地,带孩子们体验骑行的快乐。”徐鑫灵也会在青训队里挑选较有潜力的车手,一旦孩子有意愿走上职业道路,就会一对一地制定训练计划,安排他们到欧洲或东南亚等国家训练和体验比赛。
11年间自行车江湖风起云涌,徐鑫灵实现了从运动员到职业经理人再到车行主理人的身份转变,他也把自己职业生涯的遗憾转化为对青少年车手的培养。伴随着骑行生态的不断变化,他正以另一种方式实现着自己作为一名业余车手的圆满。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