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樊振东夺冠创造历史,马龙高龄再战赛场引热议:国乒背后,有人“撑腰”!

陈梦、樊振东夺冠创造历史,马龙高龄再战赛场引热议:国乒背后,有人“撑腰”!

00:00
13:11

陈梦、樊振东创造了历史!

就在8月3号、4号两天晚上,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组和女子组的单打决赛都已落下帷幕。

这两场比赛,都创造了载入史册的结果:

陈梦的获胜,让她成为继邓亚萍、张怡宁之后的又一位蝉联奥运乒乓球女单冠军的选手;


而樊振东的获胜,则让乒乓球“大满贯”(指包揽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国际乒联世界杯三大赛事单打冠军的运动员)的队伍又添一员。


更是成为继邓亚萍与马龙之后的第三位“超级全满贯”(指乒乓球九大赛事单打比赛全部夺冠)选手。


两位选手的获胜,都在世界的乒乓球历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他们两人的成就,乃至国乒、世界乒坛的历史时刻,都绕不开同一个人。

一个在国乒低谷期出道,击败无人能敌的对手,在自己的巅峰期退役,不再上场却成为国乒夺冠关键的人。

这个人,叫刘国梁。


在巴黎奥运会之前,刘国梁曾与陈梦有过一次赛前谈话。

那是在今年年初的釜山世乒赛上。

世乒赛是五局三胜制,当时团队赛出征的是孙颖莎、陈梦和王艺迪。

陈梦守第二局和第五局。

在第二局的时候,她就输给了日本选手早田希娜。

而后第三局的王艺迪也失守,直接将中国队推到了悬崖边上。

陈梦坚守的第五局,就成为了决胜的关键。

赢,则守住了国乒的连胜记录;输,不仅仅是失去冠军,更是几十年来首输日本。

从东京奥运会之后,三年的时间里,陈梦不知道输了多少次。

输给队友,输给对手;单打输,双打输。

年龄,伤病,状态,外界的质疑,每一项都在击溃着她。

她,到底还能不能行?

陈梦在场下不断练球,生怕输掉这一场,令国家蒙羞。

刘国梁就是这时找到的她。

彼时的陈梦已经近乎走火入魔的状态,眼神都是浑浊的,只知道盯着球,不断接球、发球。


刘国梁叫停了她,抛出了两个问题:

“你是谁?
你在干什么?”

这样的问题,直接将陈梦砸懵,但也将她的注意力拉了回来,眼神逐渐清明。

看到陈梦清醒了些,刘国梁又说:

“你是东京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

对手是谁?

是张本美和。

十五岁的张本美和,能不能战胜陈梦?

你是输给了早田希娜,但她也输给了孙颖莎。

前面输的,已经打平了,没关系。

最后一场赢了,也是赢了,依然是为国争光。”


这时的陈梦才突然惊醒。

一次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无法翻身;

平时的失败,也不意味着决胜局就无法取胜。

而团队赛的意义,不也是在于“团队”吗?


她虽输,队友却替她赢了回来,为她、她们,争取了一个关键的全新机会!

一局定胜负,从前的输赢皆不再作数,唯有这一局,才能决定她们的结果。

刘国梁告诉她:

“去回想你的上一个周期,去回想你最好时候的状态。”

她最好的时候,是站在乒坛顶峰的奥运冠军,任最厉害的孙颖莎,也无法击败她!

当她再一次站在赛场,看向对手,早已忘记曾经的输赢。

陈梦曾在巴黎决赛的赛后采访中说: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输给了莎莎(孙颖莎)很多次,记忆中只赢过两次。

今天的比赛,也没有失败者。”


无论谁输谁赢,都是中国的胜利,也都不意味着一生的结局。


唯有不怕输,才能不会输;唯有看淡胜利,才能获得胜利。

刘国梁半年前对她说过的话,将她从黑雾之中,引领到最高领奖台。

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历史。

而刘国梁对乒乓历史时刻的创造,得从1992年的那场中国公开赛开始说起。


1992年,16岁的刘国梁首次站在世界级大赛上。

他对面的,是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也是刚刚结束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新科冠军,世界乒坛上的第一位大满贯选手。

瓦尔德内尔就像中国队的“克星”,当时的中国队在他面前屡战屡败,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铜牌。

但刘国梁就好像是为打破这个局面而出现的。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他这个新人的时候,他以3比0的比分,打败了瓦尔德内尔。

此后,更让瓦尔德内尔体会了一把六连败的感觉。

刘国梁凭“一己之力”,将这位世界第一拉下“神坛”。


再加上与队友孔令辉的配合,国乒在世乒赛、世锦赛与奥运会等各大赛事上,多次斩获冠军。

至此,沉寂多年的中国乒乓,再次占领世界之巅,重新书写“乒坛传奇”。

然而,仅三年之后,刘国梁就选择了退役,在他正当打的年纪。

2000年,乒联发布了更换大球、无遮挡发球等新规则。

这些规则都极大地克制了刘国梁,甚至很多人说,这就是因为他改的。

于是,在2002年的时候,年仅26岁的刘国梁,选择了退役。

比他还大一岁的孔令辉仍在坚持;


比他大11岁的老对手瓦尔德内尔直到五十多岁才退役;


他的“得意门生”马龙28岁才拿奥运冠军。

可他,却选择了在26岁这一年,离开。

其实他本可以继续再战。

那些规则不仅让刘国梁需要重新适应,所有队员,都需要从头开始。

相比逃避,刘国梁的退役,更像是一种“退让”。

不是向规则、乒乓球退让,而是给那些已经崭露头角的优秀新人“让位”。

退役之后的刘国梁,没有离开国家队,而是成为了助理教练,继续留在队内。

2003年的世锦赛上,由于“小球改大球”,很多队员都不适应,导致7名中国选手,无一人进入决赛。

当时的主教练蔡振华深感力不从心,便想找人接替他的位子。

彼时刘国梁刚刚成为助理教练10个月。

蔡振华问他:“如果说,现在就让你当男乒主教练,你敢当吗?”

刘国梁回答说:“我来当助理教练,等的就是这一天。”

刘国梁成为主教练之后,制订了许多新的训练方式。

比如让马琳和最不适应的对手去打,每场开局必须先让两个球,输了还要罚跑一万米;

再比如,国乒队内选拔赛直播,让无数粉丝、观众一同关注,和正式的比赛几乎没什么区别。

这些,都是为了锻炼队员的心理抗压能力,以及对现场情况的应变能力。

在刘国梁的带领下,国乒新人辈出,屡创佳绩:

2008年,“二王一马”让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在北京上空升起,迫使乒联再次修改比赛规则;

2012年,“三剑客”之一的张继科,创下“最快大满贯”记录;

2016年,男乒队长马龙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超级全满贯”选手。


这一切,也要归功于刘国梁的“因材施教”。

之前张继科曾在一档节目当中被问:

“刘指导是不是特别喜欢你?”

张继科说:

“他一点都不喜欢我,他只在奥运会的时候喜欢我。”

但事实上,刘国梁非常欣赏张继科,只是他知道,张继科的性格,必须有人压制他才行,不然就会“飘”,但是,又不能过于冷漠。

比如在张继科纹身这件事上,他早就发现了,却没有批评张继科,即便是后来与张继科谈论这件事,也没有过多指责;

赛场之上,也多是在“唤醒”他,激发张继科的兴奋度。

而对于敏感多思、出球犹豫的马龙,刘国梁则是多加鼓励,坚定他的信念。

在里约奥运会上,马龙0:2落后韩国选手郑荣植,倍感压力。

那时的马龙已经是队长,如果输给郑荣植,一定会让队员士气受挫。

刘国梁就带着马龙去场外换衣服,温柔却坚定地对他说:

“龙,走出这个球馆,你已经被淘汰了。

你的奥运会已经输了,千万不能侥幸还有机会。

你如果还像前两局那么打,咱们走出去,就再没可能回来了。

现在再重新走进这个球馆,你必须认为你真的输了,这是老天又给你一次机会。

如果你再存侥幸,那我们就真的离场了。”


回去之后的马龙,下手又稳又狠,直接逆风翻盘,击败郑荣植,一路直通决赛,拿下里约冠军,包揽大满贯。


一次又一次将队员从悬崖边拉回来,一次又一次教他们如何反败为胜,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历史。

2017年6月,因管理模式改革,刘国梁卸任总教练,不再参与队内管理事务。

此后,国乒似乎再次进入寒冬。

在刘国梁卸任之后第三天,许昕、马龙、樊振东3大主力选手罢赛。


后国乒又接连在赛事当中颗粒无收。

即便刘国梁一再强调,他只是换了个位置,还会继续为国乒出力,但大家就是状态难调。

12月底的国际乒联年终总决赛上,樊振东对阵德国选手奥恰洛夫。

此前,樊振东曾在世界杯和德国公开赛连续失利。


就在大家都心悬一线的时候,一通电话打到了队员这里:

“你们不用担心,对手的弱点我已经找出来了。
你们接下来要这样做,就能打垮对方,记住一定要抓住这块软肋,狠命地打下去……”

远在国内无法到场陪伴的刘国梁,竟开启了“电话指挥”。

他人虽不在场内,却始终用手机观看赛事,一直关注着他们的表现。

最后,刘国梁对他们说:

“这场比赛,我陪你们打完!”

那一天,接完电话的樊振东,在8比10落后的局面下,连夺4分,反超奥恰洛夫,重归冠军宝座。

那一天,他们所有人都知道,原来,这个人真的还在看着他们。


2024年巴黎,已经成为国际乒联副主席的刘国梁,没有出现在国乒奥运名单中。

所有人都为此感到震惊疑惑。

刘国梁解释说:

“能进奥运村的只有15个名额,要留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我作为国际乒联的身份来入驻。

不管在赛场上,在奥运村,还是在任何该出现的地方,我都会出现。”


一如他当年所说,只是换了身份,但仍旧会为国乒出力。

从第一场的混双开始,到陈梦、樊振东参与的两场决赛,他都一直在看着他们、关注着他们。

在孙颖莎、王楚钦拿下第一枚奥运混双金牌时,他更是以副主席的身份为他们颁奖、与他们合照。


他不再是教练,也不再参与队员的指导,但再没有队员会因此而不安、动荡。

因为他们都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以什么身份,也无论怎样的情况,这个“不懂球的胖子”,都在看着他们。

年复一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我爱文倩

    内容多样化,赞一个!

  • 烟花冉冉

    点赞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