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购空牛奶盒只为完成作业,别让形式主义害了孩子

评论|网购空牛奶盒只为完成作业,别让形式主义害了孩子

00:00
04:33

让孩子们远离形式主义,许多人都亟待补上一堂“何为教育”的课

近日,一些学校布置收集空牛奶盒的作业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出于环保目的,学校呼吁家长带孩子收集空牛奶盒。但这种呼吁,却在执行中变了味:有的家庭“全家上阵”,一起喝牛奶、攒牛奶盒;有的家庭改变了喝牛奶的习惯,不买大瓶装的鲜奶,“更倾向于购买250ml盒装的牛奶”;更夸张的是,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专门售卖空牛奶盒的店铺,一百个起卖,这些商品描述里还会特意强调“环保作业”“家长减负担”。

↑某二手平台正在售卖的空牛奶盒

从报道来看,多数学校表示,收集牛奶盒一般为自愿,并且从初衷看,倘若执行得当,无疑能够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许多牛奶盒通过回收加工再利用,可以制成再生纸、文具、课桌等。

但现实的走向却打了初衷的脸,不仅与环保背道而驰,也与教育大相径庭,收集空牛奶盒成了现代版的买椟还珠,在执行过程中走向了形式主义,也成了许多家长、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不得不让人追问,是什么让环保教育变了味?哪些人在助推校园形式主义?

好初衷异化为焦虑果的关键,便是一些老师向上面交作业的时候,为了数据好看,就开始将之与很多奖励挂钩,“期末评三好学生更有优势”。这无疑击中了众多家长的焦虑心理与“被穿小鞋”的担忧,即便“没有强制要求”,家长与孩子也很难不交。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各种想方设法,甚至投机取巧层出不穷,“增强孩子环保意识”的初衷已被消解,而弄虚作假则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换个角度看,有的家庭为了完成任务,浪费牛奶就为了多收集盒子,那也是对环保本身的讽刺。

本质上,收集牛奶盒以数量来定优劣,而不管学生家庭的实际,是一种量化式的形式主义。收集上来的牛奶盒,数量越多越好,既好看地完成了评比任务,也留了痕,至于这些空牛奶盒究竟怎样被再利用,效果如何,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这无疑是打着教育的旗号,与教育背道而驰。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对这类变味的作业明确说不,抵制各种变相的形式主义,既是切实为教师、家长孩子减负,也是对教育本身的尊重。教育是心智的提升,是人格的完善,是历尽千帆后“认识你自己”,这些都是很难被量化的,而最重要的是过程。就此而言,要提升孩子的环保意识,完全可以有更优选择,比如,组织几场参观活动,带孩子去亲身体验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过程。

类似的举动,还有一些地方由来已久的上交空笔芯,“空笔芯越多证明学习越努力”,逻辑也是很感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空笔芯数量没有因果关系,环保意识高低与空牛奶盒数也未必成正比,将奖励与此挂钩是赤裸裸的功利行为。

大人们自己苦形式主义,就别再把“那一套”带给孩子、侵入校园了,孩子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教育和成长,而不是为了指标弄虚作假。无论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端正教育观,别打着环保教育的名义,让形式主义毒害了孩子的心灵。

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好看的指标,堆积如山的空牛奶盒,也掩盖不住背后的空洞与虚妄。让孩子们远离形式主义,许多人都亟待补上一堂“何为教育”的课。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