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文|胡同的坚守|历史文化

原创作文|胡同的坚守|历史文化

00:00
07:03

胡同的坚守

胡同是北京的象征,承载着北京城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和一代代人的回忆。但在繁杂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都被喧嚣染上了一身尘土,忘记了胡同,忘记了自己的根。而胡同却一如既往地静坐在京城的一角,将往昔揽入怀中,坚守着

不变的人情与文化。每当我厌恶城市的喧闹、向往清静时,就会走进胡同。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步入小巷前,刺耳的汽笛声和街上的人声鼎沸使我的耳朵失去了知觉。脑子中装着一些琐事,漫不经心地走着,转过一堵青墙,一阵微风拂过我的头窄窄的小巷在平房区群里迂回弯转,两侧高大的树木使四季富有绿意,阳光被密匝匝的绿叶搓成星星点点,溅到地上。树枝中偶尔掠过一个黑白的身影,那是喜鹊。灰墙灰瓦,方正的门窗,门口挂着大红对联,屋里摆设简单整洁。大多数人家门口都摆着几盆花草,虽不艳丽,却赏心悦目。宠物狗和宠物猫蹲在花盆下面,懒洋洋地眯着眼睛盯着路人,冷不丁吓你一跳。胡同不顾及门外的车水马龙,多年来一直正襟危坐,巍巍然仰望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一切喧闹的来客和不和谐的声音都被拒之门外,胡同保留着一身神清气朗,让自己的居民享受最朴素、最清闲的生活。静谧的深巷,在都市的纷扰中散立一隅,这份坚守,让我神往。

胡同的慢生活中,不变的还有那份亲情和人间烟火。傍晚是胡同最热闹的时候,太阳即将落山,夕阳将整个胡同笼罩在柔和的色彩中。老人们坐在树荫下的小桌旁下棋,在黑白棋子的穿梭中,慢扯家常,用老式茶壶一杯清茶,小口细吮。待到天边只剩一圈红晕时,不知谁拿出一把二胡,清奏一曲,如水长流,融入傍晚的意境。天色渐晚,人们架锅做饭,大术铲霹雳翻滚着炒菜炊烟升起,在夜空中消散,伴有浓浓的菜香。热气腾腾的饭菜摆到院落中间的大石桌上,孩子们从各处跑回来,聚拢在桌旁,叽叽喳地谈笑着。胡同里的几个大人,互相拍拍对方的肩膀,热火朝天地聊起来。很快,碗筷叮当的碰声传入耳,不知怎的,也那样亲切。是啊,住在高楼中的我,连邻居的影子都见不着,哪有机会体会到这种邻里之情呢?而胡同却能始终保有这份可贵的人间烟火。在人们眼中,胡同不仅是自己的居住地,也是温暖的家的港湾。四四

方方的院子,守住了千年来的温情,这份坚守,令我憧憬。-声吆喝使胡同热闹起来,卖糖人的老人推着小车徐徐走入小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排上了大长队。老艺人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写着他走过的沧桑岁月。他的双手很灵巧,只见他拿起一块泥巴,将一头拉成长丝,大拇指跃到三指中间,轻轻一弹,丝就断了,留出一个不大不小的圆洞。老人将嘴贴近圆洞,从容地吹气,软绵绵的糖料在一股股春风下苏醒了,丝丝入扣地向外膨胀。他紧盯着糖料,不紧不慢地从成型的牛身中提出一只尾巴,捏出四只挺立的牛腿,搓出一只硕大的牛头。拿到手里,黑眼珠、方鼻子、宽嘴巴,都那样憨厚可爱。我不禁赞叹老人的娴熟技艺。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精致的玩意儿和它代表的文化在城里越来越少了。手拿糖人,我向老爷爷道谢。他笑得眯上了眼,挥了挥手,几根孤零零的白发在寒风中摇晃。我忽然间有些心酸,这么大年纪的人,天天走遍大街小巷做手艺活儿,而现在的城市人都被各种花花绿绿的新鲜的吃的玩的吸引,恐怕没几个人稀罕这些有些过时的老工艺了。这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如今何去何从呢?我与老艺人攀谈起来。原来,他年轻时就爱上了这门手艺,一干就是几十年,他的许多同行都已经放弃这手艺了。尽管时代变迁如此之快,留给手艺人的空间越来越小,他从未动摇过。原因很简单,胡同并未真正改变过。胡同中的小孩子是他一年四季忠实的顾客,吃着他的糖人长大,而糖人是他们最美好的童年回忆。老人告诉我,他曾对孩子们说,自己身体不太好,恐怕很快就不能做糖人了。几个孩子笑着对老人说:“我们长大后成立一家糖人公司。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孩子们的许诺,成了老人的定心丸老人说:“祖上几百年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的东西,怎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丢掉呢!我的任务就是将这手艺,完完整整地传给下一代。他抬起头,望着远方,慈祥的眼睛中带着坚定与期望。无论老幼,都牢牢抓住了传承手艺的信念,让文化的血脉传承下去。这份坚守,令我赞叹。

我被胡同人的坚守深深触动了。他们立得稳,看得远。他们明白,那些新“时尚”,最终都会随时光的流逝而被埋没,而始终不变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一代代胡同人珍藏着这两件珍贵的东西,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在青砖灰瓦内,原汁原味的人情与文化常在。胡同里的生活很美好,其中的秘诀就是这两件东西。而现代人要思考的恰恰在此,我们享有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却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放下手机,多与家人聊聊天吧,吃饭时全家聚在一起,多谈谈自己的心事吧,这些就是胡同的坚守教给我的最简单又最深奥的一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宅展伊人

    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