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暑地图”出炉:没觉得热也可能「中暑」了

“全国中暑地图”出炉:没觉得热也可能「中暑」了

00:00
04:17

自入伏以来,高温天火力全开,全国多地进入“上蒸下煮”模式。刚刚过去的7月,我国平均气温创观测史新高,成为史上最热7月。

又闷又热又湿的天气,中暑几率大大增加。8月1日,中国天气网发布最新版「全国中暑指数地图」,提示各地中暑风险。

《生命时报》结合地图解读,邀请专家教你安度三伏天。

「全国中暑指数地图」发布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未来一周,江淮、江汉、江南一带高温持久,出现“东蒸西烤”的天气。

地图显示,中东部一带热力拉满,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和新疆等地,都处于“极易中暑”区域。

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最高气温还可能接近或达到40℃,高温再加上湿度大,体感闷热,犹如蒸桑拿。

没觉得热,为什么也会中暑?

中暑,指人待在高温、高湿、低风速环境中过久,引发体温调节机制障碍所致的急性病。

但机体对“热”的感觉不完全取决于温度,当空气湿度达到80%~90%时,汗液难以散发,即使气温只有32℃,人也会感到不适。

因此,并非只有在暴晒、高温环境中才可能出现中暑,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中也要当心。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马丽娜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以老人为例,受年龄和疾病的影响,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和适应能力下降,皮肤温度感受器的敏感性下调,对外界温度、湿度体感变得不明显;

即使外界环境很热,他们自己却并不觉得热。

一些体弱多病者、老人怕受风着凉,待在屋里不开电扇空调,有的甚至穿着长衣长裤,更让中暑几率大大提升。

这些表现可能提示中暑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科主任医师王胜强介绍,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

先兆中暑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表现为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等。

!

轻症中暑

体温升高到38℃~40℃时,出现面色潮红、皮肤发干发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的症状时,提示轻症中暑可能。

!

重症中暑

这是中暑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如体温达40℃以上并伴有上文所述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昏迷、痉挛等情况,提示重度中暑可能。

发生中暑怎么办

一旦确定为中暑,应立即移至阴凉处、通风处静卧,解开衣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散热。

神志清楚者应及时补充含盐清凉饮品,如淡盐水、西瓜水、绿豆汤等,小口慢饮,忌短时间大量饮水,尤其不能猛灌冰饮。

同时,可用湿毛巾、冰袋、风扇等进行适度降温。

轻者经以上处理即可恢复,但重度中暑的人,如高热、意识障碍、肢体痉挛的患者要及时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做好5件事远离中暑

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要做好防暑工作。

调整户外劳动、运动时间

当室外温度超过36℃时,最好避免外出活动;户外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开12~16点,户外运动也是如此。

衣着要宽松轻透

外出时准备好防晒霜、宽檐帽、凉毛巾、风扇等物品,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别等到口渴才喝水

普通成年人应保证每天饮水1500~1700毫升;建议高温天气里有规律地适量饮水,别等到口渴时再喝水。

空调温度别开太低

室内温度控制在27℃左右,尽管天气炎热,但室内温度不宜过低,与室外温差不要太大,尽量控制在8℃~10℃。

及时通风换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