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中国的缅甸一文不值?为何自古以来缅甸始终充斥着动荡和矛盾?

离开中国的缅甸一文不值?为何自古以来缅甸始终充斥着动荡和矛盾?

00:00
07:22

自古以来,缅甸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而言,中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

一方面,中华文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断代的文明,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各国无不受到中原王朝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们要么隶属于中原王朝的疆域要么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从内而外都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

另一方面,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而东南亚各国自然是美国拉拢的对象,它们也一度乐于充当美国的马前卒。但问题是美国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中国的复兴则一日千里,潜移默化的反差让它们越来越焦虑。

更要命的是,中国的区位在东南亚的北方,巨大的体量总是让它们情不自禁到无法呼吸,而缅甸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历史上的缅甸和中原王朝关系密切,根据史料记载,缅甸的祖先缅人是曾游牧于洮河流域的西羌人的一支,后南迁,其建立的“担波”国是蒲甘王朝的前身。

骠国被南诏消灭后,缅人建立蒲甘王朝,而后被蒙古征服,蒙古撤军后缅甸四分五裂。

由于蒙古对蒲甘王朝的征讨,导致了蒲甘王朝的盛极而衰,也使得中原王朝从此将缅甸视为和云贵等地的土司一样的羁縻政权,缅甸实际上被中原王朝视为“自己人”。直到东吁王朝的建立,缅甸才再度走上强盛的道路。

不过,再强盛的政权,也不得不屈居人下。长期以来,夹在中原王朝和东吁王朝之间的土司们为求自保,不得不向南北两国进贡。但统一的中原王朝则直接要求东吁王朝臣服,解决了进攻多、进贡难的问题。

明末清初,永历帝逃亡缅甸,为求自保,缅甸将永历帝交给吴三桂,清军退出缅甸,不过此后两国也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宗藩关系。直到1769年清缅战争结束,缅甸才重新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

此时的缅甸被贡榜王朝统治,虽强盛一时但也不得不接受臣服于清朝的命运。而几百年来,由于多山的地形加上特殊的区位,缅甸从未实现过真正的统一。

随着英国殖民者逐步占领南亚次大陆,其侵略的魔爪也伸向缅甸,缅甸在经过三次激烈对抗后,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和不择手段蚕食西藏一样,在英国殖民者的手段下,缅北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传统的模糊地带也被英国殖民者大量夺走,比如1941年英国在抗日战争时期趁火打劫,迫使国民政府承认英国控制缅北的继承事实,即所谓的“1941年线”,这成为随后中缅50年代勘界谈判的基础。

表面上看,英国殖民者的“努力”,给独立后的缅甸带来了更多的土地,可以帮助缅甸实现了统一,可谓真正的功德无量。

但问题是,缅甸的各项条件和印度差得太远,强行拼凑进来的缅北不仅没有成为缅甸的“开发区”,反而成为难以控制的边缘地,即便迁都内比都也无济于事。

虽然50年代中缅双方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进行了勘界谈判,但败退大西南的国民党残余部队早已窜入缅北的丛林之中。虽然他们在我军面前不堪一击,但反抗缅甸军队则如同砍瓜切菜,再加上美国等域外国家的支持,这支残军猛然成为缅北最强大的力量。

1960年,应缅甸政府请求,我军深入缅甸进行剿匪作战,迫使这支残军四散奔逃,不过虽然如此,但缅甸北部却依然动荡不安。

1948年脱离英联邦独立后,缅甸建立了相对成功的议会民主制政体,随后进行了长达10年的民主之路。应该说,这样的选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但问题是,缅北的矛盾引发了全国各地的动荡,为了保持国内稳定,缅甸民选政府将越来越多的权力让渡给了军队,而长期的动荡,强化了军队的作用,为军队发动政变提供了可能。

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政变,建立了长达26年的军政府统治,此举打断了缅甸的民主化进程。

长期以来,缅甸的特殊区位是其被各方“关照的”根本原因。因为有英国殖民地的标签,斯大林从一开始就缅甸是美英国家的附庸,直到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关系才和缅甸正常化。

不过,苏联的重点一在欧洲,二在远东,三在南亚,对于缅甸而言只要其不倒向西方就可以;不过缅甸民主政府天然亲近西方,这让美英国家有了见缝插针的可能。

而缅甸,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被封锁后的生命线,是我国通往印度洋的窗口,所以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也是让我们受制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所以美英国家不遗余力地向缅甸渗透。

而缅甸明白,缅北的势力,无论如何都和北方邻居有关,所以想要维持国家统一。就必须和北方邻国搞好关系。于是缅甸不仅在1949年底承认了新中国,在1953年拒绝了美国的援助,还在60年代拒绝美国拉拢封闭对华包围圈,使缅甸成为我国对外的“走廊”。

而中缅关系,在经历了60年代的不愉快后,总体保持了友好的关系。

不过,相比于担心美苏势力的裹挟,缅甸更担心北方邻居的影响,所以缅甸始终在总体友好的情况下,和我国保持距离。

直到1978年,邓小平开始改变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外交政策,两国关系才开始越走越近。

而此时由于军政府以武力否决了昂山素季领导的“8888”运动,缅甸招致西方国家的全面制裁,使缅甸一度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

不过,这也为中缅关系的升温提供了有利条件,缅甸局势也出现了难得的和平,我国以国企为主力的投资也纷纷落户缅甸。

不过,由于2007年“番红花革命”的影响,2010年登盛上台,随即开始“改革开放”,再度和西方国家打成了一片,缅甸面临的制裁逐渐松开,这让我们措手不及。

而这也意味着,我们想要借助缅甸打破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挟制我们的努力再度充满变数。而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挫折也就罢了,要命的是因为缅甸的转向,国内矛盾再度激化,比如2013年,穆斯林和佛教徒的冲突蔓延到全国,包括缅北。

一九四七年,昂山素季父亲昂山将军与北部少数民族各方签署《彬龙协议》,给予这些地区以相当的自治特权,但随着昂山将军遇刺,仰光政府出尔反尔,缅北地区再度风起云涌。

虽然1988年,缅甸军政府与最大多数少数民族武装签署了和平协议,但与克钦独立军的协议却在2011年6月被打破,双方交战的炮弹甚至落到中国境内。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为了边疆安全,已经不能再继续恪守原有的不干涉政策,所以这也为我们的影响力投射提供了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缅甸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

而缅甸只有彻底认清“邻居搬不走”的现实,才能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用户7896522

    中南半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