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其成。网络时代养成了一批宅男宅女,他们大部分闲暇时间都依靠互联网宅在家里,成为现如今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号称宅生活。其实,宅生活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老子也提倡宅生活,那么老子提倡的“宅”和我们今天的“宅”是不是一回事呢?在没有网络的《道德经》时代,老子所谓的“宅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道德经》第47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见天道。其出弥(mí)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一章开头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意思是不用走出房门,就知道天下的事情。不用看窗外,就能发现天地运行规律。“户”是小门,“不窥牖”的“牖”是窗子。“不出户”,不用走出房门,“不窥牖”不用看窗外,大家听了是不是觉得这不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宅在家里”吗?可能你会说:宅在家里就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事,这有啥困难,一部手机不就成了?的确在互联网的时代,这些好像都不是事儿。可是老子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那怎么做到宅在家里就知道天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呢?显然老子用了一种不同于现代人的方法。如果把现代人用互联网、用手机的方法叫外求的方法,那么老子就是用了内求的方法。老子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通过人体内求法发现天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人身小天地,天地大人身”,老子发现天地和人体同构同序——同样的结构同样的运行次序,了解了人体的结构就了解了天地的结构,了解了人体的变化规律也就了解了天地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河上公说的:“圣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见天下也。”“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我们再思考一下老子为什么总是在讲天下事时往往要和自己身体的事儿联系起来讲?比如讲治国时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在后面第五十四章还会看到老子“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的逻辑次序,从身体出发最后是天下。说明身体和天下是一体的、相通的,是同构同序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所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可以推测天下事。当然观察自己身体的前提是要“致虚极,守静笃”,要无思无虑,清净无为。
老子接着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走出门外越远,知道的就越少。“弥”用作副词时表示程度加深,这里是越、更加的意思。“弥……弥……”就是“越……越……”。“知”同智慧的“智”。“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还表示走出门外越远,智慧就越减少。这种说法表面上看与我们的常识不相符,常识告诉我们,要想了解外面的事情,就必须到外面去;走得越远,知道的事情就越多,知道事情越多,智慧就越多。可老子却说走得越远,知道的反而越少、智慧也越少。为什么呢?我刚才说了,老子实际上指出了认知事物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外求的方法,一种是内求的方法。走出门外,观察外物,是外求的方法。观察身体变化,放空自我,回归心灵的平静,是内求的方法。心灵好比是一面明镜,本来就是纯净的,具有照察万物、照察世事的作用,这就是本具的智慧。一旦外出外求,心智就会外驰,心绪就会纷乱,心神就会散失,这面镜子就会被蒙上灰尘,就会模糊不清,当然就无法真正了解事物的真相。河上公说:“谓去其家观人家,去其身观人身,所观益远,所见益少也。”意思就是离开自己的家去观察别人的家,离开自己的身体去观察别人的身体,观察的越远越多所发现的东西反而越少。再看我们今天用手机互联网虽然可以获取海量信息,但真的可以使人“不出户,知天下”了吗?我看未必。因为信息越多,我们的选择就越困难,面对海量信息怎样从中提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如果不静下心来,面对这些海量信息反而使人迷茫,不知如何选择。你可能会说了,现在不是有Chat GPT了吗?它不是可以帮我们选择吗?可是我们发现没有,科技越发达,我们越依赖科技,那么我们自己认知事物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退化,人类本有的智慧就会越来越减少,高科技就成为我们的主人,人类就会成为机器的奴隶。
也许你会反问,那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能解决的问题肯定是越来越多,知道的事情也总是越来越多,渐渐地不就可以知天下了吗?的确是这样,互联网时代知识越来越丰富,可是不能解决的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未知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大。为什么呢?我来打一个比喻,画一个圆,假设这个圆里面是解决了的问题,是已知领域,这个圆外面是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未知领域。这个圆画得越大,圆外面所接触的面积也就越大,是不是表明已解决问题越多,未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外求就好比是画这个圆,向外求得越多,圆周就越大,圆外面的面积也越大,未知领域也就越大,未知的问题也越多,是不是说明解决问题的知识越来越少了。这不就是老子说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吗?
所以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就要“不出户”、“不窥牖”,不要去外求,而要内求、内照,也就是要不停地去擦洗心灵的镜子,净化欲念,清除污垢,保持心灵本有的智慧,用心镜去照见外物及其运行规律。这种内省的功夫就是禅宗北宗大师神秀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要每时每刻都要内修、内视,内修、内视、内省正是儒、道、佛共同奉行的修炼功夫。
老子最后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道,不必用眼睛看就能明白,不必去做就能成功。那怎么达到这种境界?只有内求、内证。这种内在体悟的方法是东方人重要的认知方法,它和西方人重视外在经验知识的认知方法不同。当然造成东西方思维差异最根本的原因是东西方对心灵本体的认识不同,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东方圣人都认为心灵、心性本来就是纯净的、清虚的、光明的,具有照察外物的功能,而西方主流的思想家、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心灵的最深处是躁动的、焦虑的、不安宁的,所以要强制它而不是让它显现出来。这样的结果,当然就形成了西方人重外求、外证、重经验知识,而中国人重视内求、内证、重内在体察这两种不同的思维传统、思维方式。
这两种思维方式相比较,究竟谁对谁错呢?我认为没有对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而从本体上说,人的心灵是清明的,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躁动不是心灵的本质,只是心灵的外现。只有回归心灵清净的本质,才能开发出人的巨大潜能,从而认知外物。尤其是在我们目前过分重视外求方法,过分关注经验知识,内证、内求的能力大大退化的时候,就有必要加强内证、内求的训练,而不要一味外求,以迷失心灵的清明。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不外求而知天下、取天下呢?请听下一讲。
有如庄子道通为一,非劳神明为一。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虽然不会写也表达不出心中想说的心里话,还是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