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风险,共同承担
我们一路看来,可以发现诸葛亮的作风一向很透明——我所做的事情,都要让你们知道,无需任何遮掩,因为你们要做的事情我能够看得一清二楚。只有具备真功夫的人才敢这样做。
诸葛亮希望鲁肃了解他,也希望周瑜明白他的作风,甚至希望曹操也能对他有所了解,所以他没有偷偷返回,而是命令军士齐声高喊“谢曹丞相赠箭”。
一方面诸葛亮感谢曹操的配合,虽然曹操是中了他的计才这样做的;另一方面这样能让所有人知道,曹操虽然人数众多,不仅没打胜仗,反而白白送了他这么多支箭,从而给曹操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也算是一种心理战。
在草船借箭的过程中,诸葛亮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回报,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曹操发现真相后有苦难言,就算认错也没有丝毫作用。因此他只能硬着头皮面对当前的这种困境,苦思其中的突破点,这是很无奈的事情。
所以一个人做事之前,千万不要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有优势,有胜算。有时候要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对手,这样才比较安全。
周瑜得知诸葛亮借箭的经过,感慨诸葛亮神机妙算,并自叹不如。
其实,诸葛亮借箭,用现代话来说,根本就是把工作外包,请同行分担,加起来数量便很多。
诸葛亮对天文地理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知道不日之内必有浓雾。
中国人自古就对天文很有研究,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制造出了指南车。我们了解了天文,就能推算出天气状况,因此中国最畅销的书并不是各种排行榜上的书,而是一本几乎家家必备的老皇历。
老皇历自古流传下来,告诉我们哪天白天最短、晚上最长,哪天天气变化最激烈……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也相当科学。
同时曹操人生地不熟,又不熟悉水性,不敢在浓雾中出战。如果以船只逼近,伪装进攻,曹操必定箭如雨发,不敢停息。于是不用费力,便能够借得十万之箭。
但是,这样一来,周瑜必然更加气愤,也更为嫉妒,很可能不择手段,非置诸葛亮于死地不可。
诸葛亮并不是故意卖弄才华,使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只是周瑜这样的人,不能让他看不起,否则无法合作,不得不承担风险,采取如此措施来换取共同的利益。应该做的,绝对不推辞;不应该做的,再有利也不能做,这才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工作有很多人会做,不一定样样要亲自去做。外包给别人做,并不代表自己偷懒,而是分散风险,由大家共同承担。
诸葛亮借箭,说明一个问题可以有好几种解决方案。自己做十万支箭,费时费力又费神,不如向有箭的人借,一下子就凑齐了。问题是,怎么借?向谁借?什么时候借?有没有借到?这些才是我们要学习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