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山海情》举行专家研讨会,为剧打磨提升建言献策

民族歌剧《山海情》举行专家研讨会,为剧打磨提升建言献策

00:00
05:43

8月9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举办专家研讨会,聚焦该剧的艺术创作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为该剧的打磨提升集思广益。现场纷纷建言献策,热议民族歌剧的发展。来自北京、福建、宁夏、天津四地宣传部、文旅局和国家大剧院有关领导作为联合出品方代表,作曲孟卫东、编剧易茗、导演王筱頔、得福饰演者王宏伟等主创主演代表;欧阳逸冰、黄豆豆、王晓鹰、冯柏铭、赵大鸣、王道诚、莫凡、赵琳宇、陈志音等专家学者出席参加。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肯定歌剧《山海情》的艺术成果,并在进一步打磨创作上提供了宝贵建议。同时,会上探讨了民族歌剧的现状与发展路径,碰撞出创新发展的火花,一致认为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融合现代审美,让民族歌剧焕发新的生命力。

国家大剧院民族歌剧《山海情》由孟卫东作曲、易茗编剧、王筱頔执导。演出阵容集结了王宏伟、马小明、龚爽、徐晶晶、金郑建、陈大帅、梁羽丰、马腾、吴梦雪、陈滢竹、牛莎莎、关致京等实力唱将。为了原汁原味地展现地域风貌,演员用方言呈现该剧的念白部分,塑造出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从两年前开始创排这部剧,我既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作为一个年轻的歌剧演员能够演这样的一个划时代的大戏,对我来讲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历练和提高的过程,特别是作为这个时代的演员,有责任也有义务用这样优秀的作品来讴歌我们的新时代。”歌剧《山海情》得福扮演者,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表示,前两天在参加中国音协小金钟的比赛当中,好几个参赛的女高音选手都在唱《山海情》选段,所以他觉得这个作品一定能够走得远、唱得开。

在音乐创作方面,歌剧《山海情》以西北民歌为素材,充分吸收宁夏“花儿”、陕北民歌、山西民歌等民间音乐元素,让该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民族音乐风貌。整体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作曲孟卫东表示,歌剧作曲的任务是要把音乐写好,而对于什么叫写好?各有各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作曲的任务是把音乐写好,但好不好听要由观众来说,好听有着特定的含义,就是要既专业又大众化,不仅要高级,还要通俗的高级。”歌剧《山海情》剧本沿袭中国传统歌剧的样式,即话剧+唱的形式,从剧本源头上就使用了西北的一些方言词汇,既让整部剧节奏更紧凑,观众更易于接受,又保证了音乐的艺术呈现品质。编剧易茗认为,一个二十几年的故事,集中在一个舞台上只有两个小时,需要去把握和设计的太多了,这个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还是要完成人物命运的出现、延展和解决,要完成这个悬念。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欧阳逸冰表示,该剧注重了人物与人物戏剧关系的描绘。以得福为中心,诸多关系都是具有戏剧性的。特别是男女主人公的戏剧性关系,那就是爱情悲剧的诞生。然而这个悲剧随身一转就变成了战胜贫困恶魔的力量。“本剧非常富有哲理性,表现出人对命运的叩问和理解。一个是问苍天,得福问天就是要人定胜天,怎么能够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还有一个是问长辈,得宝问他爸你为什么养我,表达我要的是新生活,而不是你那样的生活。”

中国文联处书记,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认为,从舞蹈编导的角度来讲,在导演的要求下没有刻意要在这部歌剧中硬性地加入舞段,而是在全剧的人物体态、群体布局层次、全场调度上想办法,使得整个形体部分能更加符合整部歌剧厚重、朴实的艺术质感,尤其是好几场戏所有的村民以雕塑群体的质感布局和层次与舞美、灯光、多媒体部分非常微妙的转换相交织,每一位演员都是在用心地歌唱,产生了一种非常感动人心的戏剧力量。

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王晓鹰表示,音乐的地方色彩和演员方言互相之间的配合,非常好地把这个戏本来应该有的民族气质给呈现出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方言都成了音乐的一部分。“这个戏的表演都是特别值得称道的,在追求人物生活质感的基础上去塑造一个歌剧化的人物形象,完整、有机。每一个演员都演得非常好,不亚于一个话剧演员能达到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