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牙好牙一起拔,种植牙监管“牙齿”不能软 | 新京报快评

坏牙好牙一起拔,种植牙监管“牙齿”不能软 | 新京报快评

00:00
02:39

近年来,种牙费用已有大幅降低。但据央广中国之声报道,一些机构却不满足于只挣一颗牙的钱,坏牙拔,病牙也拔,甚至还哄着拔好牙,多拔才能多种,在拔牙数量上让患者多掏钱。不仅如此,某些机构还以“免费检查”“低价体验”等方式吸引患者,再通过增加服务、添加耗材、捆绑消费等方式,增加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花销。

2023年年初,国家医保局首次开展种植牙集采,将曾经上万元一颗的种植牙牙体的价格直接降到千元以内。同时,还对单颗常规种植牙必需的医疗服务,采取了打包医疗服务费限价治理,原则上不超过4500元,符合特定条件的地区或医疗机构允许适当放宽。

新政策实施之初,必然要考虑各种情况,让政策有一定的包容性和弹性,没想到这一善意被一些机构恶意为之。这些机构到处打广告,用低价格吸引患者,但其未必符合治疗标准。

比如,要种植牙,先要拔牙。以拔牙为例,医疗机构评估一颗牙是否需要拔掉是有着严格标准的。而在牙科治疗过程中,选择修复治疗还是拔牙种牙,也存在很大的灵活度,这就给一些无良机构套路消费者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

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一些机构故意模糊治疗方案,已经涉嫌侵犯患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要保障种植牙患者权益,就需要监管的“牙齿”硬起来,尤其要让坏牙好牙一起拔这种恶劣行为付出代价。

比如,针对服务乱收费,国家医保局规定,牙科机构广告宣传的,必须是种植一颗牙的最高打包价,而非一颗牙材价格。同时,要在机构显要位置,公示打包医疗服务费范围。

此外,监管部门可以对种植牙机构实行全面的信用治理,每年公布当地种植牙机构的信用排名,以此满足患者的知情权,也不让政策红利打折。

就种植牙机构而言,通过损害患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来获取不正当利益,而不在提升服务质量和口碑上下功夫,这种野蛮路子只会越走越窄,也必然遭遇“用脚投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