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商帮经营之道与五百年前的商业世界

梁小民:商帮经营之道与五百年前的商业世界

00:00
10:10

五百年前,没有发达的互联网和便捷的交通,晋商、徽商、粤商、闽商等商帮却能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们如何在“重农抑商”的时代背景下突破限制,创造商业奇迹?官府与商帮之间又存在着哪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当传统社会终结时,为何除了个别商帮成功转型,其他大部分商帮都退出历史舞台?

近日,经济学家梁小民携新作《回望商帮》做客首都图书馆,以“走进商帮看传统”为题,带领现场读者一同走进五百年前的商业世界,领略各大商帮的经营之道、商业智慧以及兴衰成败,理解现代商业社会的发展脉络。

晋商以其独特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智慧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回望商帮》中以浓墨重彩描画了“天下第一商帮”晋商的辉煌历史。晋商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实现了股份制,这种制度将出资者的资本作为“银股”,经营者的劳动和技能作为“身股”,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身股”将员工的劳动和技能作为股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红,有效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资金不足时,晋商也采取“贷金制”,即借别人的钱经商。随后发展为“朋伙制”,即多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类似于现代的合伙制。

晋商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用人原则、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财务制度,确保了企业的高效运作。此外,晋商通过与政府官员建立良好关系,获得了经营上的便利和保护。但是官商结合也为晋商的衰败埋下了失败的种子,“成于官,也败于官”。这首先体现在清政府被推翻后,各级政府欠票号的七百万两白银都无法收回,对票号形成了致命的打击。更重要的是,依靠政府使得晋商失去了创新和转型的动力,在转型为现代银行的关口,失去了一次次机遇。以晋商为起点,梁小民在书中深入分析了各商帮的经营特色和管理方法,这些对于当代企业家和管理者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如何通过商帮来了解中国文化

活动现场,梁小民首先为大家解释了什么是“商帮”。“商帮”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看似陌生其实早有接触。比如《亮剑》中的曹家大院就是晋商中最大的曹家房子。而郑成功就是闽商的代表人物。

“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代一共出现了十个商帮:第一是晋商,被称为天下第一商帮;第二是徽商——徽商并不是安徽的商人,是徽州的商人,古徽州就是六个县,所以徽州的商人叫徽商;第三个叫粤商,粤商的主体是十三行,大家看鸦片战争都记得,林则徐就是通过十三行逼迫英国商人交出鸦片,这就是粤商;第四是闽商,就是以郑芝龙、郑成功为代表的商人;第五和第六是浙江的两个商帮,一个是宁波商帮,一个是龙游商帮,龙游商帮就是现在徐州市龙游县为中心的一个商帮;除了宁波和龙游以外还有四个商帮,江西的江右商帮、陕西的陕商、山东的鲁商,还有一个小商帮洞庭商帮,洞庭商帮就是现在的苏州市吴中县吴中区,历史上叫吴县。这个地方有两个岛,东山岛、西山岛,这两个岛的商人就叫做洞庭商帮,因为那边有一个山叫洞庭山,所以叫洞庭商帮。这是十大商帮。”梁小民介绍道。

十大商帮都是历史上的事情,我们今天研究“商帮”,有什么意义呢?梁小民表示有三点意义:

第一,明清时代是中国商业最发达的时代,这一段的商业发达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我们要透彻地研究明清两代的商业状况,必须研究商帮,研究这些商帮的商人做什么,怎么样促成了明代商业的发展?研究明清两代的商业史,研究中国的历史,离不开商帮这一段历史。第二,商帮在经营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制度,也建立了商业的伦理文化,这些东西当年促进了商业发展。在现在看来,对今天的企业也非常有借鉴、启发意义。第三,通过商帮,可以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四书五经确实体现了中国文化,或者说概括介绍了中国文化,但是,中国文化体现在我们经济活动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样也体现在商业活动中。

那么,如何通过商帮来了解中国文化?梁小民以晋商为例谈到,山西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发源地。中国文化的核心地区在什么地方?中国文化的核心地区是山西的南部,河南的西部和陕西的东部,这个黄河中下游的三角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山西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建立了商业伦理道德,“商业伦理道德指导了商业,因此,他们的商业活动里面体现了中国文化,而他们的成功也正是因为中国文化指导他们经商的结果。”

“晋商‘利以义制’,也就是‘以义制利’,把‘利’作为最高的商业原则。不仅仅是商业经营成功,是挣钱的需要,也是一种崇高的观念。一旦遇到和仁义相克的时候,宁可赔钱也要做,就是体现了这种精神。”梁小民说,“义”字有很多方面,晋商和别人竞争有一个特点:就是要给别人留有活路,不把别人逼入绝境,“晋商乔家第三代乔致庸,他主张坚决不做霸盘。什么是霸盘?就是垄断某一行业的生意。”梁小民表示,这种事情在商帮的经营当中例子还有很多,“东家对下面叫作‘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就是仁义。下级对上级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晋商的经营就体现在这几点。”

为什么最后晋商灭亡了?一个商帮怎么能够从旧时代的商人转变为新时期的企业家?梁小民说,这需要转型:一是从过去的商业资本转向现代的产业资本,现代社会,商只从属于工业,因此资本要从商业资本转向产业资本;二是过去在封建社会里面做的金融叫票号,但是票号和现代银行不一样,所以必须从票号转向现代银行。因为保守和封闭,晋商最终没有转型成功。

宁波商人成为中国第一批民族工业的创始人

商帮里面有没有不封闭、不保守的?面对这一疑问梁小民表示,“有。比如广东的粤商,长期与西方人做生意就使他们的思想开放。洞庭商人和其他地方的商人不一样,晋商是穷得无奈逼上商路。而洞庭商帮就是富人经商。他们在鸦片战争前不靠官商结合,完全靠自己拼搏。他们又有文化,意识到世界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鸦片战争以后进入上海,成为中国第一批买办。”此外,梁小民说,还有宁波商人在做买办的过程中积累了资本,积累了企业管理经验,放开了眼光,成为中国第一批民族工业的创始人。”

在鸦片战争前,宁波商帮已经形成一个由钱庄业、船运业、民信业和鱼盐南北货业为支柱,也包含其他行业的经营体系。宁波商帮商人数量多,经营地域广,缺少像晋商、徽商、粤商中那样极其富有又处于垄断地位的巨商。加之他们经营的行业多数与政府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他们没有走官商结合之路,保持了草根本色。宁波商人自我奋斗、不断创新,这是他们成功转型的重要原因。

成为洋商的买办是宁波商人整体转型的第一步。鸦片战争后,外商大举进入上海,开设洋行、轮船公司和银行。中西方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商业制度让外商急需中国商人的帮助,这就成为买办出现的背景。在为外商服务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世界变化的趋势、了解到现代贸易的规则和习惯,也了解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中国传统式经营中融入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做买办的收入很丰厚,然而他们并不像晋商那样把钱都用于买地、买房甚至是窖藏。宁波商人除了满足一些奢侈的享受,主要把财产用于投资新行业和改造原有产业,如进出口贸易、近代船运业、近代工业和金融业。他们在这些行业大获成功,甚至可以说,近现代上海的繁华很大程度上都是宁波商帮开创和塑造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