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优秀,所以倒霉?为何华人再世界上总是处处被针对?

因为优秀,所以倒霉?为何华人再世界上总是处处被针对?

00:00
09:10

在人类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而作为世界上人口制度的国家以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断代的文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频繁的人口流动,比如秦朝征发数十万大军北御匈奴,南下岭南。

不仅如此,随着汉朝海上丝绸之路等对外贸易通道的开辟和延伸,越来越多的国人也开始背井离乡,到比“天高皇帝远”还要鞭长莫及的化外之地谋生乃至繁衍生息,很多人更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而今,华人群体早已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很多国家的重要族群,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华人占比高达75%以上,可谓真正的人多势众。

然而,和华人族群在世界范围内的遍地开花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华人的地位却始终“稳中没升”。不仅如此,华人在很多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不受欢迎的角色,尤其是每当该国出现社会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动荡时,华人往往会成为无辜的众矢之的。这一点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印度尼西亚,从1960年至今,印尼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就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排华浪潮,小规模的排华更是不计其数,导致无数华人因此丧命。

更可怕的是,时至今日,华人在印尼依然是待宰羔羊的角色,其境况并未比上世纪好到哪里去。而除了嚣张的印尼,越南也发动过大规模的排华;缅甸正在打砸中企,越来越多的华人遭到暴力对待;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某些华人将其视为“天堂”,但这个没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却有着漫长的排华经历。

可以说,华人,一直以来都没有那么受外国人欢迎。“唐人街”等街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之难。

那么,为何华人会有如此尴尬的遭遇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无根之水

从古代华人的来源来看,很多背井离乡的人,要么是难以生存不得不铤而走险,要么是铤而走险后无路可走亡命天涯,像追随郑和下西洋而后留在当地的情况,实在不多。

毕竟作为小农经济支撑的农业帝国,“安土重迁”是很多人的人生信条,莫说“父母在,不远游”的社会共识早已深入人心,就是死也要讲究“叶落归根”,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主动选择远走天涯。

广东省和福建省之所以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侨乡,除了自古以来经济发达思想更为开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多地少的环境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为了生存必须挑战异国他乡。所以下南洋和魏晋以来的“衣冠南渡”一样,成为很多中国人活下去的重要途径。

而一旦在异国他乡扎下了根,成为真正的异乡人,这些人就和祖国渐行渐远,尤其是二代三代后,随着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中国心也越来越名不副实。

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也让海外的游子在法律上和故乡逐渐失去了关联。

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我国奉行血统主义政策,承认“双重国籍”,这让很多海外华侨有了两个国籍,即两个身份。

在近代积贫积弱以及其他国家也身处动荡自顾不暇的时代,华侨的双重国籍虽让所在国不满,但并未引起更多的矛盾。

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后,中国昂首步入世界大国序列。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疯狂煽动周边国家反华,华侨也成为所谓“中国革命输出革命的载体”,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质疑,更引发了所在国一系列的排华浪潮,严重威胁到了华侨的权益,影响了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和印度尼西亚签订了关于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根据该条约,新中国放弃血统主义政策问题,不承认双重国籍,鼓励华侨在自愿的原则下加入所在国国籍,从此华侨之外,就有了“华人”的名称。

不过虽然称号变了,但“无根之水”的情况却一如既往。毕竟,即便是黄种人为主的东南亚,外国人也不会以户口本区分华人和华侨,在他们眼中华人和华侨都长着一样的面孔,所以他们排华时总会“一视同仁”。

所以,很多华人,在放弃华侨身份的同时,更想改变的是这身“与众不同”的皮囊,毕竟漂泊在外的身份“强龙不压地头蛇”,被排挤实在不足为奇。

2、各自为战

时至今日,全球共有超过5500万的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是所在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说,虽然他们的先祖来自中国各地,但只要走出国门,就都是来自中国的老乡,有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亲切。

不过现实情况是,这种温馨的局面并不多见,且不说海外华人内部的龙争虎斗,更重要的是,为了“融入”所在国,很多华人不惜以“同胞”作为垫脚石。

自古以来,很多变节者之所以在“改换门庭”后忠心耿耿,对原宗主深恶痛绝甚至穷追猛打,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他需要一个“玉石同沉”的世界,来印证自己的所谓的“时务者为俊杰”。一句话,只有将更多人拉下水,才能凸显自己的正确,进而求得良心上的慰藉。

而对应到某些华人身上,很多人确实有割裂“脐带”的操作,尤其是某些在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华人们,为了融入当地社会,他们除了以对方的标准要求自己,更通过疯狂的反华作为所谓的“投名状”。

比如很多美国煽动华人割裂和中国关系并制造反华浪潮的,往往就是华人本身。

只可惜,这种连“祖国”都不爱的人,何谈尊严?没有一致对外的同仇敌忾,被各个击破当然不足为奇。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自相残杀一度上升到意识形态的惨烈对抗。

所以,“不团结”是华人总是被针对的最根本因素,这给了无数居心叵测者以可趁之机。再加上但凡敢于勇闯天涯的华人,基本都有吃苦耐劳的可贵品质,在新的天地即便不能呼风唤雨,成就一方霸业,最起码也能小富即安,吃喝不愁,在所在国控制更多的财富,成为比土著居民更富有的阶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人当然更受针对和打击。

3、地位尴尬

千百年来,犹太人之所以处处被排挤和迫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祖国。在数千年的时间里,靠着犹太教的坚守,犹太人始终活跃在异国他乡的边缘,虽然总是能取得更多财富,但却始终被全方位针对。

可以说,没有“祖国”让犹太人在颠沛流离中受尽屈辱,到对于很多华人而言,“祖国”可能才是最大的“拖累”。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辉煌胜利后,昔日在海外受尽歧视的华人一夜之间昂首挺胸、扬眉吐气,很多有识之士更是纷纷放弃了外国国籍,义无反顾地回到新中国参与建设,彼时的他们,第一次如此热切地想要做一个中国人。

但对于更多的海外华人而言,中国并未带来更多的荣耀,反而是无穷无尽的“折磨”。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旋即开始了对新中国的围追堵截,双方的对抗持续了20多年,直到70年代才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而即便如此,双方由于意识形态的南辕北辙,也依然在很多领域剑拔弩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人作为夹缝中的群体就显得尤其尴尬。

一方面,他们由于长期身处国外,他们和祖国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远。尽管周总理曾对广大华侨华人说过,选择了别的国籍,我们还是朋友和兄弟,是“亲戚关系”,我们随时欢迎“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但问题在于,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俗语,华人关系再亲也终归不再是一家人;

另一方面,由于几代人都难以改变的黄种人面孔,即便几代人之后,或者你从内而外都和当地人没什么两样,但终归难以得到主流社会的接纳。

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的民族复兴,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广大华人在保持着勤劳本质的同时,也在全球化加速的大背景下,通过和中国的经贸合作推动财富的迅速增长。可以说,搭上了中国的快车,华人的财富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但这注定了他们更难和当地人打成一片。

当前的西方,依然是盎格鲁人、凯尔特人以及日耳曼等种族为主导,虽然我国的实力在不断强大,但距离弯道超车尚需时日,在东西尤其是中美对抗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各国的华人虽然和我们关系渐行渐远,但却仍将继续和我们“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他们也将同中国被西方国家围追堵截一样,在承受了太多委屈后,迎来柳暗花明的光明未来。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