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3.3《大学问》释三纲领(下)

【视频课】3.3《大学问》释三纲领(下)

00:00
37:44

相关原文 

问曰:“然则何以在‘亲民’乎?”

答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悌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


问曰:“然则又乌在其为‘止至善’乎?“

答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自非慎独之至,惟精惟一者,其孰能与于此乎?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则二氏之流是矣。固有欲亲其民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溺其私心于卑琐,是以失之权谋智术,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则五伯功利之徒是矣。是皆不知止于至善之过也。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 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课程文稿

我们念了一段阳明的原话,就是回答学生的提问。为什么大人之学在于明明德?也就是,就三纲领的第一条纲领提问,然后阳明做了非常有意思的回答,让我们了解到这个儒家的宇宙观。儒家讲的精神修养,并不是获得一种我们本来没有的东西,我们本有明德,方言其明,所以讲第一纲领的最后部分。阳明非常强调这一点,我们看这段话,“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也只是去其私欲之蔽,把私欲的遮蔽给去掉,“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就恢复而已。恢复我们本来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这个仁体,“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并不是在我们本有的本心仁体之外还再增加些什么,并没有增加任何。所以精神修养不是一种获得我们本来没有的东西,或把我们本来有的东西更增添一些什么,没有。只是一个复,叫复性,恢复我们本有的人性,复性之功夫。




讲解了明明德之后,阳明回答他的学生的另外一个提问,也就是对第二条纲领,在亲民,“然则何以在亲民乎”这是学生提问。阳明回答了,你看前面第一条纲领叫明明德,阳明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立的是本心仁体,一个立字。那么亲民是什么?达这个一体之用,“体用关系”。体用,我们对体用关系简要做一个说明。比方说太阳和阳光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说是因果关系吧,太阳是因,阳光是果,自然如此了。但是这种因果关系比较独特,独特在哪里呢?它不是前因后果,不是先有一个太阳,后来又来了阳光,有日便有光;没有先后,这种没有在时间上先后的因果关系在哲学中就称为体用关系。把那个用拿掉,也没有那个体,把阳光去掉就谈不上太阳了,是吗。不发出阳光的它叫太阳吗?我们说有一体之仁吧,心中本有的这一体之仁在哪里呢?它同时就是什么?同时就是第二条纲领了,亲民。否则谈不上一体之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不是已经用在其中了?就是我们跟天地万物的关系,它有可能一种打交道,这种打交道就是仁之体现,仁体的用,仁之本体的用。




当然,我们如果遮蔽了本心仁体,我们跟天地万物也打交道,它就不是仁体之用了,是另外的,小人的私欲遮蔽。在私欲遮蔽中跟事物打交道,谈不上亲民。亲民这词哪里来?如何理解?实际上孟子讲的最清楚,“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个亲,一个民,然后一个物。亲是指亲人,自己的亲人;民是指在亲人之外的他人,那就是民。一个仁字,是从亲亲中推广出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之老不是自己的亲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之幼不是自己的亲人,都是民,是吧。如果我们推己及人呢?也就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叫“推己及人”。而仁民,天下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这个自然界中,万事万物,万物这个物。就像前面我们讨论阳明讲明明德是吧,我们这个仁心发动,可以感通到甚至瓦石一类上去,这些都叫物。动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乃至没有生命的瓦石、自然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宇宙天地是人的家,家中所有的东西我们都要爱护,而不是随便的糟蹋、摧折等等,这就是孟子的这句话。




所以我们本心仁体,它如何体现呢?本心仁体本是在的,它在了,它就有它的用,太阳在便有阳光,没有先后。同样的本心仁体只要立起来了,一旦立,便能达用,所以阳明这么讲,“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离开亲民讲明明德只是空论,我们怎么明明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能明明德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苦思冥想,如何明明德?所以阳明讲,“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如何明明德?明明德的途径是什么?亲民,亲民是明明德的途径。




第二条纲领是第一条纲领的途径。因为我们对亲人有情,我们推广出去,对不是亲人的他人都能关爱,那叫仁字。所以我们少年人,比如说按照孔子的划分,“吾十五而志于学”到了十五岁要志于学了,要立下志向学了,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学科学、文化知识。学做圣贤,立人生的境界,让我们首先作为人成其为人,以后再说成为某种人,某种人就是有专长的人,将来做工程师、医生、律师、新闻记者一类,这叫某种人。做某种人的前提是什么?首先是人,作为人成其为人。所以十五岁要读《大学》,进入大人之学,中国把教育的根本放在这一点上。而不是今天普遍的教学功利主义,为将来的谋职而学习,成为某种specialist叫专家;你在成为专家之前,你先要成为人,作为人成其为人。否则会怎么样?终于从大学里培养出什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吧。还是小人。虽然有很高的学位,叫博士,一个小人,有学位的野蛮人,还少吗?




那么少年人开始进入大人之学,怎么进入大人之学?在家里明明德吗?不,在社会生活中。参与体察人民生活,对老百姓的痛痒,对老百姓的生活疾苦都有痛痒,这是成为君子的一条必须的途径。我们拿此来看今天的基础教育,少年人有亲民这个学习过程吗?毛泽东时代有,那叫学工、学农、学军,是吗,那是真实的。据说现在也有学农,差不多等于旅游,是吗,那个形式放在那里而已。我中学生时是毛泽东时代嘛,那到农村里去的,参加双抢、三秋,抢送、抢收、抢种,干的汗流浃背,才知道那首诗“粒粒皆辛苦”。那么你还到工厂里去,在车间里干活,一干又是一个月。然后到军营中去,所谓军训,这军训很有道理,我们知道打仗意味着什么,那种严格的纪律,克服了我们通常会有的懒散和自以为是,克服了种种小我之遮蔽,知道一个打仗的队伍意味着什么。所以毛主席提出的学工、学农、学军是对的,其实就是亲民的实践,参与体察人民生活才能成君子的,能经受许多的苦难、挫折、磨难。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当有这一段呢,先要立个信仰,能相信自己有与万物为一体的一体之仁,有这信仰。它体现在哪里?亲民。欧洲传教士也不得了的,他是有信仰的,基督教的信仰嘛,为上帝的事业奋斗。其中非常重要的事业是什么?传教。欧洲传教士到中国来了,也到非洲去了,历尽磨难,甚至付出生命,没有退缩的。信仰不是空论,明明德绝不是空话,是在亲民中体现的、实现的,方能明其明德。你若不亲民,如何明其明德?也谈不上。我们这个民族的下一代能否勇敢坚强,担当大任,没有亲民,这第二条纲领就是不可能的了。我们的孩子现在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长大,令人堪忧,不经风雨,不见世面,不知道民间生活的疾苦。没有亲身的体会,只有一件事,读书成绩,考试成绩要好,别的都行。别的怎么样都可以,沉溺于电子游戏,荒废大量的时间,这样的孩子不少,是吧,不能怪他们。




我们要重温《大学问》,首先重温《大学》是吧,阳明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心如何大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怎么为一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以竺可桢先生,当年是在建国之前已经是,在抗日战争时候,也是那个浙江大学校长。他有一次在开学典礼上这么说话的,“诸君来到大学,切勿以为只是为了将来可以成为医生、工程师一类。各位来到大学是为了什么?为了能够什么?忠正坚毅、担当大任、主持峰会、转移国运”我们培养的是这样的人,首先不是工程师、医生、专家一类。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向来有天下关怀,把第一条纲领明明德跟八条目最后一个条目叫平天下是吧,连起来就一句话,“明明德于天下”。这样民族才站起来了,真正的站起来。我小时候就听我们的父母或我们的学校的老师说,不要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是吗。经风雨、见世面,将来才能担当大任,“主持峰会、转移国运”,竺可桢的原话。




所以我们进入阳明心学,读他的《大学问》,心学派的代表作品。那理学派代表作品是《格物补传》,朱熹的,心学派的代表作品就是《大学问》。把《大学问》的基本思想做了非常好的阐发,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君子,这个民族就充满希望,这是讲亲民。




接着要回答第三个提问。学生又问了,“然则又乌在其为止至善乎”止于至善不就是第三条纲领吗?为什么呢?阳明回答了,至善什么意思?“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前面讲两个纲领,明德、亲民。至善就是明德、亲民的什么?最高目标,“极则”。在这个最高目标面前,在这个最高目标上停下来,叫“止”。中国古代有文人把历史上许多写的非常好的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文章收集在一起,汇编在一起,选编在一起,那本书叫《古文观止》,是吧,没有比它更好的文章了,就这个意思,一个止字嘛。人生最高的目标,终极的目标,最高的境界,就是至善二字。那么至善什么意思?所谓最高的善,人生要达到最高的善这种境界。什么意思呢?可能被误解为人生圆满,样样事情都做的圆满,没有任何缺憾,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至善是指我们的心,也就是我们生命情感的居所,我们的心,“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所以至善意味着什么?天理在我们的本心中充分实现了,没有任何杂质掺杂其中,所以那个叫纯,这就是至善的境界了。




阳明在回答这个第三纲领的提问,就第三纲领的提问,是这么把良知说出来,我们看他的原话,“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这就是《中庸》讲天命之谓性嘛,“天命之性,粹然至善”这粹,就纯粹,它一旦纯粹,就至善;“其灵昭不昧者”灵昭不昧,遮蔽昏暗叫昧,“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发见就是发现,就表现出来了;“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我们的明觉之心能够领会人性的,那么“明德之本体,即所谓良知也”。用良知这个词来说明德之本体,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我们都知道,阳明心学的最后的结论是什么?“致良知”。在《大学》里讲明德,到了阳明那里就是良知了,所以明德之本体即是良知,良知也就是“至善之发见”,我们能够发见的最高的善。良知不是头脑中的认知,良知是在我们心里的,心是生命情感的居所,这个生命情感的居所的本体就是良知,既然它是生命情感的本真,生命情感是不是随感随应的。喜怒哀乐,你这份喜就是良知的表现;你这份怒也是良知的表现;你那份忧,忧虑的忧,也是良知的表现;你这份惧怕,惧也是良知的表现。我们人都有喜怒忧惧嘛,但是倘若我们的喜怒忧惧都是良知之表现呢?这些喜怒忧惧里边便有什么?明德之本体了嘛。圣人也喜怒忧惧,七情都有,但他的所有的情都不是由小我而发出来,都不是由于欲念不能得到满足而怒,或而忧,或惧;也不是因为私欲得到满足而喜。喜怒忧惧的核心都是良知,那叫在喜怒忧惧的本真之中了,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忧则忧,当惧则惧。




比方说,当我们看到某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要降临了,我们惧了。这惧是什么?因为我们跟天下人为一体的,你哪怕不在灾区,你也惧怕,是吗。当时08年汶川大地震,我们凡是不在灾区中的人也惧,这个惧是良知的体现,不是因为个人遇到危险。我们会忧,我们会怒,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我们怒不怒?一定怒嘛。所以阳明这么讲,“至善之发见”,也就是良知,“是而是焉,非而非焉”是对的就肯定它,是错的就要否定它,“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假如我们本着生命情感的本真,而发出我们的喜怒哀乐,它就是良知的表现,它就随感随应,它也变动不居。但在这变动不居当中,本就在天然之中,因为它是天然的,它就没有什么增,可以增什么,减什么,良知没有增和损,没有增添也没有减少。“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若我们还在想着增加点什么,减少些什么,这已经是什么?“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只是私人的意思,主观的想法,小的机巧,并非至善。换句话说良知是准绳,良知是本真的生命情感,这生命情感的本真就是准绳,就是拿它来衡量自己的情感。是不是过了,或者不及;是不是执着于小我的目标?如果是这样,这些情感都是应当去除的,回归本来的情感之本真,叫本天然的。在此不要过,停下来。




但是有两类人是不知止的。一类人,就是阳明开始批判二氏,什么叫二氏?佛老,一个佛一个老。老就是老子,佛就是佛学。佛家,比如你出家修行,那么就是释子,释迦牟尼的弟子。佛,他们的问题在于什么?“骛其私心于过高”,好高骛远的那个骛字,他们根本上还是私心,就这个意思。这是儒、道、佛三家,当然阳明最后还是归于儒,他修过道教,也修过禅宗,但归于儒。因为他有一个根本的看法,佛家修行归根到底是想要自己了生死,摆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而不是天下关怀,这叫“骛其私心于过高”。老庄也一样,道家的,现在先不说道教,就说道家的境界,思想境界,其实就是全生避害,得个人的自在,也是私心。虽然佛家和道家对儒家思想有极大的启发和推动,所以有儒、道、佛三家合流,但终于他还是儒家,叫新儒家,他并不是道家,也不是佛家。把佛家思想的精华吸收到儒家学说中去,把道家思想的精华也吸收到儒家学说中去,但仍然是天下关怀,这就是儒家。所以按照儒家的思想,特别是阳明,明确的很,佛老二氏“骛其私心过高”,这叫不知止,不知道人生最根本的,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叫不知止。因为佛也罢,道也罢,佛家也罢,道家也罢,那些修行者,“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终于落了空了,“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施就是起作用,对家国天下并没有什么帮助。比方说出家人,那么就遁入空门了是吧,推卸了两种责任,一种是对家族的责任卸掉了,第二对国家社稷的责任也推掉了,这就叫骛其私心于过高。




那么还有一类人也不知止,讲的不是佛老,讲的是在国家政治活动的领域当中的,那一帮叫五伯功利之徒。五伯就是五霸,春秋五霸听说过,这样的国君,他们其实是功利之徒,要成就霸业的,而不是行王道。儒家的原则用于政治,就区分两种政治,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儒家主张内圣而外王,不是内圣而外霸。行王道,那是对天下百姓的仁爱恻怛之诚,一个真诚的诚。这些人呢,是用权谋智术而从事政治活动的,这叫“溺其私心于卑琐,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这叫“五伯功利之徒是矣”。因此叫两类人,一类二氏之流,一类是五伯功利之徒,这两类人的共同的毛病都是不知止。要止于至善,至善就是让我们把本真的生命情感在我们生活中充分发挥了,而不要掺杂个人的闲思杂虑,出于私心的私欲的闲思杂虑,不掺杂其中,那叫止于至善,没有别的。不能有出于私心的另外的更多的想法。二氏之流,在王阳明的描述中叫骛其私心于过高,很高明,佛家的境界,道家的境界很高;那个五伯功利之徒也是私心,叫溺,沉溺于,溺水的溺,溺其私心于卑琐。佛老的境界叫高,太高,终于虚罔空寂;那些在功利场上争斗的人,那叫溺其私心于卑琐,那他不高,他低。这两个描述成了一个对子,终于是什么?就在权谋智术中,就两类,都因为什么?没有最高的人生的准则和目标来规范,而是不知止了,这叫不知止。




这样就把三纲领,就三纲领的提问做了回答,把三纲领的关系也说出来。第二条纲领是第一条纲领的实现的途径,亲民是明明德的途径,明明德和亲民的最高标准。至善,至善就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我们生命情感的本真没有被增损,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也不掺杂任何闲思杂虑,这就是止于至善。三纲领为什么说它是纲领?它指出了人生作为人的存在的根据,以及实现人性的途径,以及我们应当去有的人生的基本目标,最高目标。总体上就是人生的基本信念,三纲领。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信念,知识很多,没有信念或没有信仰,这是大病。我们在街头看到三行字标语,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三句话很好,最重要的是什么?三句话的先后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国家有力量的前提是什么?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光明的未来,这个希望的前提是什么?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才会有它光明的未来。




这就是我们对阳明所说的,对阳明讲的三纲领的一个基本理解,这个基本理解是进入阳明心学的第一步。三纲领,然后后面还有八条目。八条目就是修身的具体的环节,八条目的核心是修身。修身是什么?我们人格境界的养成。中国教育本来以修身为根本的,现在我们几乎不修身。修身前面几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就是修身的内容。修身之后的结果,效果是什么?家齐、国治、天下平,这合起来叫八条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