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在文字里重造一座紫禁城

祝勇:在文字里重造一座紫禁城

00:00
09:39

中国的王朝史里,夹杂着一部浩瀚的宫殿史。但留到今天完整如初的只有一座明清紫禁城。近日,作家祝勇携新作《故宫建筑之美》,与清史专家卜键一同做客首都图书馆,遴选故宫中有代表性的建筑,现场讲述其历史渊源、建筑形制和审美功能,并细述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历史变迁,以及由此围绕生命、家国等主题展开思考。

在《故宫建筑之美》一书中,祝勇说:“我试图在文字里将这座早已建成的城重造一遍,材料不再是砖石、楠木、琉璃瓦,而是文字……在重建里,我还动用了无数次的寻觅、追思与想象,因此这重述不只是借助文字完成的,还要借助情感、生命与血肉。”在他眼中,在他笔下,有故宫的四季轮转、日月星移和世事沧桑。祝勇长期工作于此,曾在春天的清晨驻足于文华殿的海棠花树下,听小鸟啾啾,曾在夏日的黄昏看落日下殿宇的飞檐,也曾在下班行走于故宫途中,遥想曾国藩一日散朝后所作的一首诗。

透过建筑来感受历史的温度

活动现场,祝勇讲述了自己的这段过往经历。在他看来,他与卜键,一个透过建筑来感受历史的温度,一个从字里行间去抚摸历史的温度。祝勇表示,紫禁城是一个历史现场,建筑不仅仅是固态的文化遗产,它是历史现场,有很多人在这儿生生死死、爱恨情愁,在这里经过,“每次走过我都会想到,曾经有很多前人在这里留下的温度。这个想法挥之不去。紫禁城里明清两代,很多在里面出现的人都会想到这个场域有前人的出现,这是很神奇的一个地方也不同于其他的地方。”

祝勇说,不久前,已经82岁高龄的刘心武希望可以看看胤礽被废了以后待的咸安宫。故宫有两个咸安宫,一个明朝,一个清朝,明朝的是图书馆在用,包括明朝的客氏都曾在这里居住过。清朝的咸安宫是今天的广运楼,原来的宫殿已经没有了。“我带着刘心武老师到广运楼,他非常激动。胤礽是雍正的哥哥,这些东西有历史的文字留下来。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追踪者,在紫禁城追踪消失的身影,这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而卜键去过故宫最多的地方是已经搬离紫禁城的国家历史档案馆。有的历史研究要求客观,不带感情,这在卜键看来是不可以理解的,“我不知道怎么客观,一个人的研究能不带感情吗?”他很认同钱穆的说法,一个学者,要对自己祖国的历史充满温情,“房子是给人住的,古代的房子也是给人住的。如果把故宫、把紫禁城的人抽离出来,我们好多故宫建筑的书都是这样写的。如果抽离出来,横多少步、长多少步,梁高多少、斗拱几层,那只是很小众的人来读。更多人是想读紫禁城的建筑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而在《故宫建筑之美》这本书中,祝勇记述了他所感受到的故宫的鲜活:“有一天,我去冰窖餐厅参加晚宴。从厨师那里得知,他们每年冬天还在内金水河上采冰,存入冰窖,在夏季用于冰镇餐饮。此后,每当我在凛冽的寒风中走过太和门广场,听到冰镐的声音在浩大的广场上发出空旷的回声,都会清晰地意识到,内金水河是一条历史的河,但它不是死掉的河、只能用来瞻仰和凭吊的河,它也是一条现实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河。它仍然有它的生命律动,仍然以一种秘而不宣的方式介入我们的生活。”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为何选择武英殿?

历史上,李自成进北京后为什么会选择紫禁城的武英殿这样一个偏殿作为居留之所和办朝政的地方,而没有选择正中轴的太和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祝勇说,武英殿很有名,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办了石渠宝笈特展就是在这里,那时候武英殿是书画馆,后来搬到文华殿,武英殿就变成了陶瓷馆。为什么李自成没有选择太和殿选择了武英殿,祝勇表示自己并没有看到最直接的历史记录。

在祝勇看来,紫禁城气势宏伟、气象庞大,“非壮丽无以重威”——宫殿必须特别雄伟壮丽才可以体现帝王的威严。只有在巨型的建筑中才可以把身份托举起来,“所以紫禁城有这样的功能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功能。”从这个角度而言,祝勇认为,紫禁城是一个宏伟的场域。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李自成,可能在进入紫禁城一瞬间,未必有把握驾驭这样一个场域,所以他选择了一个相对体量小一点的建筑,到紫禁城的武英殿居住。

那么,李自成选择武英殿作为进京以后落脚的地方有史料记载吗?卜键表示,按天记载的《明季北略》对此有详细的记载。但李自成为什么选择武英殿大家都只能推测。卜键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李自成当时准备逃跑,已经在开始布置烧殿,“一边安排人烧殿,一边登基。对李自成登基细节有描述,非常仓促。不光他的大臣、将士们心不在焉,他自己也心不在焉。理论上他不可能到乾清宫太和殿登基。”在卜键看来,武英殿离西华门很近,“所以我个人的看法,他的心理是为了逃跑,也为了烧殿。”

历史中人物的命运与生命体验

作为中轴线上最核心的建筑,故宫最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中正之美、宏大之美、凛然正气之美,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从太和殿的雄伟壮丽,到养心殿的静谧淡远,每一处建筑都是时间的沉淀,每一块砖瓦都记载着历史的篇章。在武英殿中,李自成曾纵情声色,最终不得不仓皇败退;在昭仁殿中,康熙皇帝曾纵横捭阖、调兵遣将,与吴三桂鏖战八年。相较于历史学家严谨的历史叙事,祝勇所关心的,毋宁是历史中人物的命运与生命体验。在这座宫殿中,明清共有24位帝王,唯有乾隆皇帝,为这座宫殿打上了最鲜明的个人标记。比如《四库全书》,就编修于乾隆时期。

武英殿的另一个功能体现在四库全书馆。“四库全书馆是两个:一个是翰林院,一个是武英殿,武英殿成了四库全书编辑部办公室。”祝勇说,“武英殿就是修书编书的地方,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准确。《古今图书集成》这些重要的皇家书籍也都在武英殿完成。”卜键这些年来一直在梳理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武英殿是编纂四库全书的一个重要的殿,还有另外一个殿就是翰林院,翰林院也有一个殿。”

卜键说,武英殿是皇家修书、印书的地方,也是皇家书的仓库。在编《四库全书》前就长期配备编纂人员,这些人员都是从翰林院调过来的。开四库全书馆以后,重要的在翰林院,比如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就在翰林院工作。修《四库全书》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在抄《永乐大典》。安徽学政朱筠建议乾隆皇帝可以抄录《永乐大典》补缺失的书,这一建议得到了采纳。这也是《四库全书》特别有价值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永乐大典》在八国联军时期已被焚毁,而在修《四库全书》时期,只缺了一千多册。但现在,《永乐大典》只余数百册。“《永乐大典》到底是什么时候到了翰林院?推测是康熙编书的时候。”

书中,祝勇在历史的长河中打捞出一个个标志性的片段,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祝勇表示,自己经常会遥想故宫宫殿中那些非同寻常的主人,讲述宫殿中上演过的无数与皇权、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故事,“太和殿和它前面的巨型广场, 从空中俯瞰,酷似一个放大的宝座——雕花彩绘的太和殿是龙椅的靠背;三大殿的汉白玉大台基是它的坐垫;两侧的廊庑则是它的扶手。也就是说,整个宫殿、整座城池,乃至整个天下,都是太和殿中间须弥座台上那把金漆宝座的放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