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华昊中天二度递表港交所,聚焦肿瘤创新药开发,尚未实现盈利

IPO观察|华昊中天二度递表港交所,聚焦肿瘤创新药开发,尚未实现盈利

00:00
05:31

红星资本局8月14日消息,近日,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交易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是华昊中天第二次递表港交所。近年来,华昊中天收入稳步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且过于依赖核心产品和主要客户。

从科创板到港交所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招股书显示,华昊中天成立于2002年7月,是一家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的全球化生物医药公司,在联合创始人唐莉博士与邱荣国博士的带领下,公司成功开发了专注于微生物代谢产物新药研发的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并拥有了一款已商业化的产品,建立了由19个项目组成的管线。招股书显示,唐莉61岁,邱荣国62岁,二人系夫妇。

2022年6月30日,华昊中天递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2023年5月23日,公司撤回了科创板上市审核。今年1月29日,该公司首次递表港交所。

招股书显示,华昊中天的核心产品优替德隆注射液于2021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晚期乳腺癌。在2023年1月1日被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之后,优替德隆注射液自2023年3月1日起执行谈判价,其价格下降超过60%。

招股书披露,2022年、2023年、2024年前5月,华昊中天分别有20975瓶、107608瓶、88745瓶优替德隆注射液入库,同期销量分别为18483瓶、90021瓶、38577瓶。

业绩上,华昊中天近年来收入稳步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2022年、2023年、2024年前5月,华昊中天的收入分别为3282万元、6663.5万元及2856.4万元,亏损分别为1.61亿元、1.90亿元及5745.3万元。公司表示,亏损主要归因于公司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研发开支、行政开支较大。

研发上,截至2024年5月31日,华昊中天研发团队由55名成员组成,其专业技术涉猎多个领域,包括技术平台、医疗和临床合作等。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5月,华昊中天研发开支分别为8270万元、1.27亿元及4380万元。

依赖单一产品和主要客户

华昊中天在招股书表示,公司核心产品和部分候选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主要依赖于单一的活性药物成分优替德隆,核心产品将继续成为公司近期收入及利润主要来源,使盈利能力局限于单一产品。除此之外,公司的其他研发中产品全部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产品获准商业化仍需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华昊中天的客戶集中度也相对较高。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五月,华昊中天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3.4%、32.7%及34.9%,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1.6%、88.5%、84.0%。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告诉红星资本局,若公司的盈利能力局限于单一产品,当该产品的销售出现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保持竞争力,公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开发新的产品线,以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林先平说。

对于华昊中天过于依赖前五大客户的问题,林先平认为,如果公司不能保持与主要客户的良好关系,可能会面临销售中断的风险,公司可以考虑与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市场,以分散风险;同时开发新的客户群,扩大销售渠道。

招股书披露,目前,华昊中天正在积极开发优替德隆的口服剂型,即优替德隆胶囊,现有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提示了其具有显着的疗效、良好的安全性及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亦具有更优的便利性及依从性。

对于本次赴港上市,华昊中天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资助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加强国内商业化能力并建立全球营销网络、扩大产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