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4.5路是人走出来的(上)

【视频课】4.5路是人走出来的(上)

00:00
29:01

相关原文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然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能不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饮,知衣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课程文稿

现在我们要讲第三点,人在这世界上从事生命实践,就犹如走路一般。行路和路本身,这两者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看到王阳明答复顾东桥的那封信,这是在《传习录》中卷第一封信,答顾东桥书,回答顾东桥来信中的提问。我们看其中的第三节,顾东桥问了什么?我们找到答顾东桥书第三节,这封信一共分为十五节。




“来书云”,也就是顾东桥写给阳明的信中说,“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这是顾东桥引用阳明说过的话。但是顾东桥有疑问了,“然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还是有个先后的嘛,先后的次第,我们下功夫总是有一个次第,先怎么样,后怎么样,不能无先后之差。举例了,“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衣服的衣,“乃服”,后面这个衣服的服字作动词用,我知道这是衣服我才去穿的;“知路乃行”我知道这是一条路,我才在这路上行;“未有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天下没有不见到某样东西,倒先有了这件事,这就是疑问。当然顾东桥做了个补充的说明,先要知道一样东西,后才做这件事是吧,这并不是拉的很开的距离,“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不是这个意思,我说总有先后次第,但并不是说先前的事情到后来的事情当中,比方说隔了一天,今天懂了明天再去做。不,每每是什么?毫厘倏忽之间,知而后就行了嘛。那么这样一段话是顾东桥来信中说的。




我们先停一停,想一想,总觉得顾东桥说话有道理。我知道这样东西能吃,我才去吃的嘛,知食乃食嘛;我知道这是汤可以喝,我才去喝的嘛,人不是知道什么是属于人的食物,什么是人可以喝的汤,先要知道这一点吗,这不就知吗?知的功夫总是先在前面的吧,然后再去真实的吃那个食物吧。我总知道这是能穿的衣服嘛,我才去穿衣服的嘛。这不是知在前,行在后吗?我总知道,我们总得知道这是一条路嘛,是知道它真是一条路嘛,所以我才在上面走嘛,走向一个我要达到的目,看来似乎没问题。人类先要研究自然物,研究了,结果这一类是可吃的东西,那一类不是我们的食物。谁知道的?怎么研究的?鲁迅先生那句话说的绝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你看到这样一个形体奇怪的动物是吧,我们现在称它为螃蟹,在那里横行是吧,居然把它当食物吃了,总有第一个人吧,他率先吃了螃蟹,结果吃了以后才知道这是能吃的,是不是先行的?我们首先跟自然物打交道,然后我们才认识自然物。离开行哪有先前的知,是吗?就像我曾经讲过,在讨论马克思学说的时候讲过,化学这门科学很晚,但人类老早就冶炼金属了。青铜器时代早不早?非常早,这时候有化学,有金属学吗?没有。人总是先跟事物打交道的。




好,现在我们大概知道顾东桥提问,他的疑惑、问题出在哪里?第一他还是不敢相信知行并进,他说下功夫要有次第,好像一个知一个行是两种不同的功夫,先下知的功夫,再下行的功夫。好,阳明怎么回答?既云,你来信中引用了这样的话,“交养互发”什么叫交养?知和行相互滋养对方吧,知增进了行,行增进了知吧;“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当然不用怀疑嘛。你后来又说了,“又云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不能没有先后之别吧,“无乃自相矛盾已乎”你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就以知食乃食这个说法做例子,这一点更容易看明白。“但吾子为近闻障蔽”吾子就是阳明尊称这顾东桥,或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您先生。近闻,被近闻障蔽了,这个近闻是指朱子的学说,“自不察耳”所以自己没搞明白;“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那是个主意吧,“即是行之始矣”你都没有想要吃东西的心,哪会知道这东西能吃呢?欲食之心就是行动开始了嘛。“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反问了,哪有不放到嘴里吃,就已经先知道食味的美或者恶。底下讲行路了,“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你想要行走了嘛,你有想要行走的心,你然后才会找到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所走的路是平坦的,还是艰险的、陡峭的,“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你举了四个方面、四个例子,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其实都一个道理,必须什么?先要有什么?必有欲饮之心方有汤吧,必要有欲服之心方有衣吧。“若如吾子之喻”如果以您先生的比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你曾经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哪里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其实正是如此。我们一定是不见这样东西,已经先有了这件事,这件事就是从哪里开始?想要走路的心开始的,是吗?事情就来了嘛,然后才发现这是路。未见是物先有是事,你把它看成是荒谬的,我却要告诉你,本来人生就是这样,人类生活就是这样,“未见是物先有是事”。这一段回答非常有意思的,我们总在说那个生命情感这个概念,我们把情感跟头脑中的认知区分开来了。




那么我们进一步说,究竟什么是人的生命情感?我们通常描述的情感大概分几类是吧,喜、怒、哀、乐、忧、惧等等,都是情感没问题。喜了、怒了、悲哀了、欢乐了、忧虑了、惧怕了,无一不是情感是吧,请问这情感是怎么来的呢?人有心,那叫明觉。换句话说,人活着还知道自己活着,人存在着知道自己存在着,这没问题。这个桌子存在着,它并不知道自己存在着,动物活着并不知道自己活着,它就是活着;人同时知道自己活着,也就是同时知道自己必有一死,同意吗?这就是同一件事。领会存在就是领会虚无,知道自己活着,就是知道自己必有一死。神不会知道自己存在的,因为神是不朽的,它没完没了的在,它会知道自己在吗?人不是神,所以神不领会存在,人倒领会存在,因为人领会虚无。于是一件要紧的事情来了,心是什么?明觉到自己的存在,也就是明觉到自己面对死亡,由于这个明觉,它一定是什么?一求生,二求爱,一个“求”字在。人心,一求生,二求爱,这是心。头脑没什么求不求的事,头脑是概念、判断、推理发生的地方。心是什么?明觉,明觉到自身的存在,所以求生吧。人也明觉到自己什么?跟他人在一起,不是单个的活在这世界上,于是每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价值在哪里?爱,互相的帮助。没有一个人可以脱离与他人的关系活在这世界上的,于是自然也就是求爱,问题在于什么?这个对生的求,对爱的求,是否真诚恻怛,是吧。




所以阳明在另外一个地方讲,良知只是一个“真诚恻怛”,恻怛就是恳切了,良知只是一个真诚恻怛。换句话说,良知是什么?本真的生命情感。我们讲了心,也就讲什么?人的明觉。讲了明觉就是什么?领会到存在。然后便有一种情感,根本的情感起来,一求生二求爱。那么天理呢?人心真诚恻怛的求生,这生便是天理;人心真诚恻怛的求爱,这爱便是天理。有一个根本前提是什么?真诚恻怛。在什么情况下,生是天理,爱是天理?真诚恻怛。在良知中,我们的生命情感始终在良知中的,那我们的生便是天理,我们的爱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生的便是善,一切摧抑生的便是恶;一切助长爱的便是善,一切催抑,摧毁或压抑,一切催抑爱的便是恶。所以善恶之区分,无一不在情感中来区分,无一不在真诚恻怛的求生之情,真诚恻怛的求爱之情中来区分善恶的,它不是头脑的一个普遍标准,头脑中设定的或者认识的。所以天理在我们心里,心即理。心是什么?真诚恻怛的求生,真诚恻怛的求爱。求生受到阻碍,我们难过;求生得以顺畅的展开,我们喜悦。倘若不真诚恻怛呢?倘若没有良知做个根本,我们也求生、也求爱,这时候我们求生恐怕会以别人的不生为代价;我们求爱可能会以什么?对别人的恨为代价。于是我们本是求生求爱的,却倒在恶里边了。恐怕把这件事讲透才是明白心学,明白要下的功夫。下什么功夫?反观自己的那份求生之情,反观自己的那份求爱之情,它是否真诚恻怛。这种功夫叫什么?“诚意之功夫”。这里讨论“未有是物先有其事”是吧,还不见到那东西先有了那事,先有什么事?求生求爱。你活在这世间是不是有这事,求生了你要找东西吃了,有欲食之心了吧?有欲食之心才知道这是食物呢,那不是食物呢,要吃了才知道。事情在哪里呢?事情在我们心里呢,一切事情都是心事,心外无事。若把人生比喻为行路,我们总以为行路。既然说行路,便是先有路了,然后我们去行了。天下本没有路,鲁迅先生说的;你有行路之心,然后便行了,行着行着那条路就出来了,所以说路是人走出来的。这个道理很根本来说明什么?说明一切文明的伟大创造,都先要有那个想要做事的心,要有那个主意呢。这个主意就是知,真知是份情感嘛,求生或求爱嘛。




我现在想,心学确实应当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白的一个大道理。教育工作者,不要把现成的路指点给学生看,可以吃的东西喂给他。把知识当成现成的食物喂给我们的学生,但我们的学生偏偏没食欲怎么办?他没有欲食之心,你喂吧,那叫填鸭是吧,有一种鸭是填出来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是强盛还是衰落的,有两个标准,一德性,二创造性。文化生命就意味着能形成生命理想的生命,并且为实现生命理想从事生命奋斗。这样的民族一有德性,因为他真诚恻怛的求爱,人与人的关系就在德性中了;二有创造性。所以阳明心学的基本原则,是应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明白的。所以我们怎么教学生?怎么帮助学生成长?注意不是代替他成长,是帮助他成长。学生不到学校里来他也还是学生,信不信?每一个人在儿童、少年开始,就是正在成长中的精神,学校里的教师是比较成熟的精神,老师与学生见面是什么?比较成熟的精神即老师面对正在成长中的精神即学生,然后老师因为他精神比较成熟,他可以引领、启发正在成长中的精神。无论学的是什么,学科学也好,学其他手艺也好,都如此。先要让学生始终保持着他本有的那个欲食之心,让那个学生本来的欲食之心终于没了的原因是什么?你乱七八糟什么食物都喂给他,塞进去,他还想吃吗?不想吃了。他有“饥饿感”,这就对了。在学习和研究的领域里边,最重要的是什么?学习者、研究者有饥饿感,就精神上的饥饿感,通常说什么?叫旺盛的求知欲。怎样的教育一定搞坏了?把学生的求知欲搞掉了。一个健康成长着的学生,一个重要标志,旺盛的求知欲。旺盛的求知欲意味着他是觅食的,而不是等待被喂的。




我们在高校做老师后来有一个体会,这么多年来,到我们大学来学习的学生,当然考进大学说明他学习用功的,有坚强的意志,以蛮高的成绩进入大学。然后我们面对他们了,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等待大学教师喂东西给他吃。偏偏大学的老师从来不喂食的,他讲课就在演示,我正在研究的这个专业,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哪些,这些问题我们现在是怎么去处理的,怎么分析问题,怎么解决问题的,这是合格的大学教师。那么在课堂上讲,那么学生在底下听,大学教师不准备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教他们什么?研究、探讨学问的方法,和不断提高他们追求真理的热情,以及对现有的知识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现有的知识,你大概在中学阶段都学过了一些,你们知道这个知识的,你们学到的知识,它的前提是什么,它的基础是什么,它的方法是什么,这前提、基础、方法本身是否可靠?这叫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大学之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否则这个大学就是职业培训所,白白的担了大学的名声,不就职业培训所吗。被喂食喂大的学生终于失去了觅食的能力,甚至没有觅食的兴趣,不是阳明在这里说嘛,你有欲食之心吗?这很重要。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知道什么是食物,“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知道路在哪里了,这个路你得亲自走,它是平坦的,还是崎岖的,“路之险夷,必亲身履历而后知”。




还有一点,我认为合格的大学教师,应当是这样的人,他对自己正在从事的那份研究要比学生更没有把握,才是对的。他会把他要研究的,要解决的问题的那个活,凡没有把握的地方都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就参与了探讨,这是合格的大学教师。有些教师是什么?给学生现成的颁布真理,在他那里没问题,没有任何疑问,把学生看成是等待他把真理颁布给他的人,他把学生当作一个空洞的容器,然后老师把知识装填进去,然后你记住它吧。没有一个人是容器,哪怕是个孩提之际的孩子,那叫童心吧,他对世界有好奇心。一个儿童有时候提的问题真是有哲学的高度,我们都经历过童年阶段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后来就被遮蔽掉了,好像知识都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要保持童心,现有的知识未必都解决了什么?你本来想的问题,未必。一系列哲学问题本来都是儿童提的,这是从阳明心学讲到教育的原理。牛顿怎么说他自己的?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说我实际上就是个孩子,在海边捡贝壳的,我每捡到一个色彩斑斓的贝壳就喜悦无比,他一辈子是这样一个人,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对知识的无穷无尽的渴望。




这是我们由阳明心学讲知行合一自然会联想到的。这个知是什么?那个欲行之心,那个欲食之心,是吧。那个拿定了主意,那个心向往之,它一定带来行。由此亦可见,阳明心学,对纠正当下中国教育许多的弊端,有根本的针砭的作用,那叫针砭时弊吧。时下中国教育的弊端,要从根子处入手来加以解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之后的之后_1w

    我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就没有欲食之心,我相信很多人和我处境一样,每天的行中都没有知,这可能也是现在年轻人空虚,无意义感盛行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