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致命硬伤,竟被一个台湾人说透了

美国对华致命硬伤,竟被一个台湾人说透了

00:00
11:29

最近看到一篇斯坦福大学的调研报告,说来自中国留学生一直是美国最大的人才供应群体,但自2018年后,离开美国的科学家猛增75%,由于失去人才,受影响的不止是美国科学发展,还包括中美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意味着国家竞争的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第一驱动力,这让戎评不禁想起了当年纳粹的所作所为。

1933年,在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的两个月后,内阁出台了一部关于恢复专业公务员制度的法律。根据法律规定,凡有犹太籍直系亲属或反对纳粹党的公务员将被立即开除。这条法令公布后,直接导致一大批德国非日耳曼裔科学家或出逃或被驱逐。

根据德国流亡学者紧急学会的不完全统计,在1933年~1936年间,至少有180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因该法令被迫离开德国。除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外,比较出名的科学家有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汉斯.贝特,由于犹太裔的身份,他于1935年逃亡至美国,曾参与过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国防科工项目——曼哈顿计划,为美军原子弹的理论物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967年,汉斯.贝特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还有量子力学界的泰斗人物马克斯.玻恩,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军无线电操作员。1921年,玻恩回到格廷根大学任职,在他的带领下,格廷根大学成为了德国乃至世界上最顶级的物理研究中心。1933年1月,纳粹党掌权德国,身为犹太裔的玻恩旋即遭到革职。不久后,玻恩移居英国并在爱丁堡大学任职。我国顶级核武器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程开甲将军,就是马克斯.玻恩的学生。

玻恩和学生程开甲合影(后排左一)

据2016年一项研究发现,1933年前,这批比例约占德国科学家总数15%的逃亡科学家,竟然占据了当时德国所有物理学引文的64%!基础理论得不到奠基,能进入国防领域的应用技术就迟迟得不到突破。也正是因为优秀科学家的出逃,才导致德国在科技及军备竞赛中逐渐出现颓势。

事实上,相对于战略纵深宽广的苏联和拥有庞大殖民地体系的英国而言,领土狭小的德国可利用的战争资源并不多,前期顺风的优势除闪电战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技术层面的领先。但随着战争步入后期,脱臼的技术已然无法继续维持优势,而掌握优势科技的盟军逐渐从逆风局进入顺风局。

可以想象,如果当年纳粹没有搞政治运动,犹太裔和共产主义的科学家能继续在德国工作,德军就能用长期性技术优势抵消资源稀缺的短板,以跨时代的武器赢得这场旷世大战!比如德军先于美国研发出原子弹,并将V系列导弹进入实战化程序,那么今天的世界格局又会不一样。

而当年美国之所以能在战后确立起国防科技的优势,并迅速催生出有着天量经济效益的ICT产业,也是得益于彼时宽泛的人才接收和培育环境。比如引爆ICT产业革命的计算机,其架构的设计者是来自于德国犹太裔科学冯诺依曼。再比如我们中国人熟知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他不仅创办了后来对美国太空战略至关重要的火箭俱乐部(美国最早研发火箭的组织,日后成为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旗下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还和导师冯.卡门在德国投降的时候从德国物色了一大批的人才带到美国。其中就包括V2导弹的项目负责人,冯布劳恩。

这两个贡献,直接推动了美国的火箭科技和航天科技的革命性进步!

除了钱学森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对美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留学生,如被称之为波音之父的王助。

钱学森和王助合影,后者是美国波音公司聘请的第一位工程师,被称为波音之父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什么呢?

第一、美国的科技优势是建立在对外海人才的广泛吸收之上,至今也是如此。在美国硅谷的研发岗位上,你能看到很多中印两国留学生的面孔。

第二、一个国家如果想在科技领域上有建树,绝不能搞有歧视性的政治运动。

第三、既是人才,只要不犯罪,思想牢靠,能用尽用。

第四、美国正在走当年纳粹德国的老路,白宫正在葬送本国的科技优势。

斯坦福大学的报告指出,自2018年美国司法部执行带有明确政治极端化倾向的中国行动计划以来,离开美国的科学家猛增75%,这其中的三分之二回到了他们曾经的祖国,而目前还留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有45%回避联邦拨款申请,61%正计划离开美国。

虽然拜登政府早在前两年就叫停了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但美国针对中国留学生的阻挠并没有停止。今年6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接受采访时声称,美国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但他们应该来学习人文学科而不是理科。

与此同时,美国多所在理工类领域出类拔萃的加州系大学,相继宣布实施专业收紧政策,严格限制留学生就读一些高需求和高筛选性专业,比如数据科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生物工程、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结构工程等专业都被划进了UCSD的高筛选性专业。

UCSD设定了严格的入学门槛,如每年仅一次申请机会、优先考虑加州居民,第一代大学生和低收入家庭学生等。按照规定,国际生哪怕成绩再优秀,GPA高达4.0也无济于事,只能拿到1分,没有优势可言。

舆论普遍认为,加州系大学颁布的专业收紧令正是在响应白宫防止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高等理工教育的政策。但政治极化是反智的,起初纳粹德国也只是针对犹太裔科学家,后来逐渐发展到共产主义科学家、非日耳曼裔科学家、到最后反纳粹科学家同样会被打压。

毫无疑问,美国的人才教育体系正在重蹈纳粹德国的覆辙,而代表美国民粹的特朗普若重返白宫,必然会加快这个进程。今天不信任中国人,明天就可能不信任所有黄皮肤的亚裔,后天甚至会扩大到所有非白人群体,这不是开玩笑,白人至上在美国的流行本身便是一种信号。换言之,随着美国政治极化和民粹的泛滥,整个美国留学体系都会被动摇,这可是美国的立国之本。

国际上,理工科涉及到的主要四大门类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s数学统称为STEM专业。

2020年,硕士以上学历的STEM专业就读者,70%为国际留学生,美国本土学生仅30%,全国范围内含本科学历及在读的STEM专业总人数为56.8万人。

注意,在Science科学里包含有医药学,这批人占美国本土STEM就读者总数的42%,毕竟美国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的市场优势独步全球,不像电子半导体那样有中日韩的疯狂内卷。再则医生这个行业在美国也很吃香,从医学院一毕业就意味着前程似锦更似金。

换句话说,摘除掉42%的医学就读者后,真正能留给美国科技产业和军工产业的生力军人才,不到35万人。再进一步细分,在这35万人里,亚裔占比49%白种人占比32%,得出的最后结果是,整个美国能够完全取得盎格鲁撒克逊集团信任的STEM专业总人数仅11万人!显而易见,这11万人并不足以支撑起美国科技的后续发展。

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美国队一半是华人,白人就一个

事实上,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对美国科技和制造业造成了深远影响。根据劳工部门的统计,预计到2030年底,美国将新增385万个技术领域的工作岗位,其中有140万个工作岗位将面临无人胜任的局面,这导致一些工厂即便建成,也面临找不到足够工人的问题。比如台积电在亚利桑纳州的工厂因缺乏熟练工人,投产时间不得不推迟,这一点,其创始人张忠谋早就提醒过了。

2022年4月,张忠谋在回应有关台积电赴美建厂的研讨会上表示:

美国提高国内芯片产量是昂贵、浪费、徒劳无功之举,在美国制造芯片的成本比台湾贵50%,因为美国芯片制造业没有扩张和成功所需要的人才库。

巧合的是,对美国半导体事业贡献最大的人才,正是中国留学生。中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日前做客《沪市汇·硬科硬客》第十期节目半导体设备突围关键局时表示:

在硅谷,将近40年里面,美国开发出来至少不下10种国际先进的设备,包括高能等离子刻蚀机,低能等离子刻蚀机,等等。你真正看这些设备时,谁在做呢?其实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中国留学生干起来的。好在一点,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国了,在座的好几个都是美国回来,在各个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和国内的专家合作。所以我觉得人才是很重要的。

波音客机的衰落则是另一个生动的例子,埃航空难后,波音内部的一份尽责调查报告显示,B737Max机型上的安全问题部分原因,可以追溯至人才流失所导致的质量管理松懈。由于关键技术人员的缺失,波音在设计和测试阶段可能未能充分识别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最终酿成了狮航和埃航两起致命空难。

技工断层也是美国人才面临的问题,图为F35找不到适龄工人,只有六十岁的老技工

斯坦福大学的报告是理智的,它深刻揭示出了美国科研面临的头号难题,但美国的政治气氛是反智。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是所有帝国在末年的通病,越是猜忌就越容易把自己搞得众叛亲离,明末如此,九十年代的苏联亦是如此。

当年秦国因海纳百川而得天下;如今美国必因无容乃大而丢天下。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的,江河东去的,浪沙淘尽的,皆是逆势而动之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快速完成

    你想表达什么?我怎么越听越觉得你不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