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5年战略目标70%:经济与生产力的双重驱动 | 第329期

城镇化5年战略目标70%:经济与生产力的双重驱动 | 第329期

00:00
05:02

大家好,我是银行螺丝钉,欢迎来到这期的螺丝钉带你读书。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提到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未来5年要将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


城镇化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

为啥拉动经济增长,还是需要城镇化呢?


在之前的螺丝钉带你读书中,我们介绍过几本书籍,例如《规模》《投资中国》等,都提到过,城镇化对经济、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为何可以推动生产力进步呢?

人类是群居动物。

城镇化,可以提高人类群居的效率;同时可以节约成本。


在工业时代,群体协作,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国富论》里提到的一个经典案例:


单靠一个人,一天的努力,都不一定做得出一枚扣针。

但通过分工协作,把制作扣针拆解成十八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可以让专门的人来完成。

这样就大幅提高了扣针的生产效率。一个工厂,可以一天生产出数万枚扣针。


并且因为各司其职,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可以钻研的更深,做的更专业。

这样团队整体的「能力圈」,可以做到比个人的能力圈更大。


城市,就好比是一个更大的「工厂」。


之前也有经济学的统计。

生活在居民人口超过100万城镇的人,比生活在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地区的人,生产效率大约提高50%。


印度也有过类似的统计案例,城市人口每增加10%,人均产值会提高30%。


并且人口越多,分工越细,一些细分行业和工作机会才会涌现。


以大家熟悉的公募基金为例。

这是金融领域,一个高度细分的子行业。


公募基金行业对应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其他城市就很少了。

原因也是只有这四个城市的人口比较多,潜在的客户、从业人才比较充沛。


而诞生出的行业,也反过来,给大城市创造了更多的税收和工作岗位,吸引更多的人流入。

这样可以形成正向循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